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母管教孩子时绝不该说的9句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父母管教孩子时绝不该说的9句话!

2020-09-13 08:00:11 作者:情商漫画团队 来源:张怡筠情商教育 阅读:载入中…

父母管教孩子时绝不该说的9句话!

  重要通知

  最近微信改变文章推送规则也许不久后您会发现我们从您的界面消失了。为了不和我们失散,互相陪伴更久——

  ⭐️ 请为本公众号打个星标点击上方“张怡筠情商教育”,点开右上角三个点,设为星标。

  ?喜欢的文章点个在遇到喜欢的文章,翻到文章右下角,点下“在看”。

  ❤每天上午8点,期待与您的相遇。

  策划秋月

  漫画娜娜

  编辑:阿FAN

  看到一则让人觉得很气愤微博

  一个母亲医生的面,对自己复诊抑郁症孩子说:用功,假用功。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都呈现了一种非常粗暴教养方式

  或许,她会认为,这些严苛的话“都是为了孩子好”,是必要的的管教

  但孩子在诊室听到后,内心得有多痛苦绝望

  心理学家武志红评价:“这样的父母,病太深”。

  因为窥一斑知全豹,可以想见,“这种对孩子的打击,已经发生无数次了”。

  管教孩子时你经常挂在嘴边的都有哪些话呢?

  你也许没有意识到,某些脱口而出的话会对孩子的成长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时。

  不仅影响孩子如何看待你,还影响ta对自己、对世界看法

  有些话,让孩子认为世界是一座花园;有些则完全相反,让孩子认为世界堪比地狱

  下面这9句话你经常说吗?

  如果有的话,建议爸妈再也不要说了——

  在孩子面前贬损你的伴侣,其实就是在向孩子表达你和伴侣之间关系并不融洽

  张怡筠博士曾说过,对儿童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整个天地

  身为父母,爸妈要明白,给孩子最大的是父母之间彼此相爱。因此千万别再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半,更不要贴负面标签了(下文讲解贴负面标签的消极作用)。

  美国心理学科胡特(Heinz Kohut)创造了一个词“不含诱惑深情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情感,是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附加任何条件诱惑则是,你要达到我设置的条件,我才给你情感。

  亲子关系亦是如此。父母如果经常对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意味着,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了我才会爱你

  这对孩子的安全感、自建立都是有害的。

  父母绝对应该管教孩子的行为,但绝不该否定孩子的情绪

  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的不当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他们情绪是被接纳的。

  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伤而哭泣,你不应该斥责孩子不准哭、因为这对孩子来讲就意味着他们不准伤心难过,他们不应该有这种情绪,这是不对的。但如果孩子总是用尖叫打滚打人等不恰当的方式表达,那么接下来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当他们有不舒服的情绪时,如何用更健康也更合理的方式去表达。

  怡筠博士曾说过帮助孩子提升情绪管理的方式之一是教孩子“说”情绪而不“做”情绪,如“爸爸妈妈,我真的很难过、很委屈、很生气”。当孩子能够说情绪时,就不需要“做”情绪了(哭闹打骂)。

  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这次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因此而感到羞耻。

  询问孩子有没有学到教训,意味着你不是在“教”,而是“惩罚”孩子。

  更好的表达方式可以是“下一次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以此来确保,孩子今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来听听孩子们听到这句话之后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爸爸/妈妈就是个大骗子,我再也不相信他们了!”

  “好,既然你们这样,那我以后也不会说到做到”

  “遵守诺言一点都不重要,我也不需要遵守”

  “我在爸妈心里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你小时候也经历过,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委屈、愤怒和难过。所以千万不要对孩子不遵守承诺了。

  千万不要把批评伪装成赞美!这种做法非常不真诚且无效。

  因为孩子的观察力十分敏锐,他们能够从你的言行中看出你到底是真诚表扬,还是故意打着表扬的旗号在责备他以前没做好。

  因此请一定要单纯且真诚地赞美孩子当下的积极行为即可。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如,烦人精、懒、笨、不听话、不自信、害羞等等,反而会驱使孩子不由自主地朝这些方向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当权威人物对孩子有积极期望时,孩子的行为也会自主朝权威人物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就是权威。

  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总是贴消极标签,而孩子又因为认知发展不成熟,无法辩证思考及反驳爸妈的观点,就会以为自己就是爸妈口中所说的笨小孩、懒小孩、烦人精,从而做出与爸妈的标签相符的行为。

  控制型的父母常常会压制孩子,通过努力获得对孩子的控制,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履行了养育的职责。

  心理学者简·尼尔森在《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曾说到,控制型父母这种管教方式会让孩子们认为:

  1)强权就是公理;

  2)相信“为了得到你的爱,我不得不放弃我自己”;

  3)逃避贡献,除非有外在的奖励;

  4)为得到更大的奖励而试图操纵父母;

  5)变得反叛或盲目顺从。

  爸妈经常重复说不准孩子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本来就是个不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跟孩子重复说你不会再说第二遍了,这更是一个坏习惯。因为唠叨就会让孩子觉他根本就不需要听第一遍指示。

  

  更好的做法用这种句式:“如果你***+警告”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他第一次不遵守规则,那么后果就会是什么。然后按照这个规则执行即可。

  -END-

  喜欢别忘了将我们设为星标

  并在文章右下角点“在看”喔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情商好文了

  感恩支持❤

  期待与您的每一次相遇

  点击在看,很快与你再相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