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离婚故事》观后感摘抄
《现代离婚故事》是一部由诹访敦彦执导,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 布鲁诺·托德契尼 / 娜塔莉·布伏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克曼和蔡明亮闹离婚,老舍跑来劝:七年之痒,十年之麻!一日夫妻百日恩,闹完离婚胜新婚
●YJ
●怪,一个日本导演拍两个法国人的离婚生活。很多固定机位和背光的镜头。15年了,还是决定离婚,还是决定放手。女主角说,我已经是年老的女人,而你还是年轻的男人。
●男人永远不懂女人。
●画内外的暧昧对峙 徘徊在突兀界限之下的精准特写 剥离无效信息的每场戏就这样让你被动揣测 情绪蒸腾 第二次看诹访敦彦 都喜欢得不行
●这是一部不到一定年龄,不经历一些故事,就无法静下心来欣赏,也无法体会其中真实的一部电影,大量长镜头的运用,突出了压抑、绝望、冲突、挣扎的气氛。很喜欢最后的结局,正如影片中所说:我们总会遇到问题,这是生活给我们的,我们得面对,我们得往前走,得解决问题。
●好久没看这样纯正的文艺电影,摄影机往这里一放导演就吃面去了,隔板一隔就算换了个场景了。观影的过程是一种煎熬,似曾相识的情绪却悄悄渗透蔓延。最后车站告别的场景美若天仙,是今年看到的最长久最动人的告别。
看了一段采访导演和演员制片的访谈,才知道原来所有的演员都参与了情节的设计,所有的表演也都是即兴发挥的,没有事先写好的台词和剧本,演员进入场景,就是人物。
当然也包括最后的结局,站台那一幕,两人四目相对,一直到列车开走,她最终是没有离开。
访谈中拍了一段演员和导演在讨论戏,BRUNI说:她最后就是不想走了,等到列车开走后,她拥抱他,那是很自然,很自然的……
不想走,我就拥抱你,我们就永远在一起。
最后还是想说,BRUNI实在是一个魅力气质非同一般的女人,诹访敦彦和OZON无疑都是非常有眼光的导演。
《现代离婚故事》观后感(二):十五年真的很长吗?
诹访敦彦或许是最接近我们生活的导演,大量同期声的采用,固定的镜头,暗暗涌动的情绪。与哈伦法罗基相似,诹访敦彦给予了生活恰到好处的关怀,中立但不冷漠的态度,客观但充满温柔地书写。本片的结尾看似是给出了两人重归于好的结论,但回过头来,导演似乎从一开始就将两人的矛盾彻底悬置了起来,冲突的核心成了不可见的过去,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既然如此,离婚的导向是必然,正如诹访敦彦《家庭私小说》中三浦友和说出“我们还能像从前那样”,而渡边真起子坚定地否定:”不,我们不会像从前那样了“一致,诹访敦彦在这两本电影中探讨的是”过去“对”当下“的影响,同样的佐证还出现在咖啡馆里老头口中的念念有词,我们真的能当发生过的没发生?还是我们真的将存在视而不见?关于这部分的答案,当在旅馆里,尼古拉从画左出画,玛丽直视镜头,玛丽对着镜头控诉着尼古拉的固执而尼古拉也对此感到无能为力,玛丽随后拉上门,我们能听到属于尼古拉的轻微的哭泣声从镜头后方传来时,他俩的结局似乎在那时就已盖棺定论。所以十五年真的很长吗?电影里也就提了四次罢了
《现代离婚故事》观后感(三):【Un Couple Parfait·離婚物語】
如果可以選擇,我當然喜歡自由。婚姻可以說是自由的一種枷鎖,除了親密外,就是不能疏遠對方。我們也會有孤獨的時候,往往這時候就會想起愛情,想到孤獨的痛苦,繼而就想用婚姻加以牢固這得來不易的愛情。可是我們過於親密時,有時就寧願分開,希望到外面世界爭取更多的私人空間。愛情永遠都是女人的晴雨錶。男人對於自己經常置於被質問的位置上不停地受到女人的聽覺衝擊時往往會選擇默不作聲,不是因為回答不上女人的問題,而是因為男人在這個時候真的需要休息。
法國被認為是最浪漫的國家,所以法國人連離婚(分手)都浪漫得讓我們醉心不已。一對處於離婚中的夫妻和簡單的數個場景就這樣浪漫得拍成了一部電影《Un Couple Parfait》。夫妻趕來巴黎參加朋友的婚宴。儘管他們住在一間房,丈夫竟然要了一張帆布床給自己睡,而置妻子于一邊而不屑一顧。影片大部分情節發生在這間小房間裏面,而鏡頭就一直地對住房間裏一個或二個地方來襯托整個場景。當妻子不停地詆毀丈夫最為報復時,我們看不到丈夫有任何反應。當妻子間接得得知丈夫晚上遊逛與其他女人調情時,只是不停向丈夫抱怨和發牢騷,而我們又可以從鏡頭得知丈夫因能夠激怒妻子而感到了有一點兒歡喜。數天后,他們還是不斷中傷對方的感情,包括丈夫特意邀約與她調情的女人出來見面(即使他沒有任何興趣與該女子發生關係)。他們根本就沒有分手或者說離婚的充分理由,即使他們的愛情像是在不斷消退而且還經常相互帶有敵意。其實他們只是暫時遭受著情感上的麻木,正反情感並存給他們帶來地域般的折磨而已。
影片最後,夫妻在火車站道別。經過導演三番四次的黑屏處理,夫妻無言相對數分鐘,而鏡頭就這樣紀錄著他們那含糊不清的情感。電影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他們不需要向對方說些什麼來表示這一不明確的愛情。
《现代离婚故事》观后感(四):《现代离婚故事》一记
(一)叙事与形式:
日本导演诹访敦彦拍摄的电影不多,就笔者看过的一些皆留下过深刻印象。影片同时收录于06年的《电影手册》,一向极简的叙事与凝练的景深让诹访敦彦在欧洲拥有不小名气。与之同时,这部《现代离婚故事》是继侯孝贤《咖啡时光》之后另一部棱角分明的现代电影,两部电影皆与小津安二郎有着相关联系。在创作理念上同样是处于语言完全不通的情况下拍摄的异国电影,除了整体大纲,并没有具体的剧本台词,完全需要演员依照生活当中情感与肢体的经验,在临场时对情景作出即兴、真实的反射,进而营造出现实生活的质感。
在叙事上,秉承着单一的线性结构,全篇幅简单直观,始终围绕着两人之间。以慢缓、沉静的笔触,聚焦于生活现象里的细微琐屑,观看中尤其需要将时间停格,寻找不同程度的情境参与。而在形式上,全篇以跟拍,固定机位,面部的特写组建。不似伯格曼《婚姻生活》里面戏剧形式的对话,以表演的张力与叙述为主的影像构建。影片始终以长镜头贯穿篇幅,对白极少,大段固定机位的长镜头背后衔接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拉近,以感受时间的流动。平面上由近及远的环境景致与层次的分明,充分调动了影像背后的空间纵深,用凝练的场面调度勾勒并延伸影像,完整呈现出现实空间的真实感。
区别于传统工业的模式化电影,现代性的影像摒弃了繁复冗余的花哨元素,摒弃了戏剧性冲突与因果叙事的张力。以简约素朴的笔触还原现实生活,呈现客观现象的真实,带动观众自身参与的主动性。抽离了作者赋予影像意义的主观偏向,直接让演员参与创作,触生给予电影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信息、思考和意义。电影这门工艺发展至今天,电影的现代性一并在更迭创新,诹访敦彦无疑是其间的参与、见证者。
(二)时间与孤独:
诹访敦彦笔下的现代婚姻仍独具风味,夫妻两人之间像极《婚姻生活》里面的丽芙与厄兰,两人因为个体相互的孤立性,在交流上存在制约与欠缺,找不到契合点将内心真实的声音向对方倾诉,又始终逃避不掉对彼此原有的生活惯性,以及情感上的依赖。最后,两人反反复复的争端,呈现出普遍残酷的两性关系。
影像中的男女已然不是青春期间热恋的阶段,曾经的爱情之花早已剥落消散。现代婚姻同时作为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契约,对于成熟的夫妻关系,某种程度上的约束性形如虚设。影片并非注重阐述离婚后两人爱情的消逝与分离的痛苦,而是强调人的内在身心对爱与被爱的情感蕴藏,强调人的孤独与恐惧心理。诹访敦彦精准抓取到了现代社会里面人与人的距离以及对爱的渴望。
婚礼上周身之外的言谈欢笑始终与自我的内心显得格格不入,热闹的情景掩饰不了即将分离后内心深处的感伤与无所适从。都市的街景,快生活的节奏,导致身心情感的贫乏与人情来往的疏离,直接支配影响人性内在的孤立与情感的孤独。在营造两人内部的困锁之外,又及外部世界的喧嚣浮华形成比对。镜头面前呈现黯淡禁闭的空间,打开窗户,外界市井的喧哗声袭来,除非外面世界的嘲杂,剩下是内心满溢的荒芜感。只有躯体是温暖的,只有人情与爱足以填补日渐不安的心灵。面对即将疾驰的列车,与人群离合的熙熙攘攘,相视缄默,惟有两两相拥。
在镜头的设置中,分别将视角对准夫妻各自隐遁的私人空间,以听觉,行动,光线,言语勾勒人的内心世界。不论其秉承于小津笔下的孤独境遇,抑或在影像处理上享有自己的独立语境,诹访敦彦以沉着凝练的手笔将隐蔽于生活背面的人性困境,将时间变化的人情悲凉传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