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读后感锦集
《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是一本由徐滇庆 / 柯睿思 / 李昕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精选点评:
●结束极端贫穷的关键是,让贫穷的人踏上发展的阶梯。然而,这并不是无限制的扶持与支援,授人以渔才是重中之重,问题是,在经济环境下,谁又会真的大发善心用时间精力去苦口婆心呢。所以,只有给出双方的需求,比如增加就业。事实上,印度与我国发展次序不同。印度一直用精英就业解决集体生活层级,其实我们目前也走到了这一步,跑马圈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70后的大时代优势终结于市场的缩小。此时,我认为,中国恰恰要去走印度的老路,但不幸的是,意识形态无法接受,无论是接受方还是施予方。如此看来,北京最近多起入室抢劫,也就好理解了[微笑][微笑][微笑]
●十年前有这种分析和见解,有一定功力。但看起来像论文,不畅快…干货不够集中。
●俗气
●作者有这很强的感情倾向,可以说较强的迎合了大众读者的口味。整本书更像是一片研究报告,本来几万字就能讲清楚的事情却拖了一本书。书中较多引用林毅夫的观点。总体感觉也就那样。
●用历史说明现实,易懂,但是数学模型确实需要再学习才知道
●书还是好书,但是真感觉过于冗长了,一篇论文,写成这么长的一本书,但是感觉我国很多产业的顶层设计都不及印度啊,这本书更多的写的08年之前的事情,15年印度的FDI已经超过中国,也从侧面反映印度惊人的发展速度。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中国的经济的确飞速发展,但是并不能掩盖不足,印度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讯飞,难得看到分析印度的
●我不喜欢作者对印度的偏见,对中国的偏袒,但还是值得一看
●体例特别好,每一章开头就是逻辑线。如果懒得话看一下每章开篇就行。如果说缺点,那就是啰嗦。 此外这本书已经距今十多年了,希望能根据最新数据进行改版
《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读后感(一):这是罗胖在57期推荐的书
罗胖推荐的书,一定是好书!
在此书中,从经济发展的各个角度对比中国和印度,非常适合喜欢经济学、人文学的书友看。
《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读后感(二):写作伤害了主题
穷国的发展就想毕业生找工作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要求这要求那,既竞争不过名牌大学生,又竞争不过老员工,肯定没offer。所以,重要的是认清现状,有offer总比没有强。只要你愿意从底层开始做起,努力学习,边干边学,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总会改变现状的。
个人觉得本书内容其实挺好的,只是有两点可能需要改进一下:
1. 书中重复啰嗦的内容太多,需要重新编排一下
2. 本书不是一本专业著作,里面的数学公式起没有必要,又不协调,删掉的话,可以让全书行文更流畅。
《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读后感(三):名字很烂,书还行
在地铁上拿着这本书,果断把名字亮出来,以表示自己的求富之心。
书名已经俗气的可以,但出版社表示不能满足于现状,果断将腰封直接印在书面上,不知道看到这个腰封,有多少人还会翻一番,大概看个题目就已经知道是拍马屁的文章了,应该属于那种喜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的人同样也喜欢的那种书。
不过自己本身就是俗人,这本书到看得津津有味。我印度了解的很少,不过其实对其他哪个国家了解的都不多。对于西方,大概只是美剧或者rtmeme上面的一些零星琐屑的认识,对于自己的邻国日本印度的认识则更是可怜。这本书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描述,还是比较丰富的。停电没电视看的时候,翻翻到也无妨嘛。
萨克斯有本书《贫穷的终结》,在这本书里被反复提到,作为标靶予以驳斥。很多地方还应用了林毅夫的文章,里面的说理论述,如果数据没有问题的话,到也不是那么不堪,或者我的水平有限,没看出他的硬伤。大概印象就是这样了。
《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读后感(四):罗胖子57期推荐的书,想看
摘自罗胖观点——
目前的世界格局:喷泉效应,中国在下面,美国在上面。以及美国的铸币税,全世界人民为美元买单。
中国崛起的几点确定:四亿因市场开放和全球化而被深耕过的产业人口(与印度对比),以及大多数人对财富的渴望。
几点不确定:1、中美关系,历史上从来没有和平的过渡;2、互联网浪潮,第三次工业革命;3、中国内部各种利益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