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天地初寒,愿君安康
作者:格物·三三 朗诵:晏娇
2020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
小雪,是入冬来的第二个节气。
古籍《群芳谱》中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此时天气渐渐寒冷,但也还未到严冬漫天飞雪时,所以称为小雪。
但小雪之后,伴随着冷空气入侵,标志着雪花飘飘的冬天真的来了。
雨雪霏霏,寒潮至
民谚道:“小雪大雪烧火不歇”。
小雪时节,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
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全国降水逐渐进入一年中的低谷,气候干燥。
而一旦降水则变得阴冷潮湿,常出现小雪天气。
但指天气的小雪与节气中的小雪完全不同。
我国古代将小雪节气分为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此时北方地区已不再下雨,雨后彩虹自然也难觅踪影。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指的是天空阳气上升,地下寒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
三候闭塞而成冬,大地变得沉静,将万物的活跃藏起,到那时,严冬就到来了。
此时,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也逐渐降到0℃以下。
初入小雪,虽还未到严冬,也要注意防寒保暖,不然容易遭受风寒。
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小雪到了,不要忘了给亲人多备几件冬装。
小雪时节,民间向来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
四时节序,各个节气做什么事,中国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冬季农闲,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腊货,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还有些地方,小雪时节有吃糍粑的习俗。
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大冬天里吃糍粑,既能补充热能,又美味可口。
补冬养生,正当时
古人常说:冬季进补,开春大虎。
冬天没有繁重的农作任务,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节。
养生得益,来年身体才能健康无忧。
在中国,小雪时节常常是人们冬令进补的开始。
这时候,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人体内的阳气也收容内敛,宜吃温补的食品。
在我国北方,小雪时,有吃涮羊肉的习俗。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性热,能补中益气,开胃健力。
羊肉温补,冬天食用又可以御寒,所以羊肉是必不可少的冬补食品。
有句俗语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
意思是说春天可以吃花朵嫩芽、夏天则要吃绿叶蔬菜、秋天多吃当季果实,而冬天则要吃植物根茎。
冬天食用根菜,既能提供身体御寒需要的能量,还能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所以可以多食用荸荠,萝卜,牛蒡,山药等根菜。
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促进健康抵御寒气。
同时小雪来临天气转冷,气温降到零下,很多人容易出现四肢怕冷、乏力的情况。
可以用温水泡脚,温补肾阳。肾开窍于耳,在泡脚的同时,也可以把耳朵搓热,来补养肾气。
但最根本的,是增强体质。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老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冬天也要适度锻炼,培养规律的作息,才能保护好身体。
但这些终究是外力,最好的养生,还是修心。
冬天万物枯槁,寒冷凄清,人的心情也像天气一样晦暗。
《证治汇补·郁证》中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
所以,修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
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安宁,摒除杂念,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古人说,静为躁君。心态一旦平和,冬日的寒冷晦暗也就没有那么难熬了。
其次,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是修心的最好方式。
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乐观的心态。
豁达乐观的人,总能笑对冬日里的萧索抑郁。只有心态好了,人这一辈子才能过得好。
▽
谚语讲:“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雪来了,丰收也就近在眼前了。
人生也是这样,再苦的生活,熬过去就是甜。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疫情隔离、地震洪涝、面临失业……2020年,所有人都活得异常艰辛。
有人说:从没像今年这般,觉得生活好难,未来还会好么?
一定会!
这个世界虽没那么完美,但也没有那么糟糕。
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生就像条河,有时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
可是一旦渡过去,河面展宽,两岸便会扬起涓涓细流,最后流入大海,与日月同生。
所以人生实短,勿求太多,人生实短,善待自己。
也许生活很难,但岁月绵长,人间值得,你更值得。
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不囿于风雪,不困于荆棘。趁寒气未盛,忘忧将养,得到属于自己的圆满。
主播:晏娇,十多年电台从业经验,也是多家有声平台主播,适合多种类型文体表达,声音工作者,声音爱好者,用声音塑造不同的色彩,用声音结识热爱声色的你!微信号:songxi8464。
你若喜欢,点个“赞”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