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卷有疑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开卷有疑读后感摘抄

2022-04-12 03:06: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卷有疑读后感摘抄

  《开卷有疑》是一本由杨奎松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卷有疑》精选点评:

  ●书评集,有些如《大历史,小道德》等值得一看,有些则基本是对一些书籍错误的订正,可读性不太高。作者对军事所知有限,对徐焰的高度评价和对金一南的不屑相映成趣,他在这方面情绪化似乎是严重了点。

  ●杨奎松

  ●还是注重细节的“历史学家”!!!

  ●并不属于入门读物,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感觉没有《国民党的反共与联共》好看。

  ●亚马逊试读。

  ●那篇张学良的忏悔觉得很是有趣

  ●总的来说值得学习

  ●已购

  《开卷有疑》读后感(一):这本书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读

  当时是看了南方周末的年度推荐后才知道这本书的,通过评论,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那样的科普书籍,理清读者的许多历史误解。然而看过这本书才知道,里面都是作者的一些历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合集。因此,有疑没错,但似乎要先开卷才可以。而这本书明显是要有一些历史知识之后才能读懂的书。

  《开卷有疑》读后感(二):严谨的学术做派

  从《财经》的荐书里看到,本来有点担心,又是本类似X朝那些XX事儿之类的烂书。还好,是本很认真的书,虽然被出版社的编辑弄了些哗众取宠的标题,不过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近代史研究,也容易也难,容易者史料相对富集,难者雷区甚多。

  研究历史者,努力还原历史真相,但只能接近,无限接近

  《开卷有疑》读后感(三):听说很好

  卓越当当都售缺了

  我有朋友着急买,结果我找了一圈,发现在我们公司下属的国际书店居然就有,而且有十本库存!

  打电话找人帮我带回来,一说书名人家就笑了,“又是这本书,是江西人民、39的吧”,哈哈,看来这书知名度还是很高啊。拿回来我要先看看!

  刚才看到还有81人想读这本书,顺便说下国际书店的位置吧

  海淀区四季青桥 欧尚楼上(金四季购物中心)三层

  《开卷有疑》读后感(四):读史须有想象力

  杨奎松《开卷有疑》一书,颇让读者耳目一新。此书价值不仅在于作者细致地厘清、校正了多种中国现代史主题出版物中的讹误、偏颇,以史料为基础提出自家见解,更在于作者多篇文章均传达出的一种“读史之道”——读史须得具备想象力。此“想象力”与凭空创造无干,而要求我们把曾经“确定无疑”所认识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置到其所处的时代情境当中,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角度对之加以考察,而非一味以今视昔,一厢情愿地进行判断。如此,我们方可不机械地对诸如当年孙中山一度对日本的妥协、退让,诸如张学良在台写下《西安事变忏悔录》,诸如国民党的阶级属性究竟为何,……轻率地做出评价、给出答案。

  当然,较之既往的一味被动接受“常识”而带着历史想象力来读史,则我们所面对的历史很有可能呈现出无定无常、变化不断的面目,但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最大可能地真正获晓我们目前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以及自己尚不知道的那些东西。

  《开卷有疑》读后感(五):凌云处更上层楼

  做一个有能力著书论道的知识分子在世俗的环境里面是非常需要道德等身的,否则往往回让后人以及读者总是徘徊在作品的光亮和人格的隐灰之间痛苦,比如爱伦坡,当大家还在质疑贪财的过往和忘恩的历史时,他的作品却依旧在百年后熠熠闪亮着光泽。而对于当今的很多大家小家,这个矛盾凸现得更加尖锐了。以前读过的余秋雨,铁凝都在这样的批判中纷纷落马,至少让偶这样的激进读者与之渐渐远离。毕竟一个普通人是很难厘清个人小我的狭隘认识论,总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里迷茫。

  案例:读黄仁宇的书,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个极力强调“大历史观”的历史学家,其实也仍旧是一个性情中人,也仍旧有他自己的道德和价值判断的标准。他虽然力主“大”历史,“小”道德,但事到临头,自己也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黄仁宇按照他的主张努力尝试着去做了,且远做得比其他许多历史学家要好。我们后人难道就不应当比他做得更好些吗?

  杨奎松确是在这个迷雾四起烟气茫茫的迷乱中头脑清醒认识明晰的一位作者,求实的写作风格,朴素的治学风范,都给了偶们拨云见日的智慧和冷静。在这样的冷静里继续前行,终将会走进一个和煦的春光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