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全集读后感摘抄
《三毛全集》是一本由三毛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页数:11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毛全集》读后感(一):三毛全集
拜大头所赐,我读了很多闲书。因为我是不买书的,觉得图书馆都是我的,这也是因为看了三毛的书的原因。家里的书都是大头买的。《三毛全集》是初中就读了的,结婚礼物、娃娃新娘、哭泣的骆驼、悬壶济世……好多都记得。过年的时候还翻出来看了。
《三毛全集》读后感(二):传奇般的女人
曾经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抱着这本书无数个日夜
我深深地沉浸在她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三毛、这个另无数人深思的女子,是什么给了她如此勇敢坚韧的性格
还有荷西,如果没有那个意外,是否我们的三毛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美好
《三毛全集》读后感(三):三毛我最爱
三毛写的文章每次看都会有种想哭的同感,不怎么爱看书的我初中的时候一个暑假就把她的全集看完了,看了又看,这也是我自今为止最喜欢的书。不过觉得看多了三毛的书就会跟着她一起悲观起来,可是这种感觉又存在无形的强烈吸引力深深吸引着你。三毛不是我的最爱,但是她的书是我的最爱
《三毛全集》读后感(四):很早就应该读的一本书
很不错的一本书,几个前辈大学时代的床头物。现在才能有机会拜读到实感既遗憾又欣慰。
最喜欢『撒哈拉沙漠』
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
只有像荷西这样懂得欣赏她的人才肯陪她去实现她的理想
不太喜欢『雨季不再来』
女少年维特式的细腻情感,翻来覆去,真的很累人
《三毛全集》读后感(五):读她
读她读她读她,已不记得是第几回,读她的文字、她的生活、她的所思所想......被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从不敢妄自评论她,只知道自己读到最后,已经在和她的灵魂对话。且不论她的文笔流畅,别致,从她的文字,我读到一个身体脆弱内心强大的她,读到一个洒脱慈悲的她,读到一个真正生活过的女子的精彩一生。她是一个有着大爱大智的女子。她没有死,她活在爱她的人心中。
《三毛全集》读后感(六):三言两语说三毛
《三毛全集》,收入台湾作家三毛的代表性著作十部,包含《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背影》、《闹学记》及《雨季不再来》等早期作品。写爱情、亲情、人文关怀,三毛的笔端无不凝聚着真诚热忱和坦然。对于生命的饱满表达及告别亲人和这个世界方式的选择,让人唏嘘之际,也不无欣慰。“得其所哉”本来就是人生幸事,何况三毛爱过,哭过,笑过,奋斗过。当无太大遗憾吧?
《三毛全集》读后感(七):永远的三毛,重复的感动
很久以前看过的三毛,那时的我还是青春年少。再次拿到这一套书读的时候,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当初第一次读的那种感动,因为光阴流逝,当初不谙世事而且满怀浪漫激情的那个女孩如今已长成小妇人。心境不同了的。
然而,再次在那些文字间流连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有些文字是不会老去的,阅读这些文字的人也不会老去。
当心再一次在三毛的文字世界里徜徉,当年那个青春风华的女孩,回来,温暖了一颗在尘世里淡漠了许久的心。
《三毛全集》读后感(八):别样人生
记得是高中第一次接触她的文章,此后便记住了她,陆陆续续地读完了她的作品,随着文字,陪她一起喜,一起悲,为荷西的离去伤痛,她的文字透着一种亲和力,给人最真实的感受。对于作者本身,佩服她的勇气和执着,赏析她的单纯真诚自是不用说,但对于她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做法,我至今人仍觉得很心痛惋惜,了解她自荷西离去后所经受的种种悲痛,选择结束也许是一种解脱的办法,但这绝不是最好的办法,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摆脱悲痛的可能,而不是屈服于悲痛,埋葬于悲痛。虽然如此,还是忍不住通过文字喜欢你
《三毛全集》读后感(九):小琐碎的感想
又一次看三毛了,以前看三毛都是在暑假里,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来打发无聊的时间的,晚上看三毛,可是我总觉得三毛本人长的像是鬼,一个艳鬼,如同王祖贤,给人的感觉一样,怎么说三毛呢》三毛的文章总是散着的,一如她的那颗心吧,写的东西琐碎又真实,可是缺少一种温和,也许,以我的这种个性来说,我更适合读三毛吧,因为我缺少耐性,读一本书的时候总是读不完,一如《简爱》只看了不到五分之一,内容也只知道个大概••••
其实读三毛也不是一两次了,但是她的作品总是不能很好的吸引我的眼球,总是在看了一点点之后就有想走的冲动,姐姐也不是很欣赏三毛,我猜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三毛的生活态度,太随意,其实,对自己太放纵就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姐姐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三毛全集》读后感(十):永远的三毛
三毛的文字,朴素、干净、寂寞、纯净。读她的文字,让我不免有些难过。她的孤独、她的敏感脆弱、她的多情,造就了这个内心细腻的女子,却也每每让她伤心。太敏感的人,容易悲哀,大概就是如此罢。
当读到三毛同时创作4本书,在妈妈与挚友的医院里跑来跑去,房里孤灯常常开到清晨,过了三个月几乎没合过眼的日子……被讲演、座谈会和饭局逼得崩溃的时候,我也替她揪心。这些日子,三毛啊,你是怎么度过的呀?
当然,书里遇到令我高兴的东西也很多,一时抄不过来。书是朋友的,因此不能“可圈可点可批可注可删可改”,看了急急还回去,不敢怠慢。否则,下次可能就借不到了,以后自己买全集来当藏书吧。是啊,我自然也需要一个大书架,一个温馨的书房。
刘墉先生悼念三毛的时候说:“你是善于自我放逐的人,但这次放逐的远了些,亦或是不落形迹,就更无挂碍了。”
永远的三毛,你永远在我心里,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