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读后感锦集
《故事新编》是一本由鲁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新编》精选点评:
●爬在床上,一边看一边打瞌睡,很久后看完的薄册子,但是依然想说,经典就是经典
●最喜欢《采薇》,写得真有意思。
●嗯,有的梗看了注解也不太懂= =。出关那个。我的语文弱爆了
●居然用故事传说改编成小说对当时的各种状况时势进行讽刺!大师确实是大师,太犀利!!!!妙!!!!!
●后现代主义
●再读,才发现不仅是有才的表证,更是一本油滑的集子。
●利用自己残存不多的历史知识去辨识故事背景和写作背景之间的蛛丝马迹 这是件还挺有意思的事儿
●我特别喜欢大禹治水那段。
●开卷
●虽说是咪蒙大神推荐的书,但是总有股先生说故事的味道……想比同类型的太宰治著的《御伽草子》,有点差距。
《故事新编》读后感(一):很想再读一遍
高中的时候在图书馆借过,当时是因为语文老师提起其中嫦娥吃的乌鸦炸酱面,然而看完也没有觉得什么深刻的,只是感到挺有趣的,后来印象比较深的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一段新月问韩老师的话“鲁迅为什么写起死呢”?有时间要再读一遍!
《故事新编》读后感(二):懂亦非懂
该如何说呢?关于此书,去年下半年的某几天,在睡前每天看一篇的状态看完的。
对于鲁迅先生的想象力,就两个字“佩服”,若用三个字,只能说“很佩服”。不愧是文学大家。
取自历史故事,将历史人物颠倒、嘲弄、讽刺、借喻,其所运用的手法是多变的,其故事内容是精彩的,对于历史上的庄子、墨子、老子等人物,也进行了千般新编,达到嘲讽的效果。
八篇文章都分别采用两个字的标题,显得格外整齐,而每篇故事的长短,也恰恰好,不拖沓,不过于短小精悍,着实适当。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历史人物还是神化人物的故事的新编,总体而言有些怪状,用现在时髦话来讲,就是“无厘头”,或许是因为年龄问题,所以并没有发现太过惊人的地方,若真要找寻,只能说,对于那最后几篇,鲁迅先生竟是在去世前的几天完稿的,弥留之际的人写出此般有趣的文章,让人不得不佩服。
阅历毕竟不够深刻,所以其中所蕴含的所谓的深层含义,终究没摸透,或者说,根本就没触及。
《故事新编》读后感(三):超过短评字数了随便写几笔
这应该是我所读次数最多的一本鲁迅著作,多是神话改编,实在很有意思。可这也是内涵相当难懂的一本,必须要和时局联系起来才行、又不像杂文有直接的讨论和说明,于是读者就必须通过查资料,去猜测那些文字中隐晦的内容。感谢我有个爱鲁迅又八卦的老师,<补天>中的逢蒙、<理水>中的鸟头先生、<铸剑>中的红鼻子老鼠,都有了具体的人物。尤其是顾颉刚:请安息吧,你骂不过鲁迅的。表达内容上,个人感受,<铸剑>最懂,特意查了背景还要猜测,只结尾处三头并葬及围观民众那一部分比较好懂,因鲁迅已经多次表达过了。<理水>对官员和底层民众各自的可笑都描述很精准,<采薇>嘲迂腐、<出关>批了一把孔子、<起死>拿庄子开刀,世上无人不可怼。而且怼的还挺有意思的。尤其<起死>中有一段:“—我告诉你呀!自杀是弱者的行为。—那么,你给我想办法!—我没有办法!”不过,鲁迅先生不知道标准答案,我是知道的。变换心态看问题嘛!换个角度和心态,一切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故事新编》读后感(四):373.16.18 《故事新编》—鲁迅。
神话与传说,重新演绎。
最喜欢止水与非攻。
非攻,墨子说“我用爱来鉤,用恭来拒。不用爱鉤,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不相亲而又油滑,马上就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鉤去鉤人,人也用鉤来鉤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鉤,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所以我这义的鉤拒,比你那舟战的鉤拒好。”墨家的兼爱,提倡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爱,无等级、亲疏远近之分。
《故事新编》读后感(五):随感
09年9月26日
看鲁迅《故事新编》。
最近一次读这本书,似乎还要追溯到我的初中时代,差不多十年矣,在印象中自然早漶漫不清了。
这次重读,印象深的,一是鲁迅的文字的确精熟老到,人物形象鲜明,及极重细节,如《铸剑》的第一部分。写眉间尺抓老鼠,写得极长,不过是铺垫他不过是个孩子,虽然他都十六岁了,也点明了他的复仇之路注定不平坦。他趴在地上挖剑这段,真可谓形象,完全不动声色,却把气氛点得极好。其实整个《铸剑》气氛都极其森然。这大概就是复仇的气氛。
二是鲁迅自己说的,“油滑是创造的大敌”,这话大抵上是确的。这部小说集里,很多都失之油滑了。但大概也是因为鲁迅无聊之故吧,《奔月》其实就是个无聊产物——从创作时间和作者的情感上看。最没有创造力的,大概是《非攻》,几乎就是一次编写,把文言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作者对这篇也不是很满意吧,于是在最后一段终于来了点“油滑”,也算“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了。总的来说,我并不怎么看重这部小说集——当然,也许是我总爱从社会意义上来评判小说,但这些小说也实在是无聊的产物,不过属于作者的臆想和改造。
三是我不太满意《起死》的结尾,特别想帮鲁迅改掉。在结尾,那汉子纠缠巡士不放,巡士不耐烦,又无可奈何,只好“(挣扎着,)不要捣乱了!放手!要不然……要不然……(说着,一面摸出警笛,狂吹起来。)”我觉得这样结尾实在不算圆满,文中不是有提示那个赤裸的汉子是被强盗从背后给一闷棍打死的么,最好是换成:说着,一面摸出警棍,对准汉子的后脑勺,猛地一敲。这样,问题解决了,同时也照应了前面庄子要把汉子送回去却没有结果的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