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四日》观后感精选
《法国四日》是一部由杰禾姆·贺柏执导,帕斯卡·切尔沃 / 亚瑟·伊瓜尔 / 法比恩·巴布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国四日》精选点评:
●视觉上一般般,听觉上很享受。
●男主像谢耳朵和憨豆的结合体~有一种孤寂的自由,是法国的浪~
●用文艺的手法来拍约炮,用约炮的故事来讲悬疑。新人导演身上有着早期欧容的影子,但还是舍不得剪辑,140分钟怎么看都太长了。所有讲公路旅行中艳遇的电影,都让我有想开车上路的冲动...
●有些地方太晦涩,让我很生气。
●第一次觉得,有钱没处花而乱花真可怕
●不是很懂导演在干嘛
●太长了。。老师最后的包裹是寄给谁的?
●当然想要爱,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沿路做爱也是好的。
●寻炮之旅
●朱迪丝阿姨点化的公路之旅 一路上偶遇的陌生人才是全片的亮点
《法国四日》观后感(一):真的就是这样
感觉不错,其实真实的情景就是这样,我也这样做过,以为会解脱,其实不会,肉体有归宿,可是精神没有。唯有感情才是精神的归宿,再说,风景很好,或者晴天,或者雪,或者雾天,偶遇的人,偶遇的风景,看似不同,却是相同,一时又一时,一景又一景,特别是男主角现在路边一直看,我那时就是一直看,看没有去过的地方,以为会有答案,以为会明白,以为会解脱,到头来都是回到原点。故事结局是好的,可常常实际却不是,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不会回头。
《法国四日》观后感(二):自由开始很美好,但久了会让人迷失。
大概基佬都不喜欢被女人碰吧。
像狗一样,碰面时看到对方,我们就知道谁当攻谁当受。
世事无解,人心莫怨。
漫漫约炮路。
美貌拥有一切可能。
他们爱爱了,但之后不相拥入眠。
别去追回一个人,他会感到难堪,你也是。放手吧,再说这样做很没男子气。
疯狂的偷包女士,要走了他的手稿。最后恶作剧一通。
自由开始很美好,但久了会让人迷失。
道路转弯时,汽车能把地面的变化严密而灵活地传递给人的身心,走路、火车就不行,自行车可以,但没汽车那么好。
帅哥,此刻我想吻你。
深柜男隔着房间的墙壁传递爱慕,好经典的镜头。
男友看他的屌就知道是他,呵呵。
小受怀孕了,到处跑,攻到处追。
老头要给小受口,发现他太臭,多日未洗漱。
卖快乐饼的女工对顾客说:五美元口交一次。
这年头,要赚点外快不容易。
抱怨基佬搞乱美好郊外环境的女人。
对不信神的顺风车师傅中途喊停车的老森女。
下面被女工释放完之后,攻上面嘴巴接着吃饼。
攻揉着小受的身体,分分钟挽回了他。
《法国四日》观后感(三):闲来无事改个剧本
看过预告蛮期待,熬过漫长的140分钟,没有逾期的兴奋,全是失望。
观影整个期间一直在在走神,除了法国乡下分光迷人,其他没什么看点。由于我一直对于不满意电影自动加戏的本能,电影播放期间我一直在给这部电影各种添油加醋,改成我预期想要的样子。
男主叫皮埃尔,好伐,男友叫保罗。皮埃尔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男友保罗一直精心照顾他。一天深夜皮埃尔突然离开,只留下一张写着对不起的字条。保罗第二天醒来看见字条,有种不好的预感,心急火燎的到处找皮埃尔。
皮埃尔准备自杀,又怕男友看到伤心,就漫无目的的走上寻往自杀目的地之路。路上他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有的人帮助他,有的人被他帮助,这些推动剧情,治疗皮埃尔走向光明的陌生人,可以是比如:
路上遇到一位八十岁长者,他年岁已高,但是从来没有去过一个高山。他带着老伴的骨灰,前往那里,因为老伴活着的时候答应和她一起去看风景,可是直到她离世也没能陪她去哪里,真是遗憾的事情…
路上遇到一个准备跳崖自杀的女人,她丈夫出轨了,而且不在爱她了,他更喜欢年轻的女性。一个准备自杀的人劝要自杀的人不要自杀,多么奇妙的相遇…
一个离家出走的叛逆小孩,他讨厌爸爸,因为他感觉爸爸不关心他,他更喜欢后妈带来的妹妹。皮埃尔把他送回了家,骗他说他也有个后妈,后妈有个弟弟,他也不喜欢弟弟,结果有一天弟弟死了,他突然很伤心,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才知道有个弟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等等… 期间穿插保罗如何焦急的寻找他的片段。
最后皮埃尔在一个夕阳下海边停下来,他在岸上犹豫很久,最终还是跳了下去。不过被附近的村民?旅游的人?游泳的人?反正是救了他。把他送进了医院。
他醒来的时候,身边坐着满眼黑眼圈憔悴的男友。
“对不起,我说这一切还晚吗”,皮埃尔略微哭腔的问道。
保罗上前把皮埃尔紧紧抱在怀里,“别傻了,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吗”,“答应我,不要在离开我好吗”。他极力保持住自己颤抖的腔调。
皮埃尔紧紧抱在抱着保罗的身体,“我答应你再也不会做这种愚蠢的事情。”
他们的上帝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挽留他留在人间,让他在短暂的几天内体会人间的美好,世界的美丽,这样丰满的剧情多好。
(完)
我感觉这电影挺缺乏内核的,就是各种约,欲,无聊的人物,莫名其妙的剧情。
《法国四日》观后感(四):他会帮别人做些事,但他仍缺少温情。
车和风景拍的是一流。电影的主题是孤独。但是男主缺少温情估计是一大败笔。这可能就是电影拿不了什么奖的原因。
IMDB上有法国人留言说,这是非常做作(pretentious)的作品,让人不愉快。
电影应该是充满温情的东西,但这个电影要反过来看。路人都是充满温情的,但恰恰男主不是。
男主告别男友,一句话也没有说。男友也没有给他打过电话,是电话被屏蔽了?
第一位在养老院唱歌的女士,在车上说聊几句。男主直接回答,我不会介意沉默。
遇到20岁男孩,做完转身睡觉,一个拥抱没有。男孩要去巴黎,他说不带。临分别男孩想亲一下,男主拒绝,改成握手。
男主遇到老师,老师送书给他,他说不要。后来拿了书,然后又把书扔了?老师说他英俊,也没什么变化(是冷漠确实没什么变化)。他直接打断,说你不要恭维了,今天没红包。留下老师一脸懵逼?
随后在教堂,约到一个温柔英俊的帅哥冲着自己微笑,结果男主转身就走。
遇到小偷,小偷要笔记本,男主说自己要。后来车子追上去,直接扔给小偷了。然后又被小偷扔了。这一段我觉得非常的讽刺。男主对小偷的嘲讽到了极致,随后小偷也毫不示弱。
在山上男主遇到老头,注意看,是他自己主动要亲老头的。老头还不让亲。自己三天没洗澡,还让别人给自己口,这什么心态。老头还给他做了三明治,结果没吃就走了。走的时候说,以后会来的。结果呢?过一天男主返程留了个纸条,说更喜欢狗,意思是老头还不如狗???
遇到买菜老太。老太说,你很孤独。男主说,不。老太说,你不介意我说上帝吧?男主说介意。老太直接要求下车。随后他的男友遇到老太。老太太说,你很孤独。男友说,是,我独自上路3天了。老太说,我说的不是这种孤独。随后她果断要求下车,而且自己拿行李,估计是觉得这个男的也是个冥顽不灵的东西。
男友遇到一个老头,提供了房间,还给他送来吃的,看到墙壁上贴了纸条,明白了他是gay,来了一句,不准玩弄小男孩。
男友后来找到一个朋友,朋友的妈妈都帮忙打电话给旅馆找人。
从唱歌的女士、男孩、山上开酒吧老头、买菜的老太、男主的老师,男友遇到的老头、男友的朋友妈妈,男友的朋友,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很孤独。但是他们都还比较关心别人,有一种温情在。在雪山上,都有一群登山的人聚在一起,男主的车开过去的时候他们还和他打招呼了,但男主理都不理。在法意边境,骑自行车的人想和男主聊一会,但男主说要走了。最后的镜头是,骑车人去了意大利,男主返回法国。和宾馆的镜头一样,你关你的门,我关我的。一个镜头,两边走,一个镜头,两扇门。
总体来讲,男主显得比较冷漠、自私、刻薄。当然最后他得到了男友的温暖和原谅。然后又一次开始冷漠、自私、刻薄。男友给他讲故事,他睡着了。
他会帮别人做些事,但他仍然缺少温情。导演是想要批判这样一种人,还是要真实的反映生活,我不知道。但我觉得用路人的温暖来反衬男主的无情,这个立意确实比较新颖。美好的东西,无论是雪山、森林、田野、乡村、还是对地面的有深度感知操控性一流外形流线的阿尔法罗密欧、温暖的像家一样的尾灯永远是那么体贴柔软的沃尔沃、教堂里温暖微笑的帅哥、坚持在养老院唱歌的女士、书店老板、酒吧老板,都有温情在。这才是真实的人间。这电影要是这么看,就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