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寓言》读后感100字
《上海寓言》是一本由马良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姜庆共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寓言》精选点评:
●想着能见着本人要个签名呢,我是不是太没出息了。。。
●喜欢!
●我们如此卑小 却在城市中郁郁葱葱地活着
●以前看觉得很好。现在觉得黑白记时照片最入眼。
●仿佛梦到过…这些图…棉花糖…形状怪异的阶梯…孤独的房子…
●非常喜欢~
●很赞的照片,很久以前看到的时候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我不喜欢这样的作品。
●其实更吸引我的是他的文字
●从此喜欢上马良。
●挺不错的
《上海寓言》读后感(一):生活看上去都有了那么一点意义
在《上海寓言》里看到的是夸张的造型、面具和寓言性的色彩,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突然出现的道具,还有这句话:
这个城市本身没有意义的,
由于我们生活在这里,
于是这个都市和我们的生活看上去都有了那么一点意义。
《上海寓言》读后感(二):或许某一天我会再次拾起你,慢慢解读你的光彩。
人物与背景的完全不协调,却在马良的摄影中变得仿佛天生就是一起。这些人的舞台就应该在这些老旧的回忆里。独自演奏,自我欣赏,不以任何其他的因素有所转移。只是活在自我的快乐时光里。
或许某一天,我也会拿起那笨重的照相机,开始我的向内巡视,开始真正去寻找那片向往的地带。
《上海寓言》读后感(三):几句~
最早看到他的片子是在去年的大声展上,展出的一套是《我的马戏团》。后来《城市画报》上,有了《棉花糖上的日子》那辑里面的几张,但我爱忽略作者的毛病使我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只是在心里小赞了一下,觉得这片子拍的很吊。再后来,在光合作用看到了它们的合集《上海寓言》,才知道这原来是同一个人的作品。这书卖38块,也真够贵的。亲者快仇者痛啊!封面做的不怎么好看,看起来象封底。还不如索性弄一纯色封面就写“上海寓言”几个字反倒好。看书里最后的记录,这本书并没有收集马良所有的作品。有点遗憾。
《上海寓言》读后感(四):潜意识
如果用一句话来诠释这种感觉
那应该是一种“荒诞的甜味”
沉醉于这样的荒诞和这样的甜度
因为这正是一些人梦境中最常浮现的语汇
大师马良用梦的语汇把真实从现实中剥离
并蘸着令人微醺的色彩
这是一道可口的午后甜点
被他的镜头所对准的是所有人脑海里的那些潜意识
让观者惊醒于自我被无意中揭露的快感之中
quot;一小勺糖膨胀出的巨大甜蜜 和幸福...."
《上海寓言》读后感(五):过度修饰的东西总是很容易让人腻歪
在我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就看过马良童鞋的作品。
当时觉得真是惊艳。画面诡异,迷幻,似有情节(这个,好像容易让人想起AV)。当时真是喜欢啊,还专门到图书馆和网上研究他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怎么得来的。(这导致我一度沉迷ps)
后来2,3个月后再在《中国摄影》上看到的时候马上就腻歪了。这马上就证明了,过度修饰的东西总是很容易让人腻歪,或者难道我容易喜新厌旧?
前面童鞋的评论说马良的作品是“真正”的摄影作品,这个……
其实更符合的是说它们是影像作品。从影像作品的角度来看,他的书还是值得买的,起码想学ps,可以对着学学。或者你想学如何“导演”,如何拍摄,买来看看也未尝不可。
马良同学的作品离真正的摄影作品还是有点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