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波尔布特》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波尔布特》读后感锦集

2020-12-12 00:06: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波尔布特》读后感锦集

  《波尔布特》是一本由王爰飞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简精图书,本书定价:24.80,页数:4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尔布特》精选点评:

  ●王爱飞的《波尔布特传》春秋笔法太多,不知是不是当时成书的政治需要,许多事件欲言又止,或者避之不谈,最多只敢浅尝即止,不过与现在公布的资料和亲历者证言的两相佐证之下,还是能发现隐藏着的许多可怕的事实。有读者评论的此书演义化,我亦深以为然。

  ●《狂热原教旨革命者的一生,或论热血青年的巨大破坏力》但对于希望了解的赤柬执政经过似乎并没有讲得很明白

  ●作者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却用文学的方法来写作,过于矫情。

  ●4点5颗星,按四舍五入,算5星

  ●一流题材,二流素材,三流视角,末流文笔。 可惜了。 还是找Philip Short的来看吧。

  ●对这本书好像恶评如潮啊……难道就是因为对波尔布特的嘲讽 批评 谴责 怒斥还不够畅爽 就阅读快感而言真的不错 我想没有人把这本书当做什么学术著作吧 充其量也就是个柬共和柬埔寨近三十年历史的普及读物 既然如此 其实这还是本好书

  ●人们在努力摆脱旧的束缚时,往往不能自知自己将要得到一个新的束缚。所谓的自由、民主皆是如此。

  ●long long ago.

  ●看了一半,弃。在阅读过程中,我对这部书的评价从历史降为传记,再降为演义,接着降为写得不怎么样的演义,最后降为充满党的叙述语言的写得不怎么样的演义。

  ●大一。。

  《波尔布特》读后感(一):烂书

  在网上下载了txt的版本,没有认真看,大致浏览了下,觉得这本书很扯淡,“无可辩驳的是,他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的政治强人,是一位试图重新开创高棉历史、在一夜之间就让整个柬埔寨成为东方天堂的浪漫主义者”,屠杀的元凶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者的名号,或者在作者心中,任何的暴徒都是坚定信仰的浪漫主义的英雄式的人物,很遗憾,在今天还有人试图去把犯罪解释成“错误”,把灭绝人类的罪行解释成浪漫主义。

  其中很多对于历史的还原,很怀疑作者有没有认真研判过历史,比如说西哈努克逊位等,纯粹是在误导读者。

  《波尔布特》读后感(二):又见郭沫若

  真不敢相信,对于历史上早已有定论的独夫民贼,竟还有人为其大唱赞歌:“具有坚定信仰的政治强人”“浪漫主义者”“政治家的雍容大度”……对于他所犯的“错误”(搞了半天才知道那些事只能算作“错误”),书中很巧妙的采取了“据说如何如何”的写法,并很客观的指出这些传闻“可能有偏颇之处”,“属于站在局外、道听途说的产物”。而一些关系重大的史实,作者却讳莫如深。

  直到在书中的作者介绍中,提到了他写的张学良、西哈努克的传记 “受到张学良、西哈努克本人的高度评价”,我这才弄清楚“在齐太史简 在晋董狐笔”原来算不上好的作品,这种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写法,怎么能“受到XX本人的高度评价”呢?唉,只可惜作者生不逢时,没来得及给慈禧、希特勒……写传记,不然还得有多少金口玉言的“高度评价”呀,太屈才啦。

  《波尔布特》读后感(三):少数派书评

  自己关于这本书的看法,绝对属于少数派,所以有了个哗众取宠的标题。

  对于一本书好坏的评价,我想,取决于自己的期待,在读完书后被满足了多少直接相关。给出个人的期待(无所谓对错,只是个人喜好)

  我的大致期待是:

  通过对一个波尔布特(作为一个窗口)去看柬埔寨在那几十年间朗诺的政变到波尔布特的倒台的情形。而窗口本身,是一个带有某些特质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被固定的标准化符号。

  具体要求:

  1.语言严谨,传主没有出处的语言就不要搬到传记里面来;

  2.以时间为横轴,以传主为中心点,详略得当的发散,按时间,按人物关系都行,但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要借古讽今,不要玩什么马尔克斯,魔幻主义那套,也不要给我来那种可以明显看出来是作者添加上去的轻佻的,哗众取宠的,向某些读者谄媚的各种口语,(具体参看明朝那些事,明朝一哥等等畅销书籍)

  3.要试图捕捉传主的内心。尤其传主在面对危机,困难,或者做某项重要决定的时候。作者要在做在历史材料分析基础上的心理分析。(实例可以参阅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

  4.写人,可以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的环境是怎样,柬埔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拐点处,这个国家经过过什么磨难或者文化上有些什么特点,略提即可,但不可长篇巨著,喧宾夺主。毕竟,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范例可以参看ISAAC DEUTSCHER的斯大林传,先知三部曲中对俄国环境的一些描写,由于作者的严谨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态度,很多时候,传主在每做一个重要决定时,都能看见作者会试图进行环境的描述)

  自己评价时候忽略的一些标准,或者说被淡化的标准:

  1.政治立场是否正确,(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试图推断作者的立场)

  2.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作者的身份,作者的政治倾向。(因为基本会发展成阴谋论和对作者的人身攻击,而攻击者实际上往往在做自己所反对的事情,举两个例子,1.他们会反对文革,但是却做着红卫兵一样的事情,给人扣上一顶帽子,然后在批判这顶帽子;2.一边批判一本书刻意引导大众,然后自己又按自己的推断去引导别人)

  经过阅读,这本书是可以满足我对于一本波尔布特传记的大致期望和具体要求。语言上没有出彩得闪耀出让人拍案叫绝的佳句,或者比方;但也有一些独具匠心的浓缩,所以算中规中矩;材料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作者是有亲身经历到当时的环境下,了解情况的(后面也被后记所证实),缺陷在于没有和传主的直接交流,从而做出一些自己的严谨的考据(此方面做得好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荣切尔的洛克菲勒传),即便如此作者是深知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足的,在后记中可以看到。 感觉作者也表达了轻微的歉意。这种稳重的态度,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

  即便材料有限,作者还是做到了尽可能的对传主的心灵的探究(可以看出作者做了这方面的努力,而且对于没有掌握到充足材料,自己是歉意的)。而且对环境的描写也还算得当。(开头对吴哥文化的发现,个人觉得过于详细,已经到达可以容忍的上限了,不过还好,没有溢出)。能比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感情。也给出了一个可能的总结(波尔布特认识到的自己的错误,但是却又重复着自己的错误,见本书后记)

  后部分可能因为缺乏对传主的材料,做得侧重环境而轻传主,有些失衡的感觉,不过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果有更多的材料,可能作者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综上,由于在语言上没有做到稳重中闪耀出智慧,材料中没有做到切实有据的分析批判(可能有历史条件限制,传主过于神秘),扣除了零点5星。(最终得分4.5星,四舍五入,给出五星评价)

  致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土生土长的中文传记

  也欢迎书友向我推荐一些好的国人写的传记。

  《波尔布特》读后感(四):他

  他

  作者 火柴人

  他,一生俭朴,极度清廉,克勤克俭,身无余财,死的时候,身无分文,家产只有一把蒲扇。

  他,热爱理想,智商极高,留学法国,意气风发,道德崇高,热血澎湃,为了理想,甘愿放弃富家子弟身份,钻入丛林,为了解放全世界而甘愿承受炼狱的苦难。

  他,热爱劳动,踏实肯干,朴实无华,身居高位也亲自下地劳动,和泥土打成一片,每天工作到深夜。

  他具有人的一切优良品格,是一个拥有崇高世界理想、极强自律精神和完美个人私德的精神圣徒。

  他有理想洁癖,他杀死了1700万人。

  他想将所有人带上理想天国,于是留下整个国家的累累白骨。

  疯子和圣人,只差一颗平和包容的心。

  人因为追求崇高,而成为圣人,又因为不能容忍理想白墙上的黑点,而成为偏执的毁灭者,跌落圣坛。

  纯粹的光明,和纯粹的黑暗一样,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

  波尔布特,宛若天地之间一道孤独的长影,古往今来一个巨大的问号,把人类精神图谱砍为两截,道德圣人和理想魔王居然可以集中于一个身体,何以可以给世界截然不同的两段人生?

  人类该怎样评价他,这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最大的问题。

  火柴人写于2019年9月2日,值江汉风高,楚天水长,人类精神,黑白难辨。求真包容,求善执德,精神洁癖,缺包容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