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仍然不足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1000字

2022-05-16 02:1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1000字

  《仍然不足够》是一本由艾利·高德拉特 / 艾利·斯拉根海默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仍然不足够》精选点评:

  ●科技是必须的,但仍然不足够。以信息化为主线,重新回顾了目标和绝不是靠运气。最终重要的不是软件,而是人的思维。和一直思考的一样,信息系统某种方面就是把已有或者确定的运行流程复制到软件中,辅助流程,提供信息;但是如果系统不是有机的,那么过于复杂的规则反而会限制原本的由一线发起的改善。

  ●ERP不是万能的,这本书说明了为什么。而2000年高德拉特就提出通过TOC整合优化产业链,在当时应该还是相当领先的。

  ●非常贴合实际。人是管理的中心,不是流程也不是系统。

  ●toc系列著作~

  ●超级读不下去,《目标》还真的很棒

  ●: I382.45/0225-3

  ●有点启发,不过不是很清晰

  ●个人觉得真正把企业里面的紧张感写出来的就是高德拉特这一套书。

  ●实在不如《目标》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一):信息系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

  这本书本身应该不是关于TOC的,但是同样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尖锐的命题就是:“ERP企业到底能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这些价值是否能够衡量?”过去,在实施信息系统的时候,企业往往看重的所谓“节约订单处理时间,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等虚的效益。没有谁真正思考过,ERP如何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收入增加和成本降低)。这本书围绕着如何让ERP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二):不要只出售科技,而应出售价值

  高德拉特果然喜欢去研究瓶颈的问题。书中以一间ERP软件公司为例,在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那就是怎样在客户数量有限,被开发得差不多的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他提出了不要只是出售科技,而应出售价值。我认同他的观点,ERP软件并不是一个技术难度特别高的软件,在业内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可能你的产品一投入市场没多久,竞争对手马上就新推出一个界面更友好,功能更强大的同类软件出来。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尽量确保不可替代性呢?书中说不要只是出售科技,而应出售价值,我觉得这个价值可以认为是解决方案,一个不仅仅只是技术的解决方案,他必须proative地去帮客户发掘。

  软件的功能不应该仅仅是依据客户的工作习惯,而应该勇敢地去改变规则,这样才能给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对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应该只是用技术粗象名词如效率,生产率等等,而应该告诉他们你的软件可以为他们带来多少benefit,要具体化,数字化。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三):引人深思与共鸣的好书

  《仍然不足够》—艾利·高德拉特 5年前买的书,直到最近从书架上翻出来读完,也是继作者的《目标》后,读的其第二部作品,不得不深深膜拜一下高德拉特博士,一名物理学家竟然有如此之深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认知与思路借助小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无论从企业管理作品还是小说本身评判,个人觉得实属一本能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好书。想到去年读完天马行空般的《人类简史》,同样出自以色列的一位怪才尤瓦尔·赫拉利,不由得加深了对以色列国家的好奇。 这本小说以一家ERP供应商以及其客户的发展与转型为线索,论述了企业的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限制来自于科技面世前习以为常的运作规则,而本书的重点在于如何找出这些规则,改变这些规则,让信息化真正为客户带来真正的效益。小说主人公史高泰正是作者的化身,敬佩史高泰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敬佩作者在十多年前对信息化的深入思考与剖析,并大胆提出要从出售科技到出售价值与服务的转变。这与德国工业4.0背后的将制造的知识以软件形式提供给客户作为增值服务,从而实现在客户身上可持续盈利的能力理念不谋而合。还有一点,作者将TOC制约法在本书的完美融合与广告推销,也不得不唏嘘一波。期待阅读他的另外两部作品。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四):引人深思与共鸣的好书

  《仍然不足够》—艾利·高德拉特 5年前买的书,直到最近从书架上翻出来读完,也是继作者的《目标》后,读的其第二部作品,不得不深深膜拜一下高德拉特博士,一名物理学家竟然有如此之深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认知与思路借助小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无论从企业管理作品还是小说本身评判,个人觉得实属一本能引发共鸣与思考的好书。想到去年读完天马行空般的《人类简史》,同样出自以色列的一位怪才尤瓦尔·赫拉利,不由得加深了对以色列国家的好奇。 这本小说以一家ERP供应商以及其客户的发展与转型为线索,论述了企业的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限制来自于科技面世前习以为常的运作规则,而本书的重点在于如何找出这些规则,改变这些规则,让信息化真正为客户带来真正的效益。小说主人公史高泰正是作者的化身,敬佩史高泰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敬佩作者在十多年前对信息化的深入思考与剖析,并大胆提出要从出售科技到出售价值与服务的转变。这与德国工业4.0背后的将制造的知识以软件形式提供给客户作为增值服务,从而实现在客户身上可持续盈利的能力理念不谋而合。还有一点,作者将TOC制约法在本书的完美融合与广告推销,也不得不唏嘘一波。期待阅读他的另外两部作品。

  《仍然不足够》读后感(五):这本书本书也“还不够”

  相比其他三本小说,我觉得《仍然不足够》可谓逊色许多。如果说生产管理、营销和分销管理、项目管理是企业所必需的几个根本性管理范围,那么信息技术应该算是锦上添花之作,也即简化现有操作、处理手工难以应对的数据量、加快现有流程等等,主要是辅助作用。

  书中霸软公司软件设计思路的变化、营销方案的变化都应该说是挖掘真正的用户需求(尤其是考虑到最近微博上总是在讨论“用户知道自己的需求”、“用户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的情况),并修改自己的软件设计已应对。

  书中着墨最多的也是如何解决客户公司对于管理或者说TOC方式的理解,并接受沿用此思路设计的ERP软件。而对于信息技术或“TOC的信息技术”却没多少描写,我感觉更像是高德拉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市场(现实世界的市场,非书中故事里的市场)去接受一个ERP系统应该具备的某些特性,当然需要是TOC兼容的,例如“其他公司已经开始发售关键链(Critical Chain)软件了”。

  而最后皮亚高公司柯雷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也存在相似的概念。例如整合供应链,一定程度上强调共荣共耻,这和丰田的做法有共同之处。提议霸软承包所有与电脑有关的后勤配套,皮亚高只要最后的成绩及信息,也像是从产品型企业向解决方案型(Solutioning)企业的转变,也算是当下热门的方向。

  ==========

  徐毅:独立敏捷顾问,经验丰富的国内知名敏捷及精益教练,专注于敏捷软件开发、Scrum、敏捷转型、敏捷测试、测试自动化、robotframework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