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青春遁走 (Vol. 6) (完)》读后感1000字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是一本由古谷實著作,玉皇朝出版集團出版的10月2005年图书,本书定价:HKD $33,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精选点评:
●很好..6卷完,我对本书评价直线上升,我们终究会变,会长大,美好时光已不再,17岁青春遁走。
●不行不行不行 你这样淡定的给我们这个结局让我想掀桌 至少给我们个理由也好 我在强压着掀桌的冲动和姨妈疼 难受的要死 桌子怪沉的
●我要专门写一篇东西纪念这本漫画
●懒得标注前五本了 直接结局吧 结局 结局 真的是个瞬间让人崩坏的结局 怀孕的那个地方我还以为故事美好 但是现实都是残酷的 短短几页轻描淡写的分开了五年 前一页还在经历了所有痛苦困顿后解放的最踏实的感情成正果 后一页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另外一个像是无关的结局 我太崩溃了让我让我好好哭一场
●誓言比现实还脆弱不堪 实现了所谓目标却在过程中早渐渐忘记初衷 当然叫成长也好 现实也罢 无趣也是活着 曾经的以为也不过是擅自认为 就这样吧 结局好 不过没想象中的虐 不太喜欢 其他的也不怎么想看了 一般向还是不如我的小基漫虐哈哈哈
●那一晚,我做夢了。夢境裏是流溢著熟悉面龐的蒿草之河,而我在對岸,被陌生聲音不斷質問。你真的以為一切會順利地持續下去嗎?不、我自己也很內疚,可是這樣就好。謝謝。所以,必須用功。努力讀書,考上大學,踏足社會……於是世界終究是凝成了一個固步自封的繭。1999年春天,荻野優介變了。變得能夠積極地、堅強地看著前方。變成了一個大人。 ——我無法理解古谷實是出於怎樣的想法構思了這樣一篇辛辣與苦澀的灰色嘲諷,那些透過少年荻野所窺視的執拗妄想與敏感多慮,打工備考複習做愛偶爾被欺負偶爾在約會時獨自思考人生的平凡日子,都在最終話,覆巢傾倒般碎裂。於是你哭了、流著淚,向著這出躁動的少年男女們的集體記憶,揮手告別。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原來不是那麼遠,但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近。Ciguatera,C'est la vie.
●
●觉得田宫虎彦的“暗谷青春”这个词很适合古谷实
●南云飘走了
●虽然我们的女友都蛮可爱,不过我们的人生历程还真是没什么共同点。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读后感(一):依稀记得当时的感觉
没事干就翻到了这页,已经记不得多少故事情节了。只有结尾的画面和当时的感觉清晰可及。南云最后幸福的样子其实并没有抵消掉读者(我!)对于俩人结局所产生的巨大遗憾,甚至悲伤。虽然画面里曾经的两个人都展现着幸福的表情,虽然不断提醒自己这样就够了……可美好的记忆就在前一秒,怎么让人接受了这么大的落差!这毕竟不是一句“数年后”就能缓和掉的。。。让人遗憾却无从抱怨,这种仿佛“情理之中”“无可指责”的结局,着实让人无能为力。想狠狠的吐槽一下都觉得自己不在理,想平和的接受这样的结局又实在不爽不甘心……古老师确实厉害,好吧 家里来人了不写了……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读后感(二):无聊的感想
7.5分
一天内刷完一套
黑暗,真实,但震撼的感觉和恶之华不同,这次是不适,特别在第4卷
不少人物突然就消失,几乎不再提起:每个人不过是彼此的匆匆过客
看到有评论说其实也可以叫庸才,想想也有道理:和我一样许许多多的人注定一生平凡,茫然成长,渐渐变得无趣,偶尔有一时兴起的激情,但再也回不到所谓的青春
后半段到长大成人的转接就处理得自然,过渡流畅, 恶之华在这部分上并不是很好
说说不喜欢的地方:性元素的滥用,当然不是说完全不能有性的内容,性在这部作品是必要的,而是觉得其他“中二”的表达方式(我所理解的“中二”是一种另类的文艺,如押见修造的恶之华)过多的性元素让人厌烦,使作品变得恶俗。不过也许可以理解为是古谷实的有意为之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读后感(三):心头好
古谷实的书总是这个样子,开头闷三闷四,渐渐陷进去就不能自拔,怕它结束太快又怕它太监了。
古谷实的画功涨的太厉害,终于不用靠语言形容就可以在纸上分辩出MM的姿色等级,甚至罩杯。
减掉一星的原因是节奏感有点奇怪,跟的气喘吁吁。
古谷实的故事总给人一个极端真实的错觉,仿佛自己的人生的确就是那么过来的,其实很扯,除了那些风清云淡或者疯情晕蛋的心情相似,那些色情暴力生死奇遇我都没经历过。
可我就是信了。
糟蹋了的书可以粘起来,糟蹋了的人可以忘干净,糟蹋了的文字可以一推二六五,只有糟蹋了的青春没法抓没法捞,而且在变成废柴后还TNND天天怀念着。
怀念个P
去对着没上过床的前女友哭
去对着孩子满地爬的她们哭吧
哭过后祈祷一番
希望能平安的做个废物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读后感(四):《机车的遁走》
古谷实的实力你不能小觑,因为他既能无厘头又能一脸严肃。整部《17青春遁走》的叙述面孔都是严肃的,一个喜爱机车的废柴和一个喜爱废柴的姑娘,两个人之间能发生的故事古谷实选择了最现实也是最残酷的一面展现给读者。整部漫画最后的结尾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突然腰斩(我猜),另外一方面,这个迅猛的结尾对漫画本身来说是合理的。你还真期待荻野和南云白头偕老永远都在一起吗?步入社会后,现实的冲击能把大部分信誓旦旦的人击碎。这种击碎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它不给你任何缓冲的时间。人这种生物就是这么可笑,一方面期待着童话,一方面却又尽量远离它。骑着机车在风中前进的荻野可能永远也不会明白,即便他和南云最后真的结婚生子,他的人生也不会有多大的希望。Loser是人类负犬性格的代名词,荻野只是放大了的整体中的局部而已。
2011年3月22日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读后感(五):庸才的《猜火车》
开篇说的就是一个其貌不扬,成绩糟糕的17岁少年。本以为故事的走向会是典型的后宫漫画,收割女主走向巅峰的俗套,然后整体故事走向就会泯然众人。
但古谷实用了一些俗套的情节点开始将内容串联起来,故事看着让人觉得冗闷,但是心头总会觉得一酸。每一个故事的段落里,配角们都会退场,就像自己的人生主观视角一样。
然后将角色推向无以复加的幸福,然后在故事整体要坍塌的时候,来一个6年后。
一切都是梦一般的,折腾了那么久最终是这样的结局。读者们脑海中都会想到一些特定的人,如果是曾经少年过,多半此刻会托腮开始思考,回忆,内心崩腾。
长大之后因为忙碌似乎会麻醉掉一些深处的记忆,一瞬间被带了出来。庸才还是决定了 'Going straight and choosing life ',向世俗妥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