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100字

2022-05-20 02:06: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100字

  《我的配音生涯》是一本由苏秀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配音生涯》精选点评:

  ●新鲜劲儿过得很快,尤其是发现老太太花很大篇幅在复述剧情上后更是一目十行了。。。

  ●上译厂

  ●上译时代

  ●曾经有些人是那样认真地做事。一口气读下来,是很多年没有过的如获至宝的感觉。

  ●2007年3月22日 上海图书馆。

  ●很实在的个人传记,来自配音艺术家苏绣老师。流水的往事,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真诚。

  ●老一辈配音工作者的精彩人生

  ●喜欢

  ●那些熟悉的声音……

  ●书展、配音和我。07。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一):那个年代,那段时光

  书中有很多配音幕后的趣事,有邱岳峰、尚华、童自荣等人的经历和逸事,让人感叹,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岁月。苏秀老师还在书中表示了对今日译制片的忧心,苏秀老师年逾八十,仍然在关注着配音事业,这份对配音的热爱和责任心令人敬佩,也值得现在的配音演员们好好学习。

  如果你怀念那段时光,喜爱译制片,这本书值得你去阅读。

  话说回来,苏秀老师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她/他们遇上了一个好年代(针对配音而言),遇上了一位好厂长(陈叙一对那段时间译制片的繁荣绝对功不可没)。不仅影迷怀念这段这段时期的译制片、上译厂、配音演员,她/他们本人对此也是非常留恋怀念的。反观眼下的译制片,不知道那段时光会不会重现抑或将永远存在记忆中?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二):声音的故事

  小学作文的时候,我常用的句子是:今天我看到了……/我做了……/我觉得……

  那时候我还没有学会用词婉转,华丽的词藻可以堆砌出所谓情节,那文章都短和人生经验很有关系。

  苏秀老师八十高龄,用这样的字词说自己过去五十年的经历,我看得时候很不习惯,那些太质朴的文字说一些岁月的故事,情节简单,白描一样的手法是纪录片,可是我现在是喜欢了好莱坞的,或者说习惯了好莱坞的。

  那些名字我隐约记得,那些片子却是一说到,我的脑海里就能出现人影的,《希茜公主》里的佛兰克,红色的头发下闪光的眼睛,他的声音是说着:哦,我亲爱的希茜……的那一个,是中文的那一个。童自荣的声音到哪里都能分辨出来的,这在我已经是朦胧期的偶像崇拜,那些声音藏在漂亮的别人的脸孔后面,即使《虎口脱险》在我只是几个片断画面,而不是深刻的记忆了。

  上影厂译制片组,我记住这些名字,隐约看到哪里的报道,关于现在的童自荣和上影厂内部的争斗,正在看得《白色巨塔》里说,人在哪里都不能避开政治。我讨厌这样的世界,然而人人都在这里面。

  这些年我已经不喜欢译制片,就像苏秀老师说的,粗制滥造让观众们离去,我们选择原版原音,羡慕好莱坞连动画片都精心选择配音的明星。然而我们又是忠于母语的这一个,《达·芬奇密码》就是最好的印证,精通英文的朋友在美国看原版也被那些拉丁文和古英文弄得头昏,爸爸却可以在没看小说的情形下,听懂中文的这一个故事。这是译制片的功劳。

  高考之前我选择北京广播学院,江苏电台的一个老师误以为我要去学播音,骄傲的要我放弃这个想法,我的嗓子从来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而全国那么多为了声音在努力的孩子,我礼貌的不打断她的说教,告辞的时候小声地说:老师,我只是想要做个编剧。

  苏秀老师带我走进录音棚,知道译制片制作的每个细节,只是对口型本一项已经让我望而却步。我只能灭了去同学配置的片子里喊一嗓子的小小奢望,安心做个观众,闭上眼睛,我随时可以想到那些声音,我记不得脸的童自荣、刘广之、毕克、尚华、施融、苏秀老师。

  对陈叙一老厂长得感谢,我想要重看《希茜》的脸,现实对所有人都不那么美丽,可是故事在制造者的心里发生,准确梦幻的留在观者的脑海里,不是吗?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三):笨拙时代下的精巧产物

  记得有一个理论叫“六度人脉”,意思是地球上任意两个人都能通过至多六层的人脉关系认识。我看改成“六度人事”也适用,比如我就通过[《大圣归来》→童自荣→我国配音事业→上海译制厂→老译制片]拜读了《姿三四郎》《尼罗河惨案》这样的老片。兴趣使然又买了苏秀老师的这本书,有些零碎的杂感,与大家分享。

  那个时代是笨拙的时代,没有多轨录音。如果是八个人对戏,那录音就需要八个人同时在场,只要有一个人出错,那么大家全要重来。感觉真像演话剧,既真实又刺激。现在录音一般是演员各录各的,可在任一时空任意地点,一句台词可以说上无数遍。虽然导演总能从这无数遍中选出最好的,并且通过各种后期把对手们的台词毫无违和地拼接在一起,但这股“真实气”的散失挺令我失落的。

  那个笨拙的时代还在采用线性编辑。配音不光要把台词念对,还要感情到位,更要保证口型和演员对得上。记得经典动画片《天鹅湖》中的那两只小松鼠吗?我知道是变调,但没想到这是靠变速录音完成的!为此,导演和录音师反复试验了各种速度。现在,就算是面向大众的音频编辑软件也能做到“变调并变速”“变调不变速”“变速不变调”了,且都能精确到毫秒。那时的工作真是笨拙,那时的人也还真是执着、顽固。

  那时的录音,背景总有沙沙的磁带声。那时的译制厂真是傲气得“令人发指”,居然有“不能让别人说译制片比原片差”的雄心壮志。那时的电影人也好生认真,会亲自来录音棚参观,甚至和配音演员交流。那时的片子文艺得不得了,演员就像在用天赋演戏剧,配音演员也端起调子,尾音甩上了天,配出来也是一部戏剧。直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片的到来,再到现在的商业爆米花。

  通过这本书,我还认识了一个“技术工种”:口型员。这似乎是上译厂的“特色职位”,因为当我百度这三个字,搜到的段落大多都出自上译人之口。译本必须按照口型增删字数,《华丽的家族(日)》中,相子常说敬语,一句“晚安”她居然说出了六七个口型,于是这句词就被改成了“那就请您休息吧”,真是机智。

  那个时代虽然笨拙,但由于大家的态度、能力,也能造出精巧的产物,优秀的作品到现在都还能发光。我们只能从屏幕上看到配音演员的名字,但还有放映员、翻译、校对、录音师、配音导演、口型员……他们往往都是不挂名的。感谢这些幕后英雄。

  现在的片子比较讲求热闹刺激,配音方式也由戏剧化、艺术化改为口语化,听起来更自然流畅了。这种改变无好坏之分,只要能贴上原片,能够把握原片精髓,就是好的。更令我感动的是,当像上个世纪那样的,仅靠台词打动观众的外国文艺片再度出现时,我们依旧可以听到真诚的演绎,如《国王的演讲》。

  那个笨拙的时代里,有从初译就参与工作的配音导演,有一段戏可以练上几天的配音演员,有为了更好翻译而通读别国著作的译者。这个时代肯定也有,没有发光发热只是暂时还不够被人重视。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确实,时代在不断进步,群众的外文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倾向于看字幕。而且对于真人影片来说,最贴近当时表演状态的当然是演员本人,听原声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配音似乎只能存活在动画里了。客观因素越来越多,不见得是坏事,说不定就能促使配音行业进步呢?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译制事业蓬勃发展!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四):此时有声胜无声

  “无声就是默许”。在花气袭人中听着上译的音频,拂着吹面不寒的春风,开着淡雅的书卷,会令人缄默沉静,只为了欣赏他们天籁般的金石之声

  苏秀老师的配音生涯,我的听音生涯,回忆如一路盛开的香花,慢慢地在空气中嗟呀

  请注意,我说的是老上译,虽然我也接受新视听。而我最爱的声音是童自荣老师的,一般观众给他的评价都是华丽而飘逸,但是他自己认为那叫“纤细”,多么恰当的形容词,立时像听到他的语音由远及近,清越而悠扬,宛转而欢畅,像檐下的玻璃风铃,叮叮、铃铃,细碎而绵密地随风舞动——他就是配音王子,苏秀老师亦赞叹如是

  而他们都是王子公主天潢贵胄。无论他们穿越了多少岁月,无论那些光阴留给他们多少风霜,他们的声音等于永恒,像所有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安宁地绽放在一隅,光芒永不褪去——请原谅我用了“遗产”这个词,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轻轻地列队返回了天堂,只留下雕刻时光的语句,震荡着我们的灵魂和肉体

  还有毕克,我惟一赠送给他的头衔只能是大师,他曾经那么忠实地还原了我最爱的波洛,也曾经配过那么多令我如痴如醉的角色。他和童老师的音色是两个极端,一个浑厚一个纤细,相同的是它们都有着教人惊艳的华丽和旖旎

  对每个人来说,独立的声音基本听不出优劣,然而如果众多声音并列着比较,则立即泾渭分明。如果这其中有童自荣,他的声音肯定是第一个被我辨认出来的,我有一个形容词奉送给他的嗓音:千载难逢。如果这其中有毕克,那他就能承载起所有的厚重;乔榛的声音也是沉和厚的基调,单独听的时候也是无比美妙,但是如果他和毕克老师的声音同时出现,就高下立判——他在他面前,只能是孩子气的凶手,只能是矮一头的副手。打个比方,乔榛的声音像一杯冒泡的黑啤,而毕克老师的声音更像是一盏清冽的竹叶青

  事实上他们都各有特色,尤其是大师邱岳峰——他的声音最容易与角色融合在一起,不是因为音色美,也不是因为语调的抑扬顿挫,而是因为他天生适合配音,他的声音焕发着无穷的魅力;他配谁,那声音就是谁的,甚至声音比角色更美

  还有李梓、刘广宁、尚华、于鼎、施融、杨成纯老师……很多很多,记不过来他们的名字,但脑海里充斥满了他们的音色:坚强的、软弱的、喜剧的、忧伤的、尊贵的、市井的、专横跋扈的、唯唯诺诺的、倾城倾国的、行差踏错的……那些形象活灵活现地存在于我们的回忆里,无论那些人物有什么肤色、是什么国籍,都说着一口真假难辨的、流利的汉语。我可以骄傲地说,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有世界上最顶尖的配音阵容,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

  我始终不能忘记“推理痴”朋友写过的一篇书评的标题《这一刻,你是美的……》,我觉得把它送给所有的配音艺术家们都合适,因为有了他们的配音,那些角色,在那些时刻,都是美的

  感谢苏秀老师的书和碟,感谢出版社,感谢那些健在的和故去的配音大师们,感谢这些喜欢配音艺术的观众和听众,也感谢当当、和它的读者

  霏儿无生 4/30/2009 余音绕梁 无可或忘

  《我的配音生涯》读后感(五):苏秀《我的配音生涯》——用声音刻画你的样子

  听音辩器,见字如面——这是浏览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后的直感反应。在“配音”以及“译制片”这样的名词与时式微的现下,为了激活喧哗世代里闭塞的聆听记忆,请允许我满怀歉意地用一个定语放置在苏秀老师的名字前面,以希冀反馈一些振聋发聩的回响——“《虎口脱险》的译制导演”。

  在“鸳鸯茶啊鸳鸯茶,你爱我啊我爱你”的口哨和歌声中,还是按照常规,正襟危坐地重来一次开场白吧:苏秀是著名译制导演、配音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元老,《我的配音生涯》是耄耋之年的苏秀在电脑键盘上一字一句敲打出来的回忆录。

  与时下娱乐明星出书热里各种花头繁多的标题门脸相比,《我的配音生涯》这个书名简直是简陋到没有任何“看点”,然而,让我们从“娱乐至死”的洪流中回溯到蹉跎“找乐”的年代,将屁股挪动到那个被命名为“露天”的电影院,注视着随风摇曳银幕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洋鬼子,目瞪口呆地往耳朵里面顺溜地填充他们字正腔圆的中文台词,这些声音经由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然后在贫瘠的大脑皮层上仔细地耕作出深浅不一的道道——他是罗切斯特也是邱岳峰,她是简·爱也是李梓,他是罗伊也是乔榛,她是玛拉也是刘广宁,他是弗朗茨皇帝也是施融,她是茜茜公主也是丁建华,他是佐罗也是童自荣,他是高仓健也是毕克,他是乐队指挥斯坦尼斯拉斯也是尚华,他是油漆匠奥古斯都也是于鼎,她是阿崎婆也是赵慎之……在闭塞而饥渴的发育时节,那些影与音,刺激了我们懵懂心智的渐渐开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被童自荣称为“我们译制厂里的‘佘太君’”的苏秀老师,将她收藏一生的声音掌故,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如同聆听她用爽朗明亮的声音清晰讲述,《我的配音生涯》的浏览过程,不像是阅读,更像是在阅“听”。在 “往事趣谈”里,她诉说如沐春风的1957年文艺早春,她解密为“四人帮”唱堂会的内参片的来龙去脉。在“译导札记”里,她深入浅出地廓清译制片导演工作的模糊形象。而最“迷耳”的无疑是“我的前辈,我的伙伴”部分,以幕后的幕后上译老厂长陈叙一为起始,当年正是陈叙一将《虎口脱险》译制导演的重任交给了苏秀,也是他将“Tea for two”神来之笔地点睛翻译为“鸳鸯茶”,成就了译迷心目中的经典“唱段”。接着苏秀的笔触还将卫禹平、邱岳峰、毕克、李梓、曹雷、刘广宁、童自荣、施融、沈晓谦……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一网打尽,逐一讲解,对于译迷来说真是大快朵贻。

  并非正宗译迷的我,在一气呵成地“听”完苏秀老师的讲述后,依然不得不升腾一种“逝者如斯夫”的感伤,如同施融在回国接受访问时候所言“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不能复制,但有新机遇”——其实前半句才是问题的肯綮所在。当“上译经典”被大张旗鼓地印刷在盗版碟片的封面上引领追捧新潮时,我心里明晰,“人生若只如初见……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复古非古,怀旧非旧,且去看碟,罢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在他刊于《万象》鹊起于网路的名文《好音》中提及:“《尼罗河上的惨案》又何尝不是译制片配音的顶峰呢?从来没有任何一部译制片有过这么豪华的阵容:邱岳峰的雷兹上校,乔榛的赛蒙,李梓的林内特,刘广宁的杰基,丁建华的女仆,童自荣的马克思主义者,赵慎之的富孀,苏秀的黄色小说作家……每一名字在我们这代人听来都是如雷灌耳,在今天新的译制片中出现任何一个都会成为闪亮的卖点。现在呢,他们之间的大多数,都已经像《尼罗河上的惨案》里波洛的一句名言那样,‘不见了,没有了,失踪了’。”于是,“白云、苍狗,攸忽万变”(苏秀老师回忆自己主配的苏联电影《第四十一》的文章篇名),在告别的年代里,我忆起作家唐诺摹画侯孝贤的妙文《最好的时光》的结尾:“最近听某人说回忆,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随着自己的老去,愈发的容易想起童年,想起我们最原初的时光,只因为——那些最早来的,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