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佩德罗·巴拉莫》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佩德罗·巴拉莫》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29 03:35: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佩德罗·巴拉莫》的读后感大全

  《佩德罗·巴拉莫》是一本由[墨] 胡安·鲁尔福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1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佩德罗·巴拉莫》精选点评:

  ●马卡利奥 是在说这个世界不会因为谁爱谁,谁讨厌谁,谁希望不会痛苦 而改变丝毫,如果可以改变那这个世界也太没意思了,不可以改变就不可以改变,不要出门就行,保持警惕,打死入侵者,幻想美好的奶是吗? 阅读难度大

  ●日后再读,或许会是五星

  ●一个人物的故事引发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在不断地叙述回忆中又牵引出下一个人物与故事,一层层繁复似迷宫寻宝,看似漫无边际看不到尽头,事实却就这样不缓不慢从容不迫地形成完美闭环渐渐浮出水面。一副浓郁诡谲壮阔的墨西哥民间史画卷徐徐在眼前浮现。

  ●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

  ●读一半,断了好久,重读。

  ●只是封面土了一点!封面也是很重要的!

  ●可惜不是全本

  ●图书馆,没完全领会

  ●咦,还找到了这个版本。相对于《佩德罗·巴拉莫》不明觉厉,其他小短篇倒是别有趣味。

  ●据说是影响马尔克斯的作家。果然一股魔幻味

  《佩德罗·巴拉莫》读后感(一):三千世界

  看这本书前,以为拉丁美洲魔幻只有《百年孤独》,只有马尔克斯。看了之后,才知道拉美文学内涵如此之宽广。

  记不清楚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了,马尔克斯自己说他可以背诵下《佩德罗·巴拉莫》,这种说法也够魔幻的,但至少说明了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在书店看见了,不要犹豫,马上买下来带回家,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佩德罗·巴拉莫》读后感(二):佩德罗·巴拉莫

  胡安·鲁尔福

  是看博尔赫斯的私人藏书之后知道这本小说的。鲁尔福也是时空转换的高手。在小说里叙述故事中的故事的时候,读者很明显感受到半月庄的荒芜,在这个村庄上那些曾经存在过,如今又似幽灵一般的叙述者讲述着关于佩德罗·巴拉莫的故事。恶贯满盈的庄园主,丧子丧妻之痛,巨大的财产和残酷的行为。一些矛盾的性格夹杂在一起,拼凑出了佩德罗·巴拉莫的形象。鲁尔福的超现实主义,融合现代小说的写法,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会让读者联想起诸如马尔克斯之类的作家。

  《佩德罗·巴拉莫》读后感(三):奇妙的魔幻

  读它的原因是因为在看关于马尔克斯的文章时,他说,《佩德罗·巴拉莫》是影响他很大很大的一部小说,他能倒背如流。

  当即觉得奇怪,什么样的书能让能伟大的马尔克斯觉得伟大呢!

  墨西哥,胡安.鲁尔弗。看下去。

  第一遍,没看太懂。很是郁闷,到底我辈凡人和大作家距离太远,实在没法领悟其深意,带来”刹那灵光“。。。

  第二遍,大概情节理出来了,结构情节好奇妙!所有的人都是死亡的灵魂 这样一种人鬼不分、生死无界的情节,构成了胡安·普雷西亚多在出生地“科玛拉”这个他不曾有过一点印象的村庄的全部经历。

  第三遍,读着读着就被一种鬼魅,压抑得使人透不过气来的气氛氛包围了。

  “那个地方好象搁在火炭上一样热,仿佛就是地狱的门口”。整个村庄都是死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灵魂和胡安·普雷西亚多说话————当胡安·普雷西亚多再一次孤独地行走在科玛拉的街上时,他终于明白,他进入的是一座死亡的村庄,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抽干普雷西亚多呼吸的空气,他感到空气越来越稀少,他倒下了,死在了鬼魂热闹的广场上———— 胡安·普雷西亚多死了,他与鬼魂们接近了,鬼魂们的说话声更清晰的讲述给他听所有的故事。他听到了关于他父亲的一切,那个残暴的人的一切。佩德罗·巴拉莫一生在不折手段的想得到所有,结果,他一无所有。死亡是他的结局。“身子象一堆乱石一样慢慢地僵硬了”。

  活人来到一座死亡之城,连活人也死了,所有的一切都是死亡的故事,叙述的也是那些灵魂活着的死亡经历。过去,现在,没有未来。

  ”惟有当你的灵魂被唤醒时,你的阅读才真正开始“。继续。。。。

  《佩德罗·巴拉莫》读后感(四):小说的艺术性

  胡安•鲁尔福,墨西哥作家,一生只写过一部小长篇,却给马尔克斯深刻影响,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且直接催生出《百年孤独》。这就是:《佩德罗•巴拉莫》。

  此书讲述我为履行母亲遗愿来到科马拉村,寻找未曾谋面的父亲:佩德罗•巴拉莫。当我来到村庄后,发现这里极为荒凉——这时作者巧妙运用了艺术模糊性,营造出虚实相间的魔幻氛围,使读者无法分辨生者与死者,感觉就像来到一处墓地,回到死者中间,掀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历史记忆(其实作者就是在一处墓地产生灵感创作此书的)——到处是在人世犯下罪恶未得上帝宽恕的游魂。我在鬼魂的回忆中,在屋墙中,在任何能听到鬼魂对话的地方,渐渐了解了自己的父亲:阴险狡诈而残忍的大地主佩德罗•巴拉莫,他的生活历程和他犯下的罪行。其中佩德罗巴拉莫自述的爱情往事诗意纵横,使人难忘!

  我遇到的每个鬼魂,都能引出一段科马拉往事,仿佛镜子碎片折射出一幅完整历史画卷。破碎片断逐渐聚拢并渗透入读者意识中,达到一种斑驳迷离的美。

  小说运用了叙述前置技巧。如果所叙之事分三部分,作者叙述完第一部分后紧接着出现第三部分,就在读者感到疑惑时,第二部分才紧跟在第三部分后出现。有助于吸引注意力,带来猜测与想象,使读者参与其中。比如:我按母亲托付来到科马拉,当我来到距离村庄不远处山头时,已开始与一男子边走边聊了。这人是谁?好像是个向导?为何他总尊称我为先生?读者抱着疑问,很快得到解答:他们是偶遇,此人为科马拉村民。从他口中我得知父亲已死多年。后来从另一人口中得知这向导也是个已死多年的游魂。这种叙述是作者掌控节奏感的方式。你为疑问而迫不及待加速阅读,等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会出现一小停顿,然后怀着原来如此的心情继续阅读下去,这时你会发觉在作者有意制造的节奏感中,阅读更加流畅了。

  小说还采用了复调叙事手法。作者画出两条线:一条是我在村庄的经历和感触,另一条是父亲巴拉莫一幕幕往事重现。两条线相交织跟复调音乐似的,将彼此独立而又表达同一主题的两个世界连接到一块,两条线交相辉映,并驾齐驱,形成过去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这部集幻想独白意识流隐喻等诸多现代艺术手法于一身的小长篇,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开山之作,对同辈及后辈作家影响巨大,是可归入写作者教科书那类作品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