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This》读后感1000字
《Picture This》是一本由Molly Bang著作,Chronicle Book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CAD 14.99,页数: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Picture This》精选点评:
●讲的很透彻,简短精悍,但是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还需大量实践才能掌握。
●透过改变图片的结构(包括颜色,形状以及内部元素的摆放)来影响读者的感受,从而能更好的表达图片本身期望传达的信息。作者很厉害,深入浅出,图片一对比,before.vs.after,效果就出来了
●简明扼要
●很有意思 从新了解图片
●简单易懂的视觉规律应用
●<泛读>书没怎么看,主要听了贵哥的视频。很多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比如主体不要受遮挡,画面中心(the center of page)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the point of greatest attraction),画面靠上的物体显轻,靠下显重。主要受益的有两点,第一个是加深了对垂直图形和倾斜图形的理解——垂直显得有活力(exciting,active),倾斜带有张力(motion or tension)。还有光滑,水平的图形都会给人一种稳定,安静的感觉(stability and calm)。第二点是,我们对相似色彩的关注比对相似图形的关注更强烈。(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2分钟后色彩50-6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继续保持)。
●工具书。对形状一些结构性的思考有启发。有实例分析的地方还是很不错的。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可以refer一下。
●funny
●We see pictures as extension of reality.
《Picture This》读后感(一):感受
当你观察一幅图的时候,试着忘记它的规则,试着去感受正在发生什么。
当你观察一幅图的时候,试着忘记它的规则,试着去感受正在发生什么。
当你观察一幅图的时候,试着忘记它的规则,试着去感受正在发生什么。
《Picture This》读后感(二):正在翻这本书的译文
非常适合入门的一本书,作者言简意赅,读起来豁然开朗。
设计不是艺术,设计是理性与原则的艺术化表现。
音乐也是这样,我们在听歌的时候,一大半是在听乐器的编排造就的氛围,这与设计如出一辙。
在阅读的同时我将翻译Po在了简书上,欢迎阅读以及探讨:
《Picture This》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形状给我们带来的感觉
光滑平坦的水平形状——平静稳定的感觉
直立的形状——兴奋积极巨大的能量
倾斜的形状——运动紧张感
尖锐的形状——恐惧感
圆润具有曲线的形状——安全舒服的感觉
一张图片中物体的形状,颜色,角度,大小能表现出不同的东西
形状跟颜色能给两个物体之间带来更多的联系
物体在图片中所占据的位置越大,说明它越重要
重点物体放置于一张图片中偏离重心的位置会使图片看起来更有内涵(我们喜欢从左向右看)
物体的颜色比形状更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Picture This》读后感(四):picture this笔记整理
我把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整理翻译了一下,很长,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picture this》是本全英文的讲基础平面设计的书籍,在国内没有中文版,限于英文水平,可能某些地方我理解和翻译的不够到位。欢迎指正。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言、构建图片、原则、在矩形中摆放形状。
第一章,前言。作者写他有次在画图的时候,一个朋友来访,询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真正开始思考图像的运作方式。他用了很多种方式去寻找答案,跟有名的画家学习画画,研究艺术心理书籍,去博物馆和画廊观画等等,最后他在给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教书的课堂上找到了答案。
为了让小孩理解,他用了非常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对小红帽的故事做了一套图解。只用了几个锋利的矩形就做出了一条吓人的狼。怎样让图像变得更加柔和或者更吓人,孩子们的天生对图像的感觉给了作者方向。他由此最终了解了图像的运作方式。
作者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原则去构建强有力的视觉声明:在纸上对形状做带有情感色彩的安排。
第二章,构建图片。作者讲述了他做大灰狼和小红帽图像的形成过程。给小红帽选择了一个红色的三角形的代表符号。三角形的边长相等,显得平静稳定,是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