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上帝之城》读后感1000字
《营造上帝之城》是一本由王萍丽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营造上帝之城》精选点评:
●第一本非常喜欢的艺术类型书,是在图书馆借的,书籍装帧非常美。
●牛的基因……
●书很精美,文字也很不错,还能了解很多知识
●读完多少了解了点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哥特之美。
●非常推荐
●我喜欢的文字风格
●形容词就能营造出上帝之城来么为什么都喜欢没完没了的讲故事呢没劲
●中世纪东西欧基督教艺术的整体概括。对原来没什么了解的人可作为入门推荐,难得的脉络清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时间空间上的涵盖虽简略但框架性很好,选的作品也都有代表性且说明问题。完全不掉书袋没有学究气的同时算言之有物
●这本在南大学生市场买回家后姑姑都说好
●建筑历史
《营造上帝之城》读后感(一):挑个刺
关于约拿,P-11写作“约拿”,P-15又作“乔拿”,这就跟抄同学试卷把人家名字也抄上了一样,是抄家的大忌。
-78,“斯拜尔教堂……让我们看见了尚不成熟的哥特式教堂向罗马式教堂演进的阶段。”应该是“罗马式教堂向尚不成熟的哥特式教堂演进的阶段。”历史不会倒流。
《营造上帝之城》读后感(二):很推荐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篇幅不算多,图片也印得不算精彩,但是它决不是那种道听途说东拼西凑泛泛而谈的书,这短短的14万字,它有清晰的脉络,深刻的见地,异常优美而精辟的语言,实在是一本了解中世纪教堂建筑与艺术的上选之书。
比较遗憾的是,这本书编校时十分明显的错别字有很多处,希望下一版的时候可以改正过来;另外好些人名地名教堂名都没有英文索引,不是特别熟悉的还真不知道它说的是哪,还有,全书也没有一个注释或者引用出处,很难找相关的文献或资料扩充阅读。
不过,这些绝对是瑕不掩瑜的。
《营造上帝之城》读后感(三):还好呀
封面像三流恐怖小说……单看外表是绝对没有阅读欲望的。
作者的文字带有很强的宗教情感,虽然这应该只是一本艺术史(主要是建筑),难道是基督徒……
作为课程的扩展阅读,粗略翻完全书,重点看了几个章节,作为建筑史入门者觉得很有收获。作者的情感有时候也能感染到我~比看一般的建筑史容易。容易可能是因为作者讲的比较浅,也可能是作者喜欢大量的分段……常常一句一段……而且往往是抒情的语句……就像我现在写的这种零零散散的书评一样。
然而看评论说错误很多,且有东拼西凑嫌疑。看来应该再去找找更靠谱的书~
全彩,多图,不错。不过总的来说不建议买~我是借的╮(╯▽╰)╭
《营造上帝之城》读后感(四):读后
有狐推荐了这本书,于是就在当当买了一本,一个晚上读完了。
几个想法:
第一,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基督教徒,姑且猜测是,因为如果不是,里面一系列对基督教义的推广和神爱众人等等概念的推广就算是基督教徒来传教,也未免让我敬谢不敏,而我在买这本书之前以为说的是中世纪的建筑和美术,所以有一种买了猪肉馅的饺子结果吃到嘴巴里面发现里面至少掺了一半的牛肉馅的错觉;虽然说在讨论中世纪的建筑和美术的时候很难避开宗教这个话题,但是也请参考一下陈志华先生和贡布里希,前者说建筑,后者说美术,还有一个是欧洲人,都没有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传教腔调;
第二,一本191页的书卖40块,虽然内页有彩图,但是第四章说圣家族一节的,里面用到的图几乎在前面几部分出现过,而且语言也有累赘复述之嫌。字体极大,留白甚多,此处姑且认为是排版的美观吧;
第三,我翻了半天,翻不出一个注释和引论,所以很好奇作者的参考书目在哪里,如果有参考书目,希望再版的时候注明一下,这样也好让我这样的局外人跟着参考书目继续学习;
第四,既然是正规出版物,也请稍微注意一下错别字吧。巴赫写成巴贺,不知道是校对的失误,还是作者(翻找了一下,似乎也有译作)有志另辟蹊径,以至于先从人名着手。
以上。
《营造上帝之城》读后感(五):难得的关于中世纪的历史和艺术 脉络清晰、逻辑顺畅的书籍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读到第二页,我便有迫不及待要分享给朋友们的冲动。我住在意大利北部,去过很多次罗马和书中提到的Ravenna, Padova 等等伟大的意大利城市,书中介绍的位于意大利的教堂和壁画我都曾去欣赏过,我对欧洲的历史、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都非常感兴趣,我也常写关于意大利艺术的博客,所以不仅认真地看过很多相关的书籍,也读过很多维基百科中英意文的介绍。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开心地看到这本书难得的没有满篇堆砌专业术语,优美而易懂的文字大大地帮助着我理解了在过往很多阅读中都没有搞清楚的疑惑。 作者在每一个教堂的介绍中用非常清晰和准确的文字,对应地用剖面图、立面图和上面标注的数字来帮助读者完全地理解她描述的建筑结构,并解释这些建筑结构和它们上面的壁画与雕刻的形成背景与原因。关于罗马的地下墓道、石棺上雕塑的解释、Ravenna基督教早期教堂的壁画等内容,我并没有读到过多少如此清楚的说明。我读了前面有些读者的评论,他们说书是拼凑抄袭而成的,如果他们不是刻意诽谤的话,我倒是很希望他们能禀着认真的精神,把指责作者拼凑和抄袭的原书列出来,这样我也可以通过这些去扩展阅读。因为,的确,这本书的前前后后都没有对作者本人和参考书目做任何介绍。 读到前面有书友的评论谈论到封面。。。如果真的是想读书,那就认真读这本书吧,每个人的关注点和审美的品味真的很不一样,我倒是没觉得封面有什么问题。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书店里如山似海的书籍,的确有很多都满篇废话,找到一本好书不容易,我读过更豪华、更昂贵、宣传更热烈的艺术图册,只需很短时间便能发现逻辑上漏洞百出,编排上让人烦躁至极。
真心的希望更多的人愿意花一些时间去阅读这样书籍,不仅在知识上迅速而简明地得到了扩展,同时因为文字的优美和顺畅,阅读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我一边读着,一边拿着荧光笔划着笔记,几乎每页都有非常多的标记。我拍下了几段文字分享给读到这篇评论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