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敌人》的读后感大全
《青春的敌人》是一本由阿忆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261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4-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的敌人》精选点评:
●我觉得这才是极好的励志体,尤其当三十岁了,更应该拿出来读读,然后觉得一切不才刚刚开始嘛。
●有些文字让人共鸣,不一定可以解惑,但可以让人发现问题.启迪人思维.
●对青年,或者说是对成长,绝对有指导意义。不高调不做作,既中肯又实际,可圈可点,只可惜这类书中国太少了。
●写出了16-21岁的迷茫至少,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赞同。不过看看,了解这些彷徨时大家都有的,对自己多少是些鼓舞。
●早年看的,标记下。
●到哪里去弄一本来呢?
●书里讲的“是非”要比老师和家长告诉你的好的多,书中文字没有说教只有真诚。
●一本60-70年代人成长过程的自助书籍
●大学二三年级时读过一些,感觉语言很有哲理,也记住了作者。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了阿忆,很失败的样子,连同对书的感觉都不好了。
●好书,讲得大胆而且实在。阿忆老孔韩师,一茬的牛人。
《青春的敌人》读后感(一):从1993年开始
我读青春的敌人的时间是1993年夏天,我不知道为什么哪一版没有出现,我还藏着那本经过无数5号楼兄弟传阅的已然破旧的书,阿忆是不是那个阿忆,新版和老版有什么不同已经都无所谓,那些我们生命的第一次,我们永远不提
《青春的敌人》读后感(二):青春的心声
每次阅读的时候都是对内心的一次震荡,青春一去不复,留下的只有满满的回忆。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很好的写出了我们的心声。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刚上大学,当时更多关注的是我毕业之后的事,可是等真正到了这一天,我读的时候更多的是回顾曾经的往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青春的敌人》读后感(三):20岁读到这本书 真是幸运
从16岁写到30岁
而我在临近20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不算晚
学法律的人逻辑总是异常清晰,读了第一句,就特别想一直看下去
看过了又想再看一次,那么多事我们都懂,但没人像他写的那么透彻
陈小姐说,如果被迫去一个荒岛并且只能带一本书,就带这本
初初觉着矫情,宣传而已,看完就觉得真的就带这本
能拿来反复碾磨还闪出新思想的语句不多,成篇成篇的就更少。
能借以抄记评论的东西太多,难一一列举
只能说,真是好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青春的敌人》读后感(四):青春本应有此书作伴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三十几岁的人走过的路,脑袋中蹦出来的稀奇古怪不切实际的想法。。你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你曾经的影子并且能照见未来的自我的一部分。
本书是上世纪90年代写成,直到2007年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惊奇的发现虽然科技发展历史向前进可是人的本身的观点并没有太多变化,父辈年轻时候的心情,躁动,不安,在我们这辈人身上几乎不差毫厘的重演。可喜有了这本书,能以一种平和的非说教式的语气告诉我,面对未来的迷茫,我该有什么样的胸怀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去汲取经验继续前行。
感谢阿忆,感谢他的谆谆,感谢他能像一位指路者引我们去看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