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2-19 01:0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是一本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精选点评:

  ●看到有人说翻译傻逼我就放心了。

  ●新版重读

  ●翻译的问题?没感到多逗

  ●一点也不逗。费神人生真是逍遥自在啊。

  ●这翻译!看罢头句,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奔过:「我于1918年出生在纽约郊区的一个名叫法洛克维的小镇子,靠海边。」还是看三联出版、吴程远翻译的版本吧。

  ●费曼先生具有天才的好奇心和天才的执行力

  ●千万别买王祖哲翻译的版本。看吐了。

  ●自传

  ●费曼段子居然能写这么逗 报警了

  ● 虽然看不懂,但是很有趣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一):2019.8.11《“别逗了,费曼先生!”》坑填上。

  费曼先生,一个拿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把自己的日子活成了兴趣主打的“玩儿”。从儿时摸索着修录音机玩,到学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到学打手鼓,到学画画……所有的事儿都从兴趣引申,不知不觉几就玩成了专业。他弄到了一本玛雅古籍的副本——左边是原文右边是注释的那种,费曼先生把右边挡上,把书当成解密游戏研究——最终发现右边的注释都是忽悠人的冠冕堂皇。 现在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没有真的投入身心去实践一把——或许这就是这次填坑的意义。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二):不解重重,惊诧来袭。

  两分给翻译,并不是还有两分的出色余地,而是为他翻译付出的时间感到惋惜。

  王祖哲版我一直读的磕磕绊绊,很多时候需要查一些词的意思,第七页就给了我一棍,“放挺”,我是没听过这个词。

  好多地方我要联系上下文想象原书要表达的情景与意思,这里懒得找例子,不想给自己增加痛苦感受。

  直到二十三页,又来这么一句:“我使出浑身解数,跟个王八蛋似的玩命……”不解重重,惊诧来袭。我还能说什么?

  明天,它会装在密不透风的快递包裹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出现在DZY的仓库里。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三):热爱之于生活:费曼的玩闹一生

  不得不说买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其鼎鼎大名还因为这个俏皮的封面。这个封面采用拼接的艺术不仅使得色彩俏丽,而且把费曼在此书中的几个爱好一一表现出来,十分漂亮。

  读到这本书时,我们很难不被费曼的聪明劲所折服。是呀,一个如此热爱科学热爱学习乐观积极的聪明孩子怎么能让人不喜欢呢。

  同时费曼还是一个喜欢找乐子的人。他从来不愿意使自己陷入枯燥的情绪中去,即使是在为军方工作时他仍然在玩儿:通过加密信和开各种锁具。生活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型玩具,科学更是这样。如果一个发现或者研究无法解释成在生活中就能实验的“玩具”供他去“玩儿”,那么费曼会理解不了这个东西。虽然我觉得其实是他根本不想了解一个不好玩儿不能玩儿的事儿。

  虽然费曼是个乐天派,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呀。当费曼走过女装店橱窗,看着艳丽的裙子想着亡妻穿上该多么好看时,他嚎啕大哭。

  同时,费曼的教育理念也是在此书中非常重要的。正如费曼本人一样,虽然他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但他深知学习绝不是单单在书本上完成的,还要在脑子里思考,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都是学生和老师应该努力去达到的而不仅仅是完成“期末考试”。

  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傻瓜,也不能把别人当成傻瓜。

  读完此书回到封面,我们不难回忆起费曼的诸多课外技能:修收音机、开锁、打鼓、画画......虽然这些只是费曼的爱好,但又有多少人能像费曼一样把自己的爱好头头是道地叙述出来呢?总之,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积极生活常常思考,把世界当成是你的“玩具”,享受这一切。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四):有趣的物理学家

  

《别逗了,费曼先生》是拉尔夫·莱顿和理查德·费曼七年打打闹闹的故事,每段故事有趣又疯狂,让人难以置信,费曼先生的一生充满了这样的乐趣。费曼先生的快乐来自于物理学,看完这本书,你也能感受到费曼的快乐。

在费曼先生十二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里面捣鼓一些小玩意(小创意),在大学的时候和朋友讨论把阿司匹林和可口可乐一起喝下去会不省人事,之后还以不同的顺序吃了阿司匹林和可口可乐,然后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也没有晕倒;把手伸进水槽里,加入汽油点火,因为手上有汗毛,所以被疼的哇哇叫,为了做这个实验,费曼先生手上的毛都被烧没了。

费曼先生在他的物理学中,经常出错儿,那是因为他以为某个理论实际上不是那么好,以为有许多复杂情况会毁了这个理论——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就是这么一种态度,尽管你蛮有把握什么事儿才是应该发生的。

在普林斯顿的研究生院里,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开玩笑——数学家只能证明那些不足挂齿的定理,因为每一个已经得到证明的定理都是不足挂齿的。费曼先生老是向数学家提出挑战:“我敢打赌,你连一个定理都说不出来——请用我能明白的措辞来说,你说的那些假定是什么,你说的定理是什么——而我却不能马上告诉你它是对的还是错的。”

费曼先生有探究的好奇心,他从经验中知道,真理总会出来。其他实验家会重复你的实验,会发现你是错还是对。自然现象,将同意或者不同意你的理论。另外,尽管你或许会得到昙花一现的名声和兴奋,如果你在这种或那种工作中不曾做到非常小心谨慎的话,你将得不到身为科学家的好声望。正是这种类型的正直,正是不把自己当傻瓜的审慎态度,才是那些野狐禅科学研究中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的东西。

《别逗了,费曼先生》用他幽默有趣生动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好玩的物理世界,顿时让我觉得原来物理那么好玩,这一切都源自于费曼先生本人性格,幽默风趣,如果你对物理抱有一丝好奇心,都可以让物理变得充满乐趣。

  《走近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五):《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有趣VS高智商,这才是真实的费曼先生!

  今天天气好热,最近在看《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这本书,我有了以下体会:内容太复杂,知识点太多,看不懂在说什么,就是这些啦! 开个玩笑,提起费曼,你会想到什么? 物理课本对他的定义,一个物理学家,学霸光环,然后呢?就这些。 或者你也许会认为他是一个整天沉迷于物理世界的书呆子,当然,如果你读了这本《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后,你会发现费曼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另一副面孔! 1、上补习班VS打杂,费曼小朋友的童年辛苦又美好! 你的周末:早上六点起床,吃完父母给你做的爱心早餐,背上你心爱的小书包,开启了你美好的周末生活,比如学你不爱学的英语单词,写你不爱写的书法,学你听不懂的奥数解析题。当然,这只是你充实的周六生活,周日同样也是这个亚子的,毕竟,谁又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让我们转一个镜头,来看看费曼同学的童年,他在清仓大甩卖那里入了几个旧收音机,然后开始了他的收音机修理师的生活,当然,这只是他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然后呢,你一定会认为,他在修收音机的时候,激发了他对物理的热爱,然后开启了他热爱的物理研究之旅。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你这个想法有点早,而且他是不会同意的,毕竟费曼还要忙着在他姑妈的旅馆干活,赚零花钱。没有办法,天才儿童的童年就是这么朴实无华而且快乐! 当然,在费曼在给他姑妈旅馆打工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他研发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如何快速切土豆,如何快速找到要接的电话,具体步骤在此省略。 2、生活中的脱口秀先生,物理界的天才! 说起物理学家,你除了会担心他的发型和婚姻状况以外,没有什么别的可担心的了,毕竟他说的物理知识,你也听不懂! 话说,我都怀疑物理课本的照片,是选图的人抽签决定的,毕竟你如果长成这样:

  即使不是物理天才,也不会缺对象。 费曼先生在物理学中专心严谨的态度,并不影响他在生活中寻找各种乐趣,比如“认真”回答别人的问题! 艾森哈特夫人:您的茶,是加奶油,还是柠檬汁? 费曼先生:两样都要,谢了啊! 艾森哈特夫人:呵呵呵呵,别逗了,费曼先生!(内心:我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说别人的茶里啥都加,真是服了!) 3、从片面到立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读完这本《走进费曼丛书:别逗了,费曼先生!》以后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丰富的童年生活,而不是一个有着丰富补习班的生活,另外费曼先生的经历改变了我对物理学家一本正经的印象,让我了解到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活得丰富有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