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举》读后感1000字

《科举》读后感1000字

《科举》是一本由[日] 宫崎市定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举》精选点评: ●通俗册子,中间取了不少笔记故事来填充 ●日本作家的语气和文风感觉还是挺喜欢的。 读完以后产生很多问题,科举到底是不公中的公平,还是公平中的不公?举行科举制度的这一千四百年来,人的价值又如何得以真正的评定?或者说,这些普通人的在

《《科举》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列表

古代科举雷人事
古代科举雷人事

日期:2015-06-14 20:55:22 点击:392 好评:0

古代科举雷人事 佚名 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 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 今天的高考虽然比较公平,但面对结果,仍会有考生不服气;古代,这种情况更不...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

日期:2015-06-14 20:33:53 点击:488 好评:0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唐代设制科选拔特长生 佚名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体艺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

探寻“贡员楼”,小议“科举制” ---到平和县山格镇白楼
探寻“贡员楼”,小议“科举制” ---到平和县山格镇白楼

日期:2017-02-21 19:47:14 点击:421 好评:0

探寻“贡员楼”,小议“科举制” ---到平和县山格镇白楼村“贡员楼”探寻 蔡汉以 2017-02-21 听友人说, 平和县山格镇白楼村有一座“贡员楼”。顿时,我游兴大发,立即约友人引路前往! 白楼村“贡员楼”,位于“平和县白楼越海希望小学”的操场内(即原白楼村小学...

洋眼里的科举考试
洋眼里的科举考试

日期:2019-02-09 06:19:22 点击:307 好评:7

一个在中国待过多年的法国外交官,有幸赶上了1901年云南的一次乡试,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能应该是最后一次了。这位对中国已经很了解的法国外交官,饶有兴致地观察了这场考试。 他发现,近万名云南各地的秀才,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赶到昆明,富家子弟乘轿子,再...

科举之我见
科举之我见

日期:2019-09-21 21:02:01 点击:271 好评:0

1905年9月2日,在华夏大地上延续了长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由清朝光绪皇帝诏告废止。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明万历年间,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之国,就是柏...

浅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
浅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

日期:2020-02-10 16:05:12 点击:277 好评:0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以看到中国政治文明丰富的内容和政治方面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趋向。 在隋唐之前,官吏选拔采用的都是察举制度,由他人推荐成为官员。隋唐在官吏的选拔上最显著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度,以考试定官员的取舍。 中国的科举制度...

下场最惨烈的状元,用鲜血划开科举制度的分水岭
下场最惨烈的状元,用鲜血划开科举制度的分水岭

日期:2020-03-07 03:47:24 点击:201 好评:3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孟郊 自隋朝大业元年推行科举制度以来,金榜题名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巅峰时刻。 大明洪武三十年,五月,南京城外一片肃杀。随着主事官员的一声令下,五匹健马扬蹄奋起,...

高考相当于科举中的哪个环节
高考相当于科举中的哪个环节

日期:2020-08-27 08:33:30 点击:72 好评:0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一定的可比性。两者都是非常公正的考试选拔制度,不管门第出身、阶级身份,考试面前一律平等。不过,科举制度是国家通过多层级考试选拔人才的复杂系统,而高考只是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中的一次考试而已。那么,若将现行...

科举史上最牛的一榜
科举史上最牛的一榜

日期:2020-09-01 09:51:42 点击:223 好评:3

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六十四岁的身患重病的范仲淹在前往颍州上任的路上与世长辞。一个为了天下挣扎于政治、风霜于边疆,奔走不息的人走完了自己光辉一生,一颗忧患不已的心终于可以安静了。与此同时,担任常州知州不久的王安石正在准备向仁宗上万言书,...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日期:2012-12-13 19:15:18 点击:995 好评:7

《穆斯林的葬礼》含着泪终于看完了!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在于词藻多么华丽,语言艺术多么丰富,而在于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这是一种共鸣! 这种从思想到内心世界达到的共鸣,才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智慧的结晶,让每一个读者无不泪流纵横。文章重点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