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粉红水仙》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粉红水仙》经典观后感集

2021-04-30 23:24: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粉红水仙》经典观后感集

  《粉红水仙》是一部由James Bidgood执导,Don Brooks / Bobby Kendall 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粉红水仙》精选点评:

  ●画面是相当了不得

  ●70年代的片子。画质差也就算了,灯光还那么暗,而且一直闪。一次软J

  ●导演达到了他的目的,美,迷幻。自此脑袋里有了cliche,再想起同性恋男孩的房间,也会是这样充斥着大量粉红和亮晶晶钻石的背景。

  ●画面也太好看了阿~

  ●喜歡夢境現實混淆的意識流 滿得要溢出屏幕的荷爾蒙和艷粉紅 納斯瑟斯般自愛自瀆 如果達利的螞蟻代表性慾 那手裡長出蝴蝶這幕感覺有所致敬 啊啊各種性暗示美到炸裂 有些鏡頭簡直大膽得難以置信(不過好像也70年代末了? 光看著漂亮男孩孤芳自賞都勝過看一部愛情片

  ●都蛮大

  ●那喀索斯,自戀,性幻想,暗示,象徵,色彩,隱喻。

  ●老于终于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这片大作!它显然是继承了肯尼斯安格的迷幻男色兜乱实验,只有嬉皮泛爱精神才滋养得出这么美丽/美好的色情片吧。。。此片意象的选择要有较强的设计感,比安格少了些即兴抒发色彩。最精彩的是,舞男戴着珠串狂扭,画面另一边是一只手在猛撸珠串拧成的棍子。

  ●比较飞 把我这直女愣是看弯了 很腐很骚很美 但是看到后期真的疯狂放肆跑神…可能因为刚刚变弯的缘故 感觉情感有些那么不足 不够

  ●ʕ•̫͡•ʕ*̫͡*ʕ•͓͡•ʔ-̫͡-ʕ•̫͡•ʔ*̫͡*ʔ-̫͡-ʔ,打卡。

  《粉红水仙》观后感(一):是narcissism还是narcissism

  弗洛伊德最早的精神分析理论上来说,喜欢同性,原因是把本该投注到他者身上的力比多过多地留在了自体,也就是广义上的narcissism(过多的对自己的爱)。不知道这部片子只是单纯在讲纳西索斯的故事,还是想一语双关呢,很好玩了hhhh。另外小哥哥们的肉体配这个粉嘟嘟的滤镜真是养眼,隐晦的处理方式和梦幻的调色也缓和了一下冲击力。各种隐喻还挺有意思。

  《粉红水仙》观后感(二):粉红梦,水仙情

纳西索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俊美的男子,有一天他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他对其爱慕不己、难以自拔,终于有一天他赴水求欢,溺水死亡。众神出于同情,让他死后化为水仙花。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也源于纳西索斯(narcissus)的希腊神话。

  1971年,一部匿名的地下电影问世,叫《Pink Narcissus 》,多年后才知道其导演叫詹姆斯·彼得古德。他早年离开了家乡,在纽约曼哈顿的一间小公寓里定居下来,他称之为“男人丛林”。他在变装秀中表演,在夜总会,也就是臭名昭著的club 82中担任男舞者。

  彼得古德毕业于帕森斯设计学院,职业是橱窗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和自由摄影师。从1963年到1967年,他的作品被刊登在一系列的体育杂志上,即《年轻体格》、《肌肉男孩》、《半神》和《肌肉少年》。他为carpezio鞋业公司制作了两部短片,为他们的模特拍广告。他以摄影模特的身份认识了罗伯特,给他取名鲍比·肯德尔,并在1964年至1969年拍摄了《粉红水仙》的大部分时间里和他住在一起。他最难过的是,这部电影在没有他亲手剪辑和做音效的情况下发行了,摧毁了故事板。他打算开始一个新的项目,该项目基于让·热内的戏剧《阳台》,但没有实现。彼得古德这辈子只有这一部作品。

  今天看《粉红水仙》这部地下电影,也会被其吸引。这部没有对白的默片布景非常华美鲜艳,思路也是天马星空,充斥着亚文化极致的坎普风味美感,体现出导演压抑许久、渴望释放的激情。

  影片仿佛一场幻梦,在一个美丽的花园房间里,男主角对镜自怜、搔首弄姿,并穿上了斗牛士的衣服,接着交叉剪辑,一面是斗牛场男主耍机车帅哥,一面竟是污浊不堪的男厕,男主和帅哥苟且偷欢。一番攻守后,激情退去,男主一把将机车帅哥推倒在肮脏的厕所地板上。帅哥把手伸向小便池流淌的水流中,像是无声的呐喊,他眼中闪现出泪光。

  影片没有故事性,只有场景的切换,男主和导演的爱人、朋友们不停换装、cosplay各种角色。在这个小圈子里,他们要尽情作妖,成为无冕皇后。

  在最后的场景中,暗示男主角已经是个老头了,他鲜嫩的青春早已失去,但他拒绝承认,只愿活在梦里。最后一个镜头,伊甸园已经结满蛛网,鲜花残败,成了一片荒芜。

  这部电影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比如垃圾电影教父《粉红色火烈鸟》导演约翰·沃特斯、法国艺术组合Pierre et Gilles等,特别是后者的水手造型作品,可以说直接偷师于彼得古德。

  《粉红水仙》观后感(三):我爱你,我的少年

  近两百年哲学史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意识。

  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来到地狱边缘炎热而荒凉的山丘上。他被安排推石上山,每次到了山顶,巨石自然滚落,西西弗斯不得不走回山底,重新把石头推上山,永远轮回。

  在久远的时间里,人们抱着同情之心谈论西西弗斯的神话,认为他在无意义中消磨着属于人类的尊严,麻木、弱小、无力反抗神威、无法摆脱命运。

  存在主义却说,让我们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当巨石再一次滚落山脚掀起无尽的尘土时,西西弗斯看也不看上一眼,迎着尘土走下山去。他赤裸的双脚踩在滚烫的地面,浑身铜铁一般的肌肉伤痕累累,西西弗斯走着,突然抬头在冥界的黄昏里望向云端,那里是众神的居所。

  加缪说,那一刻他赢了,赢过了宙斯,赢过了死神。他意识到了自己荒谬的命运,意识到了无意义、无价值的人生之后,依然选择走下山去迎接这种人生,身上带着全人类的悲壮与英雄主义。

  但是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不应有,也不能有意识的,那就是美。

  三位女神意识到自己的美,为了争夺它,人间拉开了旷日持久的特洛伊之战。

古希腊金苹果的故事:《帕里斯的审判》· 鲁本斯

  纳西索斯的父母砸碎了所有的镜子,只因先知预言:若想让这孩子长命百岁,就绝不能让他看见自己的样子。结果十六岁那年纳西索斯来到池塘边,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那酒神般的柔软的卷发、日神般光洁的脸颊,爱上了,拥抱幻影,却溺死水中。

  诸神感其情深,将他变成一束水仙。

《纳西索斯》· 卡拉瓦乔

  1971年在纽约地下浪潮之中出了这样一部让人惊叹的影片,片名就叫做《粉红水仙》。导演:无名、编剧:无名、摄影:无名。

  那是一部相当硬核的软情色同性恋电影,用8mm胶片拍摄,影调粗粝,色彩却美到出奇。全片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故事主线,只有一个带点异域风情的英俊少年在镜头前漫不经心地展示自己的身体。

就像那个林中精灵纳西索斯

  回到家,少年脱去外套,躺在丝绒床上慵懒地握着电话,望着墙上的镜子陷入了重重幻想。你也分不清哪些是虚,哪些是实。场景忽而来到西班牙斗牛场里,少年举着烫金的轻纱卖弄挑衅,而另一边,代替了公牛,却是一个穿着警服的男子开着摩托车五次三番冲撞过去。

  忽而,我们又随着少年充沛而生机勃勃的想象力来到阿拉伯淫乱的宫廷之上。少年横躺在众星捧月的宝座上,一个个囚徒被提审上来,当中脱光衣服,被抽打,被押送。那个囚徒也是他。一个异国男子如同宝物被奉上宫廷,浑身挂满珍珠项链,挺立的阳具在半透的丝绸之后若隐若现,疯狂地艳舞。

  就在情绪将要高潮的刹那,影调忽然沉寂,少年如同夏娃诞生以前的亚当,浑身赤裸躺在一片蛮荒初开的草丛之中。他的肌肉丰满而不累赘,眼神中没有淫秽、没有渴望,只有一种献祭般的圣洁。

  柳枝从树梢俯身亲吻他,他亦回吻,乌云降雨,大地开裂,将他缓慢地吞入其中,仿佛人神之交。

  因为没有署名,人们曾经误传《粉红水仙》是安迪·沃霍尔的手笔。直到许多年后当时拍摄的摄影集出版,一位名叫James Bidgood的男人才出现在人们视野里。

  离开家乡后,James Bidgood一人寄身在曼哈顿的小公寓里。他把纽约称作“愚蠢的男人”。

  夜里,他在那个臭名昭著的82号俱乐部里表演脱衣舞,白天则赴帕森斯学校学习设计。他给上流社会设计华服,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摄影师,时不时给诸如《肌肉男孩》、《半神》之类的杂志提供一些金光闪闪的“男色”作品。

  1965年到70年的五年间,James拍摄了《粉红水仙》,登时被当时的艺术圈奉为杰作。服装和舞台设计的背景为James铺平了道路,影片的美术和服饰均铺张艳丽之至,充满了唯美和激情,仿佛为桑塔格口中的“坎普”写下最极致的注脚,肉体崇拜与精神狂欢仿佛将创作者跟整个世界隔开。纳西索斯的特质在这里去到尽头,爱着自己,恋着自己,无需任何其他人便可以对着水中倒影达到无上快感。

  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模样。

  第一次遇见James时,年轻的Bobby Kendall刚刚离家出走来到纽约。他太年轻,没有自信,所以当James邀请他出演《粉红水仙》的时候,Bobby惊讶极了——他从不觉得自己美,也完全不能理解James Bidgood对他所抱有的那种热情。

  托马斯·曼写《死于威尼斯》,一个中年作曲家在威尼斯的海边看见了天神般俊美的少年塔奇奥,不要求占有,只为了多看他一眼而死。塔奇奥的美是一种幻象,是一种神话,是一种仿佛古希腊雕塑般的完美。

  雕塑是无法看见自己的,它只能看见别人在看自己。

  obby Kendall就像许许多多的缪斯那样为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灵感,但也跟画家弗朗西斯·培根身边的乔治·戴尔:

乔治·戴尔和培根的画

  还有诗人让·热内十八岁的男友吕西安一样,他们也是无知的象征。无知于美,他们只是站在那里,用野鹿一般的纯真目光望向他们垂垂老矣的情人,露出无知的微笑,奉献出自己无知的肉身。

吕西安出演让·热内的《情歌恋曲》

  就像印象派早逝的画家巴齐耶画中的那个午后,无忧无虑的少年们在湖边消磨时光。打闹着,挥霍着青春,挥霍着一切,并不知道死亡即将来临。

  就像意大利小镇上的青涩少年。不经意的触碰,不经意的眼神接触,不经意间骑着单车压过石板路。少年艾里奥美得不自知,爱得不自知,一如地中海沿岸的太阳疯狂绽放,桃子的香气肆虐着整个果园,就连吐在罗马水池里的酒气都充满了一去不复返的味道。

  最美的事物不及反应,一下子就消失。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引用、洗稿

  合作、约稿、勾搭请私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