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宇宙的孩子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宇宙的孩子读后感锦集

2021-06-09 00:00: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宇宙的孩子读后感锦集

  《宇宙的孩子》是一本由迈克尔·乔莱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无界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宇宙的孩子》读后感(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宇宙的孩子》

  写关于单纯的孩子“感受”故事都特别的能够打动人,永远会触动人类心底那根最敏感的情感神经,读到的《房间》是这样,《在喇咕吟唱的地方》也是这样,开篇就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感受他的处境,有些畸变的处境,然后通过孩子懵懂的叙述和视角,让你不自觉的就会和书中的孩子进行一个身份的置换,仿佛是自己置身于其中,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同身受。人之初,性本善,童真的纯洁无邪,充满了幻想而却无力改变些什么,也是对他所处的环境的最有力的和最无力的反抗。这本书中的开篇也是这样,几句话就深深的触动了我。

  从没有人向我们解释过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或者我们的父母到哪里去了。别人告诉我,我应该管这一个女人叫妈妈,因为这是我得到的指令。当孩子还没有能力分析思辨的时候,他的一切认知都是被灌输的。一个恶劣的环境很有可能将会毁了他的一生。

  所有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开始。不管这个开始是破碎的还是完善的。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要经历着什么,我们都要去发现些什么,去醒悟些什么,在这些经历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也许是孤独的,我们死死的在心中会发闷,人们都去哪儿了?那仿佛沙漠一般的如此孤单。“你和人群在一起的时候也一样孤单。”这也许就是一个个人在内醒的时候都会察觉到的一种感觉。

  作者的童年是在一个叫“锡南浓”的一个邪教的聚集地度过的。(“锡南浓”教内的儿童,都是教徒们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从父母身边被带离。这些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如何捍卫“锡南浓”,保护自己的精神领袖)。在这种非正常的环境下生长的孩子,人生中难免有很多的泯灭和缺失!用类似于孤儿状态的,甚至更加畸形的童年成长经历。难免会给作者留下后遗症。没有亲密依赖感,没有亲情感。

  也就是他所说的依恋障碍,作者的小时候孤儿的体验,他我一直对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表现是:表现的反复无常,令人困惑,充满戏剧性。

  这种障碍在心理上的表现为两种极端的困惑:既害怕亲密的关系。又像着了魔似的需要亲密关系所提供的慰藉。他就像一枚乒乓球,永远往来于两者之间。在自己的终生中都会陪伴着一种不知所措的奇怪的感觉。没有归宿感,也没有寻根感,也很难体会到亲情感。对这一切既渴望又恐惧,让自己的人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也许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的去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是我们的人生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迈克尔乔莱特的,从正常的世俗的观点来看,要比他的完善一些,没有他的那么破碎,他可能需要用一生来不断寻找一个完整的自己。中学时代他成了一个长跑运动员。仿佛他觉得自己可以一直跑下去,永远不停,其实这也是一种超越一种莫名的缚束的超越,他尝试着看自己能把自己逼到什么样的程度,一次次接近极限的训练当中,他仿佛看到了爸爸和他哥哥的脸。他在内心里想到。我。不会。成为。他们。

  对音乐的喜欢和热爱。老婆让他找到了一个心灵的庇护之所。音乐成为保护他的盾牌。无论他会去哪里,音乐都包围着他们。进入大学后,他接触到更多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自己。

  他开始逐步的系统的接触了心理学,最开始学习初级心理学课, 然后是社会心理学,然后是上瘾心理学, 然后是精神控制心理学。

  这这也是他开始逐步的认识自己,并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对我的认知和救赎也是要终其一生的。

  迈克尔取得的成绩也是斐然的,他有自己的摇滚乐团-毒害漫延合唱团,这个名字来自于唐德里罗的作品《白噪音》。他的音乐也被好莱坞的好多电影以及剧作所采用。较有名的例如:《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吸血鬼日记3》《所有明亮的地方》《实习医生格雷》等。《Changing》《The fifth day》都是旋律特别优美的单曲。

  我要用书中比较励志的一句话:人生没有一个轻松的开始经历,过多少泡水就需要多少勇气去寻找完整的自己。让我们所有人一同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宇宙的孩子》读后感(二):余生的第一天,痛苦变得有用

  文/ 桂桂

  《宇宙的孩子》终于上市了,分享一点幕后故事。

  《宇宙的孩子》实拍图

  这本书原名“Hollywood Park”,最初考虑的中文译名是《带我去好莱坞公园》。一是因为“好莱坞公园”这个元素最适合这本书,它除了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更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与父亲享受亲子之乐的疗愈所,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意象表达。其次,书名中刻意避免主语的出现,是因为救赎他的不仅仅是父亲的爱,也有音乐和自我认知的觉醒,传递出向阳而生的状态。

  但考虑到国内读者对“好莱坞”的印象大多还是电影,遂又推翻,几经斟酌,定下目前的书名——《宇宙的孩子》。此名源自文中的一句话: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宇宙的孩子”。他自己是,他哥哥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

  我们都有痛苦的过去,有些可以化解,有些则不能,而那些痛苦是由谁、由何而起,相比纠结于对错方,从痛苦中找到人生的方向才是获得自由的良方。

  《宇宙的孩子》实拍图

  虽然书中的父亲是个“废物”,但他却是作者的精神支柱,他从他的陪伴和鼓励中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他一度看轻父亲,却最终理解他,一直深爱着他。

  于是,选择用灯塔来作为内封主图。选用蓝色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蓝色:外公和哥哥眼睛的颜色、作者喜欢的蓝色衬衫、蓝色丝带、作者女友出轨了一个穿蓝色法兰绒的男人,以及他在提到哥哥时又用了一句话:光又回到他蓝色的眼睛里。

  《宇宙的孩子》内封

  虽然这是一篇关于图书的分享,但同样建议读者可以连同同名专辑“Hollywood Park”一起欣赏。这张专辑做得极用心,曲目与书的故事发展是一致的。

  《宇宙的孩子》实拍图

  "Hollywood Park" 专辑部分曲目截图

  最后,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们带来些许精神鼓励——

  我们都是宇宙的孩子,孤单、孤独、痛苦、自由,都是我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并可以解决的“问题”。

  《宇宙的孩子》实拍图

  《宇宙的孩子》读后感(三):他依然是乔莱特家的男人,但他却打破了家族命运的魔咒

  与乔莱特家的人相比,痛苦的旁观者显得越发丑陋。我们的歧视,我们的固守成见,在乔莱特们遭遇困境时,仿佛都是在向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们是摆脱不了命运吗?不,他们是摆脱不了我们的“不认同”。认同与不认同之间的平衡,就是人类迈向和谐与宽容的第一步。

  文/

  迈克尔·乔莱特的《宇宙的孩子》,是为数不多的,我只读了几页,便在眼里噙满泪水的自传作品。乔莱特的文字真是好,举重若轻,细腻温柔,就像汩汩流动的清泉,每个字都拍打读者的灵魂。

  没人能想到,在本书的开头,乔莱特能把“逃离”的场景写得那么美。夜色里,妈妈带着乔莱特与哥哥托尼,从邪教锡南浓的营地逃出来。姥姥和姥爷坐在外面的车里,等着他们。

  在锡南浓,父母与孩子被迫分离,但他们一直被洗脑:“所有住在锡南浓的人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一个相亲相爱、热爱世界的族群,我们最爱的就是我们的小宝宝。”

  年幼的乔莱特当然无法理解大人的逃跑行为,也很难预料,回归正常社会以后,他们一家人几乎一生都被自己和他人“放逐”,在“逃离”的人生状态里沉浮。

  乔莱特以一种童真的视角写出了对“人间地狱”锡南浓的依恋。他说妈妈像一只巨大的鸟扇动翅膀,“我们起飞了,我们飞过学校、操场、院子、田野、楼群,我们飞越了整个锡南浓基地,我们曾在这里做游戏、吃饭、唱歌、睡觉。”小男孩留恋的是这片土地吗?不,他表达的是一种无助的情感依赖,表达的是对孤独的反抗。尽管幼小,他却已经有了这种觉悟。回看乔莱特的人生,他的前半生几乎都在与孤独打仗,屡败屡战,异常悲壮,但又让人觉得了不起。这大概就是这本自传给我们的启迪。

  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

  在走进乔莱特家族世界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迈克尔·乔莱特的身世。

  如今的乔莱特,身上已经被贴满了成功的标签。实力强劲的田径运动员、斯坦福的高材生、音乐记者、成功的摇滚音乐家、畅销书作家等等,这些都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但通过本书,乔莱特真正想让读者了解的,或者说能引发读者认真思考的是,并非是今天的华丽外表。他想说的是,那个在恶劣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问题少年,是如何从情感的深渊里爬出来,走到了今天。令我们动容的绝对不是成功的光鲜,而是人类伟大的求生欲和对人生永不放弃的爱恋。

  人在出生时至少有三件事,无法选择。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谁将成为你的父母?你的性别是什么?这种缺憾,被聪明的人类诠释成了美。于是,婴儿的降临,是天赐之美,孩子的性别,是上帝之选。生小孩,就是有来爱的。谁反驳这个观点,谁就是反人类。

  偏偏人类的行为太复杂了,构建出来的社会里又充满诱惑。乔莱特的父母,是在一个叫“锡南浓”的邪教组织里认识的。这个组织由美国人查尔斯·戴德里奇创建于1958年。戴德里奇,4岁丧父,母亲几年后也去世了。他几乎是做为孤儿长大的。成年后,他两次离异,穷困潦倒,还酗酒。

  “锡南浓”本来是一个戒酒组织,后来有些想戒毒的人也加入进来。创建之初,还享受政府补贴。但随着教徒增多,戴德里奇的贪欲涌上心头。他要求教徒将私人财产收归公有,要求将孩子与教徒父母分开集中养育,教育他们以“保护精神领袖为已任”。最后让教徒离婚,在组织内重新分配配偶。一个本意想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组织,一步步地被戴德里奇管成了“人间地狱”。在本书中,乔莱特称戴德里奇为老人查克。

  乔莱特就是六个月大时,跟哥哥托尼一起被集中养育的。他从来没有跟父母一起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从小对“家”的概念就是模糊不清的。在锡南浓的生活,确切地说,就是活在另一种形式的孤儿院里。

  乔莱特的妈妈家是荷兰移民,姥姥是护士,姥爷是矿工。妈妈曾经是热血、有理想的青年,加入“锡南浓”,是为了帮助那些“上瘾”的人。但在锡南浓的那些日子,与她的想象完全不同。她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爸爸恰好是那种需要妈妈帮助的人。爸爸是私生子,不知自己的父亲是何人。他吸毒、打架,还在墨西哥坐过牢。总之,在普通人眼中,他是个“问题”很多的人。幸好,爸爸的继父与兄弟待他不错。爸爸最喜欢说的便是,乔莱特家的男人没那么容易被打败。

  可惜,爸爸与妈妈在锡南浓时,就离婚了。妈妈常常抱怨爸爸抛妻弃子,不负责任。

  我们都是好人,我们过得都不怎么好

  这本乔莱特的自传,之所以值得读,是因为明明是个可以诟病的原生家庭,但在乔莱特笔下,我们却看到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努力地与命运抗争,努力地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每个弱小的躯体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这也正是暗含在本书里的赋予人的力量。

  乔莱特的妈妈是那么的神经质,甚至在两个儿子面前以不实的事实拼命诋毁前夫。她几次都选不好未来的丈夫,那些男人去了又来,但她从未表达过要放弃两个儿子。纵然多年以后,乔莱特意识到妈妈始终想用亲情绑架他,或者那是妈妈一种反抗孤独的方式。但他依然认为他从小发下照顾母亲一生的誓言,他要履行。在妈妈的晚年,他成为了这个抑郁症患者的监护人。

  爸爸在乔莱特的成长日常中是缺位的。倘若想要研究在青少年成长期间因此而选成的问题,乔莱特是典型的范本。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内心的傍徨,如何摆脱自己的懦弱,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他在成长期间最大的困扰。他甚至担心,“上瘾”会是家庭性的遗传病。我们在乔莱特的文字里,可以听到一个少年惴惴不安的心跳,他不知道家在哪里,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尽管爸爸有很多个人问题,但他也有很多优点。他的继母邦妮说,我们不富裕,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拖欠过你们哥俩的抚养费,一天都没晚过。只要到了那天,你们妈妈就会准时收到支票。这种责任感,在现代人当中是非常稀有而且珍贵的。

  乔莱特大学时拿了长跑的奖杯,父亲非常开心。乔莱特在书中写道:我爱这个我不愿意成为的男人,我觉得自己被他的选择困住了,我要么放弃他,要么放弃自己的未来。”倘若你愿意为了你不想成为的那个人而努力,这一定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亲缘关系在作祟。

  事实上,乔莱特的人生问题不仅来自于原生家庭的禁锢。致命的问题是,在回归正常社会以后,他发现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个来自“邪教”的孩子。他学会了戴着两张面具生活,学会了在别人面前永远不再坦诚自己的心事。然而,哥哥托尼却没有乔莱特的智慧,他走上了爸爸的老路,酗酒、嗑药、坐牢。乔莱特越发觉得社会上的歧视不仅是针对黑人或是犹太人的,像他这样的“白人垃圾”永远也无法得到身份认同。他几乎要自暴自弃了。这时,爸爸与继母再次站了出来,继母出去工作,爸爸在家里照顾乔莱特,直到他考上斯坦福大学。

  乔莱特家人都是有爱的。但由于原生家庭的问题,他们都曾陷入了孤独。乔莱特说,上瘾是孤独的疗愈之术。如此看来,我们反复探讨的戒瘾,难道说的不是如何戒掉孤独?在锡南浓长大的孩子,都有依恋障碍,害怕与人发生亲密关系。乔莱特经历了好多次,才恋爱成功。这本书里,最让人感同深受的地方,就是我们看到孤独的个体在向原生家庭呼喊,“我不想成为你们”,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越来越像自己的家人。所以,原生家庭的问题不应该归结于某个个体,我们要从时代与社会中寻求答案。

  虽然本书由乔莱特主笔,但讲述的却是乔莱特家族两代人之间又颓又燃的故事。他们都是打不败的“宇宙之子”。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同样令人心碎。乔莱特家的故事,让我们看清了人类的“痛点”。与乔莱特家的人相比,痛苦的旁观者显得越发丑陋。我们的歧视,我们的固守成见,在乔莱特们遭遇困境时,仿佛都是在向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们是摆脱不了命运吗?不,他们是摆脱不了我们的“不认同”。认同与不认同之间的平衡,就是人类迈向和谐与宽容的第一步。

  即便乔莱特成不了摇滚乐队主唱,也会成为一名一流作家,这一点,在你读完这本书后,就会毫无怀疑。然而,真正令我们欣慰仍是:他依然是乔莱特家的男人,但他却打破了家族命运的魔咒。

  附: 《宇宙的孩子》里提到的书

  谢绝转载

  《宇宙的孩子》读后感(四):我们能够疗愈原生家庭造成的依恋障碍吗?

  讨论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绕不开一个词“依恋障碍”。所谓依恋障碍指的是“个体难以形成爱、持久和亲密关系的一种症状”。如果小时候经历过类似被抛弃或者情绪总是得不到完善照顾的成长经历,这种原生家庭的成长模式就会极易造成孩子患上依恋障碍。典型的特征是,害怕被抛弃的恐惧让我们觉得自己与外界分离,导致我们必须学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在此独自生活。“有些人会选择愤怒,在面对成年人的时候变得阴沉和封闭。其他人会变得极其外向,面对成年人时,我们无法分清自己应该信任谁、不能信任谁。”

  我们疯狂地因为想要被爱的需求去寻找爱,又因为恐惧而毁掉关系。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破碎的一生,才能成为一个拥有稳定情绪、敢于爱与被爱的正常人呢?

  2020年一本讲述摇滚乐手迈克尔·乔莱特的回忆录《宇宙的孩子》横扫各大读书榜单。它甚至超过了马修·麦康纳的自传《绿灯》,获得Goodreads(国外版豆瓣)年度十佳非虚构图书奖项,并且获得亚马逊2020年度最佳图书奖。 迈克尔·乔莱特的童年被贫困、精神虐待、犯罪、酒精和瘾君子所包围。整个故事在迈克尔孩童时的视角中展开,直到他成为今天的自己,一个被泰勒·斯威夫特喜爱的独立摇滚乐手,一个斯坦福的学霸,一个更好的丈夫和父亲。

  伴随着迈克尔的成长,接受的心理治疗等剖析,我们仿佛也在慢慢治愈自己。与其说我们与原生家庭和解了,不如说是我们学会了与自我和解。

  【美】迈克尔·乔莱特 著,苏伊瑶 译,定价:59元,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5月

  一、我是破碎的,我不配得到任何好东西

  1979年, 5岁的迈克尔和他7岁的哥哥托尼,从小生活在一个被称为“锡南浓”的组织基地,这里基地初衷是酗酒者和瘾君子的治疗基地,但慢慢一切变味了。所有人要剃光头,所有的夫妻必须离婚,寻找新的伴侣,所有孩子出生后,必须从父母身边被带离,转而由其他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代替抚养。在锡南浓以外的世界里,孩子们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父母会照顾他们。父母与孩子会组建一个称为“家庭”的东西,而这正是迈克尔所希望的。

  一天晚上,迈克尔的妈妈开车带着两个孩子偷偷离开了基地。

  迈克尔开始被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时刻处于愤怒的哥哥、不可预测的妈妈的“男朋友们”所不断折磨。迈克尔知道他的妈妈被称为一个辛苦的单亲妈妈,他模糊的知道妈妈在为自己付出。“我是属于她的那个特殊的聪明男孩;我会照顾她,确保她不会孤独;我的职责是长大后成为一个特别的人,然后向全世界宣扬她为我做出的那些牺牲。”

  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迈克尔会犹豫,因为他从人生的第一天学到的真理就是,“爱你的人会离开。我是一个破碎的人,我不应该得到任何好东西。”

  电影《玻璃城堡》剧照

  如果他选择父亲呢?

  这个糟糕的父亲,他是“一个囚犯,一个酒鬼,一个海盗,一个独自坐在阴暗囚牢里暗自后悔的傻瓜,和一个拥有强壮肩膀、在晴天的海浪里上下起伏的男人――仿佛生命永无止境。”迈克尔的父亲曾经入狱,出狱后的他直接来到了好莱坞公园的赛马场,他想在户外的阳光下自由生活一天。

  除去父亲所有的loser行为与不堪,在好莱坞公园里,在与父亲一起看赛马的时候,迈克尔被真正的当作孩子对待,也获得了一丝家庭的爱。

  迈克尔、托尼与父亲的合照

  父亲会对他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儿子。你可以去做我从未做过的事。你知道,我从来都不想进监狱的。那里只有黑暗,你很孤单,你可以拿它夸夸其谈,但其实你只是个充满恐惧的傻蛋小子。我多希望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有人能告诉我这一切。”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迈克尔说:“很多年来,我都在因为他所拥有的不多而评判他:他的缺点和做过的错事,他有限的能力,我向自己发誓永远不要变得像他一样,我记下了所有我不想成为的他的样子。但是有些东西变了。我对他的怨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单纯的理解。我不希望他成为我朋友们的父亲,他们有学历,履历干净,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我知道,或者说我十分确信,这个有缺陷的、愤怒的、幽默的、智慧又充满爱的男人是站在我这边的,无论我去哪里或做什么事情。”

  二、我像一个逃脱了的囚犯,逃到斯坦福大学

  高中生活里迈克尔的高光时刻是在田径赛场上,当比赛十分焦灼的时候,他会告诫自己快跑,不然将要面对的是“你永远不会离开。你没有未来。”在难过的日子里,音乐就是他生命中的泡泡,是保护他的盾牌。弹唱得好不是重点,重点是音乐让他觉得自己属于某个地方,音乐的声音让他感知和确信自己在生活中的价值。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迈克尔的父亲正在车库忙活。斯坦福提供的奖学金解决了迈克尔的学费和住宿费等,父亲和他抱头痛哭。

  在沾满油污的破布、团成一团的一次性抹布,和他的红色手艺人牌工具箱中整洁的抽屉之间,迈克尔和他的父亲想着同一件事情。“我们还活着,你和我。”生活并没有把他们打倒。

  斯坦福大学

  进入大学,每天迈克尔要进行至少12公里的跑步训练,为了治疗关节炎,他每天要吃

  1800mg的布洛芬,相对应的,他成为了全国一万米赛跑中第三快的运动员。一切都很好,直到他的膝盖严重受伤,他的跑步事业结束了。

  与此同时,他的妈妈加入了一个治疗抑郁症的机构,在接受家庭咨询的时候,迈克尔第一次听到了“情绪虐待”这个词,他第一次意识到了来自原生家庭伤害。第一次意识到,妈妈给与他的忽视与极端控制的矛盾的爱……

  他在给妈妈的信中写到: “亲爱的妈妈, 我没法再和你说话了…… 我需要空间来过我自己的生活。有太多让我愤怒的事情了, 多到列举不完…… 不要联系我。”

  他绝望地想寻找答案,他学习了一系列的初级心理学课, 然后是社会心理学,然后是上瘾心理学, 然后是精神控制心理学。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依恋障碍这个词,他开始明白自己从小将孤独感与耻辱感过早的画上了等号,他没有错。

  但是怎么做才能得到疗愈呢?他不知道答案。

  我们对于所有成年时代亲密关系的恐惧,都源自于那个被放大的儿时的抛弃感。这一切造成我们在亲密关系方面的依恋障碍。很明显,迈克尔属于是恐惧/混乱型的。

  依恋的双维度图

  他毕业了,工作了,他交了两任女朋友都叫做娜奥米。当一段恋情过于顺利的时候,他就会想要逃避和离开。“只不过, 这不是在一个出双入对的世界里作为一个单身成年男人的恐惧。 这是一个被丢下的孩子的恐惧。”

  在断断续续的爱情经历中,迈克尔得到了自由撰稿人的工作,为《滤镜》杂志撰写乐队演出相关的评论稿。他后来甚至采访了摇滚传奇大卫·鲍伊和罗伯特·史密斯。

  摇滚传奇大卫·鲍伊

  罗伯特·史密斯说:“为什么要正常? 毁掉你自己, 然后在余烬中舞蹈。 拥抱情绪的宣泄,利用它。”这句话给了迈克尔音乐创作的力量。

  三、余生的第一天,让痛苦变得有用

  迈克尔创建了一只名字很奇怪的乐队,叫做 “空中毒雾事件”。这个名字来自唐 · 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 中的一部分。 小说的主人公杰克 · 格拉迪尼很害怕自己会死, 因为他接触了一片巨大的毒雾, 媒体给这片毒雾起了一个奥威尔式的名字――空中毒雾事件。 这片毒雾让他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和短暂, 而他必须在自己能力还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好它。

  空中毒雾事件乐队,迈克尔(左二)

  一开始的场地只有五六个人,直到有一天在这种认真而荒唐的沉迷于乐队演出后的日子里,他们的一场演出票售罄了。乐队似乎步上了正轨,但迈克尔的哥哥却成了瘾君子甚至想要从楼上一跃而下,最终被送到了治疗机构。

  迈克尔的感情和女友安柏的关系分分合合,一天夜晚当他看到安柏和另一个男人在见面时候的场面时,他写下了《Sometime Around Midnight》这首歌曲。泰勒·斯威夫特曾经两次推荐了这首歌。甚至,一家大型电台开始有规律地播放这首歌了, 它被夹在已经声名大噪的白色条纹乐队、 涅槃乐队和红辣椒乐队的歌中间。

  他们开始为一系列经典电影和美剧做插曲配乐,如奥斯卡获奖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美剧《吸血鬼日记》《无耻之徒》和《实习医生格蕾》等。

  每场演出都是对某些东西的一次庆祝。 迈克尔想也许我们在庆祝一件非常基本的事: 我们活下来了的这个事实。

  终于他决定要准备去爱,想要被爱,他开始接受长达几年的心理治疗,米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迈克尔的母亲可能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或与其密切相关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也可能二者皆有。“自恋者的孩子会明白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们自恋型人格的父母来说根本不重要。 他会永远带着一种必须埋藏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和他自己的感觉, 他需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来讨好自恋者, 获得他渴望的那种遥不可及的爱和赞许。 简单来说, 他根本不了解自己, 因为他的一生都花在填补那位自恋型人格父母的幻想世界上。”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家长通常会以严格的外观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希望他们看起来可爱, 并严重排斥任何外表上的瑕疵, 因为他们相信这些瑕疵会让自己看起来不光彩。”当迈克尔重新去看小时候的照片的时候,才清楚的看到自己并不是胖小孩,而是一个健康成长的普通男孩。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永远不会被看见,不会被听见。很长时间之后,迈克尔渐渐原谅了家庭,与自己达成了和解,接受了这个“糟糕”的、不成熟的母亲,却又是竭尽全力将他带出“锡南浓”基地的勇敢的女人。

  亲密关系的正向反馈模式

  如何建立正向的亲密关系模式?

  1. 归因:原生家庭纵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包含“命”的不可改变部分,但仍然也包含“运”,而后者正是我们在后天的环境中,可以尝试去努力改善的。无论是选择一刀两断的逃离原生环境,还是努力保持和解,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

  2. 自我认知和接纳。原生家庭的伤痛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烙印,会给我们的孤独感天然带来“羞耻感”,但是无论如何,“承认自己的家长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并不容易,因为你体内永远都存有那位家长的某些痕迹。所以你意识中的某个自我也永远会觉得自己做了这件事。你会觉得自己是有污点的、被诅咒的,注定要作为一个有着根本缺陷的东西行走在这个世界上。这不是真的,你只是感觉这是真的。”我们要接纳自己和原生环境的剥离。

  3. 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寻找人生的兴趣所在。迈克尔很幸运,他找到了自己喜爱的音乐事业,虽然跌跌撞撞到如今,但他从田径运动员到斯坦福学生再到摇滚音乐制作人,他成功了。

  4. 情绪的洞察与管理是觉醒的基础,不要不好意思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在这之后,有效的沟通模式的建立则是进阶的重要步骤。

  迈克尔最后和莉兹特走到了一起。在他向她倾诉那些自己的秘密,自己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以及生活中所有痛苦的时候,她静静地说:“是的,我理解”。

  迈克尔说:“在我的人生中, 我第一次没有离开, 而是留在了她的身边”。这一切对他来说充满了魔力,就这样简单地他成为一个妻子的丈夫, 一个儿子的父亲。

  正如迈克尔所言:“人生没有一个轻松的开始,经历过多少破碎,就需要多少勇气去寻找完整的自己。”

  也希望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够将痛苦变得有用,在生命中寻找到完整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