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丁真的自然笔记》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丁真的自然笔记》的影评大全

2021-07-13 08:01: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丁真的自然笔记》的影评大全

  《丁真的自然笔记》是一部由丁真珍珠执导,纪录片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丁真的自然笔记》影评(一):迁徙----生命终将找到出路

  没想到《丁真的自然笔记》系列纪录片是以一场暴风雪开始。

  我以为会以然日卡渐渐绿的草地拉开大自然的幕布。和谐、宁静、抚慰人心,勾勒出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藏地春景。

  然而,第一集的镜头瞄准了高原生活的苦寒---以牧民的“迁徙”唱响对大自然的敬畏。

  村里的青壮,赶上各家的牦牛,带好在牧场歇息的家当,绑上黑帐篷,跨上小马,牵好小狗,像他们的祖先千百年前那样,从山谷的冬季牧场迁往山顶的夏季牧场。

  Gihihi,口哨声,呼朋唤友声,呵斥小马声,此起彼伏。要靠多人合力才能搬动的柴火,风雪中奔驰的骏马和横冲直撞的牦牛,这一切都发生在这片迥异于柔软平原的大地上。

  冷冽与澎湃交织,晃动的镜头,快速切换的视角,伴着haya壮丽的鼓点,我们与激烈、紧张的大自然迎头撞上。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蓬勃生命力喷泻而出。

  恶劣的天气,险峻的地势,这里不是都市丽人心中的田园牧歌,但是对于自然来说,每一种天气都是好天气,对于牧民们来说,这就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觉得辛苦吗?可能并不一定。就像丁真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觉得自己在过去和未来都很幸运”,直面大自然给出的挑战,是康巴汉子们的答案。

  片子的最后一幕,让我们隐约看到牧民们的未来,在不远的将来,退牧还草,可能会让游牧的历史停留在这一代。或许有一天,丁真的兄弟们会纷纷卖掉牦牛,与传承了数千年的游牧传统告别。

  就像人类的祖先从大海走出,又将非洲大陆抛在身后,丁真的祖先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中迁徙,而在丁真这一代,将完成从高原迁往城市的历史进程。

  每一次迁徙都意味着裂变、新生,从海洋中孕育出了生命,从部落中走出了文明。生命就是在不断迁徙中寻找着出路。

  第一集的前半部分值得反复刷,haya的配乐提升了整个短片的质感。唯一的一点遗憾就是时长问题,迁徙过程中还能找到很多细节深入刻画。作为“网红”丁真的第一部个人作品,要在“粉丝向”和“人文性”之间兼顾是蛮难的,更难的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制作一部纪录片性质的作品。不管怎样,通过喜欢丁真,让平原人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民族上,不止是壮阔风景,更愿意去了解风土人情,这就是丁真走红的最大意义。感谢这个时代,能让丁真带着他的民族向我们走来!

  《丁真的自然笔记》影评(二):他是站在我来处的少年——《丁真的自然笔记》第一集《迁徙》

  短片记录了然日卡传统的牧民生活之《迁徙》。夏天,牧人把牦牛从河谷的冬季牧场,迁移到山顶的夏季牧场。等到冬季大雪来临之际,他们又得把牦牛赶回山下温暖的冬季牧场。

  看了两遍,不知道为什么哭了。又难过,又开心,甚至,幸福。

  是“审美”的哭。 雪山峻拔不语,暮春四月草原依然萧瑟苍黄,迁徙的牦牛群轰然而来。马踏飞尘,少年们大吼Gihihi。声音穿透云霄,雄鹰盘旋高飞,搏击长空。突降的大雪如神来之笔,轻点族人们的头发眉梢。高原自有高原的江湖,何等快意逍遥。 也许我是为这大美圣地而哭。

  是“心疼”的哭。 过去牧民(丁真那时候几岁呢?)住帐篷,居无定所,忍受颠沛流离,和狼熊周旋,和风雪争斗。如今政府帮助他们盖起了房子,生活比过去好了很多,可天气恶劣环境艰苦,他们依然面临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丁真是怎么度过他的童年的呢?小小的肩膀是怎么撑起繁重的家务呢?又是怎样度过漫长的放牧时光呢……这些问题不是没人问过他,只是他都笑而不语,或者回答:小时候的事情,不记得了。我们还听到,他略略羞涩笑笑说:过去和现在,我都是幸运的。 也许我是为少年的身在苦中不觉苦而哭。

  是“感动”的哭。 天地苍茫辽阔,强大而神秘的大自然赠与他们神山湖泊草原,也赠与他们肩头的雨露风雪。少年和族人们在风雪中协助劳作,在短暂的夏季纵情玩乐。在有星星的夜晚,泡着温泉唱起情歌,锅庄跳到天明。也一起做中二的头发,穿酷炫的衣服,刷时下流行的抖音。漫长的时间让他们相互守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既独立自在又相互依靠。 也许我是为他们的亲密友爱乐观而哭。

  关于藏地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都看过一些。远方的神秘并没有因为了解越多消释越多。藏地对于我,依然陌生、遥远、难以意会。这一次因为丁真,改变悄然发生了。通过丁真,我看到了丁真的世界,那是一个真实的、有趣的、可以到达并且宽容友爱的世界。我认识了他的每一个同事,认识了下则通大部分村民,熟知他家乡河流山川的名字和方位、知晓马儿牛儿小狗的名字,甚至性情。诗和远方有了具象:少年是诗,他的家乡,是远方。远方不再遥远,我们可以参与其中,沉浸式体验。这个少年和他的家乡,改变了一方藏地的旅行方式。

  “也许你们喜欢我,是想找到自己内心的丁真”。是的,他是站在我来处的少年,是我遗失又重逢的少年。我在风的这头遇见了他,遇见了那个曾经年少的自己。

  你好,丁真。 你好,我自己。

  《丁真的自然笔记》影评(三):丁真又一文旅宣传片开播,够美、够野、够真,就是内容不够

  去年冬天,丁真因为一张野性而纯真的笑脸在抖音意外走红,并收获了一批数量庞大的粉丝,为家乡带来前所未有的热度和高话题度,并且直接转化为家乡旅游流量,使得丁真本人成为家乡理塘的旅游宣传大使和四川文旅宣传推广大使。

  从开设各种自媒体账号,为家乡拍摄宣传片,到参加各种晚会活动,发布单曲等等,持续的曝光让丁真收获了更多喜欢他的人,但随之而来的,无论是丁真本人还是他的团队,都受到部分网友对其处于素人和明星之间的摇摆定位表示质疑。若要消除质疑,势必要公开背后团队操作的细节和前景目标的设定,因此可能是无解的。

  由丁真和人民文旅共同创作的文旅环保类系列短片《丁真的自然笔记》正式开播,共有八期,每周一期,让观众得以跟着丁真走遍理塘、德格、西藏林芝……通过丁真的视角以及不同场景的变换,感受到藏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短片一经上线,荣登多次热搜榜单,仅“丁真的自然笔记”这一话题的阅读量就超四亿次,讨论量更是近十万,这还只是播出了第一期。

  第一期《迁徙》,先从丁真和摄影师尹超的见面开始,从拍摄于理塘的牦牛毛黑帐篷的照片引出,摄影师尹超想要通过照片记录传统的牧民生活,丁真为了帮尹超实现拍摄愿望,在家乡然日卡准备了一次传统迁徙,故事正式开始。

  迁徙意味着族人们要收拾好全部家当,把牦牛从河谷的冬季牧场赶去山顶水草好的夏季牧场,等到秋冬时节大雪来临之前才返回温暖的河谷牧场。

  丁真带领族人们重现了夏季牧场的迁徙。观众们得以看到族人们重新抓住牦牛、赶马、搭建帐篷的场景。摄像师尹超用专业设备记录下这一迁徙的过程,对它的评价是“神话”。

  到了迁徙地,我们还看到了骑在马背上的赛马游戏,对于丁真和他的族人们来说,这才是最快乐的时光。当尹超在说出“家乡”两个字的时候,丁真马上接了两个字:理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短片临近尾声达到了升华,点到了摄影、迁徙、时间的关系:整个人类的历史,同样是时间长河中的迁徙,摄影为牧场的迁徙、为时间的迁徙留档,定格下宝贵的痕迹。

  播出后观众还发现在第一期短片的最后鸣谢了每一匹小马。人民文旅为其举行几届的线上文案大赛,吸引了更多观众了解这部短片,了解丁真,了解藏地生活。

  大部分网友对这部短片的评价是够美、够野、够真,可以看到藏地的独特风光,以及丁真和他的族人们率真、野性的一面。

  但也有一些人觉得时长过于短暂,不够叙述完整内容和过程,缺乏细节性的叙事语言,这与创作者本身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肯定是不相符的。

  若说这部短片只是把观众带到藏地,领略一些藏地独有的自然风景,而对自然的牧民生活、人来人往的互动细节只是大致的呈现,当然是无功无过,但观众看不到与其他拍摄藏地生活的短片相比有特别出新的地方,也就无法打动观众持续对这一系列短片表达喜爱和亲身向其他人推荐。

  第一期算是初步奠定了系列短片的总体基调,期待后面更多的精彩呈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