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读后感100字
《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是一本由[韩]孙京伊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1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读后感(一):《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家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这几点
10岁的儿子洗澡没有关门,被刚睡醒的3岁女儿看到了,女儿看到儿子一身不挂的样子,好奇地对我连环拷问。
为什么哥哥和我长得不一样?为什么不给哥哥留长头发?为什么……
其实男女之别,很多懵懂的孩子都会有疑问,作为家长,我们该怎样引导和解释这些孩子面临的疑惑。
韩国儿童性教育推广人孙京伊在他的新作《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一书中解释了这些问题。从小学到青春期,讲述了女孩需要知道的23个关于“身体”的故事和女孩需要知道的23个关于“心理”的故事。男孩,还是女孩,对性好奇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获得答案或启发。同时,对于孩子性教育不知该如何开口的父母,这套书也提供了一个沟通渠道。
这本书从孩子的视角进入,直面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真实的烦恼和困境,为孩子答疑解惑,引导孩子积极、自信地成长。
一、 女生要了解自己,更要了解男生
在日常生活中,女生和男生要一起上课、一起工作等。因此,大家应该了解一下异性的身体,尤其是那些外表看不出来的身体变化。只有彼此了解,才能更好地尊重对方,认可对方。
孙老师在书中建议女生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男生也要了解一下女生的身体。
大家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来到这个世上的,才会认识到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存在。
在一些为人处世中,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要让孩子形成男生该做,女生不该做的偏见。
一些人们认为苦的累的事情,不是必须由男生做,也不是必须由男生帮助女生做。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事情,不是很有魅力吗?
我们要照顾和尊重他人源自善良的心意,不能一味要求对方单方面付出。双方要互帮互助,彼此照顾。要发自内心地相互尊重,而不是建立在强制要求之上。
二、 尊重自己,就是尊重别人
在女儿班里,有一个小男孩脸上长了一块黑色的痣,班上的小朋友都觉得很好奇,总想问个明白。
女儿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她说:干净的脸上长了个黑色豆豆,不好看……
我解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补足自己的缺点才是。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或者揶揄、嘲笑。只有尊重别人的独特个性,自己的个性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真正有魅力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会慢慢活出自己的样子。
三、 保护好自己,勇敢地说“不”
根据瑞银慈善基金会 (UBS Optimus Foundation)对各国侵害儿童状况的调查研究。在中国学生调查中8%的未成年人都反映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性侵犯(这个数据还被认为严重低估了),且未成年人中采集到的受性侵人数比例是家长报告的8倍之多。
其实,儿童性侵被曝光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有很多在黑暗中的施暴者,由于很多原因他们仍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儿童性教育落后,受害者缺乏安全意识。
家长受观念的影响,出于面子,没有认识到孩子被性侵的严重性,或是根本未查明真相,最后选择私了。
报案后因缺乏证据,很多案件未能进入司法程序,最终销声匿迹。
很多时候,因为父母的无知,让孩子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谈性变色的年代,我们总是觉得不该跟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因为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只有正视性教育,健康教育才是保护孩子的武器!
自己的身体是宝贵的,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包容与理解,也要赋予他们自由和本领,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伴随着父母的成长,从父母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孩子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我们要做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好妈妈,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善解人意,更理性平和,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满足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诉求,这样才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更好地彼此陪伴。
孙京伊老师的《影响女孩的一生的性教育》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通过故事和图片,深入浅出地解决了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真实的烦恼和困境。
这本书不仅要孩子去读,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读,对于那些对孩子的性教育无法开口的父母,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沟通渠道。
如果,你也有对孩子教育的困惑,不妨来读一读。
《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读后感(二):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父母不能忽视
《以家人为名》剧中有个特别搞笑的场景,李尖尖进入青春期后,终于来了例假,兴奋极了,在饭桌上和大家宣布,结果两个哥哥和两个父亲都特别尴尬。不仅如此,李尖尖对自己的身体发育也不是很在意,还是心细的凌霄哥哥,给李尖尖买了内衣。
这些情节,除了展现李尖尖大大咧咧的性格外,更说明,因为李尖尖母亲的去世,李尖尖父亲对女儿性教育的忽视。
我曾带过一个留守儿童,这个女孩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初中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来例假了,裤子都红了。她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里也没有卫生巾。她只好在爷爷奶奶睡着的时候,偷偷地去商店捂着脸买了一包。听了这个孩子的话,我真想抱抱她。
如果这个女孩的母亲能够陪在女儿身边,或者提前和女儿讲解一些知识,我相信这个女孩一定不会惊慌失措,也不会害羞害怕。
养育女孩,想要替她避免未来的伤害,想要让孩子青春期更好的度过,想要孩子遇事不慌,冷静地处理一些意外发生的情况,就必须给孩子上好这堂性教育的课。
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性教育,其实是给孩子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是给了孩子一把保护自己的武器。
最近读了一套书《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感触特别深。不禁感慨,如果在我童年的时候,母亲陪我读这一本书就好了。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身体篇,下册是生理篇。身体篇讲解了23个孩子常问的问题。包括:我怎么没有小鸡鸡?我不能站着尿尿吗?为什么女生要了解男生的身体呢?婴儿是怎么来的?如果不长体毛就好了,内裤上有一些黏糊糊的东西……
这些疑问贯穿孩子的童年到青春期,几乎都是孩子们会问,或者偷偷藏在心里的问题。
记得以前,每当我们问父母,我们是怎么来的。很多父母都会说,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这非但没有消减我们的好奇心,反而把正常的生理知识变得讳莫如深。
家长没有讲解到位的问题,孩子们会自己去找答案,而这个过程则是不可控的。与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对待问题的态度。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坏小孩”,他的父母是医生,有一次我们在升旗仪式的时候,他在后面大声地说月经初潮的知识,让在场的小女孩都非常尴尬,有个女生直接告诉老师,说小男孩说话不遵守纪律。
但这个小男生的不守纪律,却让我们班的女生得到了第一次的科普。后来第一次例假,我知道,这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死掉,自然也不会那么惊慌失措。
其实,小孩从出生开始,就展示了非凡的好奇心,一个是对世界,一个是对自己。只是因为小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双手,所以在探索的时候,难免会伤害自己。有的家长看到小朋友摸自己,就会大声喝止,但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然后学会去保护自己的身体。
婴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妈妈会分泌乳汁,而爸爸却不会呢?妈妈为什么要去妇产科?可为什么乳房会胀痛?……
这些问题,相信很多女孩都好奇过,如果没有接受过性教育,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很可能会陷入青春期自卑,由生理的发育,引发心理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知识是冷静的前提,无知才会让孩子感到害怕。
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在《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心理篇)中,有这样一个章节,叫“只有我想亲亲的时候才能亲亲”“请不要看我可爱就随便抚摸我”。看到这两篇文章,真的深有感触。
上幼儿园的小女孩,真的非常可爱,看了总是有亲一口的欲望。而夸赞可爱而随便抚摸,恰恰是具有欺骗性的。这个时期的小朋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还不完全。她们无法分辨出正常的表示友好的行为和具有不良目的的行为。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孩子拒绝。首先告诉女孩私密部位,除了妈妈之外,谁都不可以看,也不可以触碰。然后告诉孩子,其他部位,如果自己不喜欢,也要拒绝别人触碰。女孩长大了,告诉女孩,要慎重交出自己的身体,不是因为传统观念,而是要保护自己。
当然,除了性暴力外,还要学会在校园中处理同性和异性的关系,多认识一些朋友,当自己和同学和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学会如何解决矛盾,遇到不愿意的事情,懂得巧妙的拒绝。
这两本书读下来,还有一点非常受震撼,那就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平等。很多传统的社会分工,都是按照性别区分的,甚至包括喜好,天赋等等。但其实并非如此。男孩有男孩的优势,女孩有女孩的特长。男孩有男孩的烦恼,女孩也有女孩的忧愁。
很多事情,和男女性别无关,只是人们的偏见而已。举个例子:
这几天初秋换季,我给娃挑换季的衣服,我选了几套,我问女儿,你喜欢什么颜色啊?女儿看也不看说,我选择粉红色的。我问女儿,为什么呀?女儿说,男生穿蓝色的,女生穿粉红色的呀!
我抱着女儿说,不一定呀,男生也可以穿粉红色,女孩子也可以穿蓝色呀。没有谁规定男生女生一定要穿什么颜色,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可以了呀!
女儿若有所思,我随后和老公说,千万别说女孩数学就是差,男孩语言就是差。这些都是偏见,不要让偏见限制孩子的发展。
这本书里也是这个观点,为什么男生可以站着尿尿?女生非要蹲着呢?这是因为男女身体结构天生不同。女孩蹲着只是为了避免麻烦,弄脏身体,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养育女孩,不要因为传统的观念而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要帮助女孩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改善自己,最终扬长避短,成为想要的自己。
《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非常推荐,值得父母带着孩子好好读一读。
我是陈老师谈教育,两个女孩的妈妈,也是高中老师。热爱分享教育类干货,欢迎关注~
《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读后感(三):家有女儿必备:《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
被侵犯三年却浑然不知自己被侵害,直到上网跟医生交流才意识到 被侵犯后内裤上留下的精液,却以为那只是汗液 意外怀孕后宁愿死也不愿意告诉父母 ……诸如此类的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是,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对性一无所知,以及性观念是极其错误的。
对性的无知,不仅让未成年的孩子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下,如不懂拒绝,不知道自己受到侵犯,受到侵犯不敢求助都会让侵犯更多发生。而受到性侵害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也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心理上的,很多童年时期受到性侵犯的人即使在成年后,都会对异性很恐惧,觉得性是很肮脏的,自己不干净,无法接纳自己,进而产生各种情感障碍和心理疾病。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儿童性侵害有了意识和警惕,也因此认识到了性教育的必要性。比如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能让他人看和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遇到有人这么做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等。
这当然是一种进步,比过去的谈性色变、讳莫如深总要好得太多。然而,我们性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在预防侵犯、威胁,而是要做“全面性教育”,让孩子们感知性的美好,了解自己,悦纳自我,敬畏生命。
全面性教育,不仅仅是关于性行为、怀孕等性的知识的教育,还包括家庭与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性生理与心理、身体尊严、许可、生活技能、性别平等、性与生殖健康、性侵害防护等诸多议题。
有一位网友说,自己第一次来大姨妈的时候,妈妈说这是病,从此以后,自己就很抗拒,觉得自己很脏。而另一位网友,同样是第一次来大姨妈,妈妈很开心地教她用卫生棉,跟她讲注意事项,还买蛋糕庆祝她以后就是大姑娘了,自己那时候就感觉来大姨妈是件不错的事。
很显然,两个女孩子对于自我的接纳和认同会天差地别,而这种信念会直接影响她们此后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所以说,“全面性教育”真的很有必要。
性教育是需要分性别的,在这里推荐中信出版社的两套书籍:《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以及《影响男孩一生的性教育》,这两套书的内容就涵盖了全面性教育的内容,而且书中通过小故事的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了孩子从3岁开始直到青春期会遇到的关于身体、关于性、关于自我认知以及各种亲密关系的困惑。
这套书的作者孙京伊是获得30万父母、学生、教师、职场人士认可的拥有17年经历的韩国教育专家。
今天重点介绍《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这套书,家有女儿必备。这套书分为两册,生理篇和心理篇。
生理篇分享的是身体从诞生到青春期这个过程会发生的种种变化。比如,我是怎么来的?我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我的胸部会越来越大吗?为什么会有月经?心理篇分享的则是女孩子从幼年到青春期关于性别认知、自我认同以及性侵犯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比如,女孩就一定要穿粉色吗?女孩就一定要玩洋娃娃而不是小汽车吗?别人抚摸我的时候,我不愿意,怎么办?怎么远离性暴力?
下面,重点分享以下几个点。
1、宝宝是怎么来的?
孩子大概到了三四岁,就会对自己到底从哪里来产生好奇,并且会不停追着父母问。通常我们的父母会觉得说“性”是一个很羞耻的事情,觉得小孩子反正不懂,就用各种方式搪塞。比如充话费送的,垃圾桶里捡的……
大人说这些的时候会觉得好玩,而年幼的孩子呢往往对此深信不疑。我的一位同学说,她的父母告诉她,她是从垃圾桶里捡的,而且具体到某个地方的某个垃圾桶,每次路过那就告诉她那是她的家,以至于她很长时间对那个垃圾桶产生很恐惧的心理,生怕一不小心父母就把自己丢回到那个垃圾桶里去。有我这位同学类似遭遇的孩子其实并不在少数。大人们意识不到孩子年幼的心灵因为这样一句话而被伤害。
那应该如何跟孩子解释“出生”呢?生理篇“我们是如何出生的?”这章中,就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一个生命孕育、生长、出生的过程,让孩子体会到每个生命都经历了辛苦、疼痛和风险才来到这个世界,很独特很珍贵,因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和珍惜之情。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是非常急剧的,因而孩子们往往会惊慌失措,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这时候父母如果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就能比较从容地迎接自己新阶段的到来。相反,如果接收到一些错误观念,会对一生产生影响。就像前面提到的第一次来大姨妈受到的不同对待,就会对女孩子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生理篇“什么是青春期?”这一章就非常清晰明了地解释了青春期的一些身体变化,以及该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它们?比如突然开始长出的体毛,突然变化的胸型,月经、青春痘等等。
了解了这些,就不至于惊慌失措,能够更加理性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变化。
3、打破固有信念,尊重内心的声音
世俗对于男孩应该什么样,女孩应该什么样,是有一些刻板印象的。比如男孩喜欢蓝色、女孩喜欢粉色,男孩应该玩汽车、变形金刚,女孩应该玩洋娃娃,男孩可以调皮一点,女孩应该淑女一点。男孩理科更好,女孩文科更好……
这些都是一些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正确的。相比于做好世俗眼中的“女孩”,女孩们更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如果女孩不喜欢粉色,而喜欢黑色,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必要为了迎合世俗的观点而违背自己的内心。同样,在追求梦想时,更应该尊重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被世俗的性别之分左右。
4、对自己的身体做主,尊重彼此的界限
大人们看到可爱的孩子往往会抱抱亲亲表示一种喜爱之情,而没有考虑过事实上孩子有时候是不喜欢的。要从小教会孩子,每个人都拥有自我决定权,如果不喜欢被抱、被亲,无论是亲密的人还是陌生人,都要拒绝。
拥有自我决定权的孩子往往有着更清晰的自我边界,不会任他人随意侵犯,这是自我保护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能够去尊重他人的界限,在采取行动之前,会去征询他人的意见,在他人同意之后,再采取行动。
这套书中的知识都非常通俗易懂,并且可以做到不同年龄段的分层学习。如果孩子才三四岁,父母就可以有选择地讲给孩子听,同时利用书中的漫画让孩子理解。如果孩子进入小学了,那么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读,孩子不懂的地方,父母可以加以解释,或者在此基础上找一些纪录片来看。如果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那么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读。
性教育的原则就是对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传授他们这个年龄段能理解的知识,这样既不会过度讲解引发孩子的迷惑,又不会错过必要的知识。《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这套书,兼顾了科学知识的传达与孩子的理解接受水平,是非常适合父母给孩子做性教育使用的书籍。
《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读后感(四):被35万父母信赖的性教育讲师,教你从2方面给孩子谈“性教育”
先来看两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2020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332起,受害人数845人,年龄最小的受害人仅为1岁。
要求做人流的未婚女性中,1/3首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之前,其中8.9%发生在中学期间,首次性行为最小年龄仅有13岁。
这些不停上热搜的社会事件、以及让人心惊的数据,无一不牵动着我们为人父母的心。
但深思会发现,从孩子被性侵到懵懂发生性行为,这里面缺失的是我们一直在提倡,却一直没做好的性教育。
其实我们这一代父母和我们父辈不同,对于性教育我们更看重,也能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但在羞于谈性年代长大的我们,纵然认识到了性教育的必要性,但很多时候对着孩子却不好意思开口。
学龄前关于性教育的绘本,孩子年幼问题少,再加上有插图和故事加持,父母们尚且能侃侃而谈,但到了学龄后,尤其是青春期时,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往往一筹莫展,尴尬无比。
想跟孩子讲,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更可怕的是孩子们会被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影响,从而被不良性知识误导。
所以当我看到韩国性教育讲师孙京伊老师的新作《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2册) 》时,特别兴奋,忍不住想推荐给各位谈性就尴尬的父母们,终于有一本性教育的书可以放心甩给孩子,让他们自行阅读了。
这套书分成了男生版和女生版,但无论是男生版,还是女生版,每个性别的套装图书都由“生理篇”和“心理篇”两册组成,同时关照孩子“内心”和“身体”两个层面的需求和困惑。
作者孙京伊,有20年性教育科普讲座经验,已经主持过7000场性教育科普活动,曾获得35万父母、学生、教师、职场人士的信赖。
为了更好给孩子做性教育,作者孙京伊针对男女孩不同的成长特点、心理特点,专门将男女孩分开讲。下面我以女生版《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2册) 》为例,来说说这套关于性教育的书为什么值得入?
这套性教育的书虽然讲述的内容很专业,但是却不深奥,而且作者讲述时的态度也不是一本正经的科普,而是严肃中带着点活泼,有点知心老师的味。
比如在《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生理篇》里,作者孙京伊通过“我对身体好奇”“我们是如何诞生的”“青春期” 等3个章节给女孩详细解答了日常生活中以及青春期生理发育有关的话题。
在第一章“我对自己的身体很好奇”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
我也想变漂亮。我怎么没有小鸡鸡?我不能站着尿尿吗?我的外生殖器长什么样子?
......
从为孩子答疑解惑的角度,孙京伊结合自己多年性教育宣讲的经验,给女孩们全面讲述了关于身体那些“难以启齿”的秘密。
因为内容足够深入浅出,所以父母如果觉得尴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自主阅读。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这本书更实用。书的第三章围绕“青春期”做了一系列科普:
什么是青春期?
如果不长体毛就好了
青春痘让我很苦恼
作者孙京伊讲述时没有用高高在上教育孩子的口吻,而是循循善诱从孩子关注的私密话题入手,来帮孩子了解“青春期”的性秘密。
当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过多交流时,父母可以放心给孩子入手这套书,供孩子自主阅读,引导孩子的性好奇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孙京伊在书里设置了一个普通女孩的角色,从她的角度以及口吻出发,来给孩子们讲述性教育的知识,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每个话题都用一幅漫画引入,这些话题都是孩子日常碰见的会好奇的话题,然后用女孩角色说出困惑。之后作者会以知心姐姐的身份来帮助女孩解决困惑,帮助孩子走出性教育的误区。
比如在“青春期”章节里,女孩提出这样的困惑:
我总是在意自己的乳房。
最近跑步时乳房总被衣服摩擦,特别疼。
类似这些孩子有困惑却不好意思开口的话题用书里女孩的口吻说出来,不但能缓解孩子们的尴尬,也能让父母顺理成章给孩子普及青春期生理发育的知识。
在这个问题后,作者孙京伊不但讲述了“青春期乳房发育”的生长痛,还在“我很好奇”版块科普了关于文胸的知识,帮孩子们更好地度过青春期。
“我很好奇”板块也是一个很妙的设置,里面的话题基本都是孩子感兴趣却羞于开口询问的,比如:
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有什么区别?双胞胎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来月经?
作为对正文科普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能让孩子学习到更多好玩有趣的知识,还能帮孩子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价值观!
我觉得这是这套《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最赞的地方,它把性教育分为了“生理篇”和“心理篇”两册书。
在“生理篇”里,孙京伊主要介绍关于身体的秘密,而在“心理篇”里,孙京伊分别通过“我要做自己”“男女平等”“我是身体的主人”“我们都是朋友”等4个章节,对女孩在青春期经常遇到的、非常困惑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引导女孩做更自信的自己。
除了解决女孩们的心理困惑,作者孙京伊一直在书里传达“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比如在“短发看起来更酷”里,剪了短发的女孩,总是被妈妈diss:“女孩子家的,头发这么短,成什么样子?跟个男孩子似的。”
面对妈妈的diss,短发女孩很困惑:难道男孩只能留短发,女孩只能留长发?
对此作者孙京伊坚定而有力的回击: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合理打扮自己。
告诉孩子们坚持自己的独特很重要,但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与众不同,不嘲笑,不揶揄。
此外,作者还在书里设置了“课后活动”版块,以便检验孩子阅读学习到的知识。
虽然作者孙京伊对“生理”和“心理”进行了分开讲述,但引导孩子阅读时,最好两本同时进行,因为全面的性教育不止是生理教育。
因而关于孩子的性教育,如果你不好意思开口,请把好的性教育书送给孩子,让书里的良师益友引导孩子培养健康的性观念。
而性教育专家孙京伊老师的这套《重要的性:影响女孩一生的性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但内容全面专业,而且深入浅出,便于孩子自主阅读,缓解父母不如怎么讲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