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走在黄浦江畔,两岸五色灯光密密麻麻地点缀在夜的帷幕上,连成了缤纷耀眼的亮,我望着,竟也一时失了神。
中国人对于灯光,对于亮堂,早已有了一种深入骨血的民族情怀。灯光里蕴含的是对幸福和美好的追求。曾几何时,元宵祈愿,雕梁画栋;店铺林立,彩灯高挂,城里城外皆连着火光,满街满巷皆亮亮堂堂。“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汉代的元宵灯会,灯火璀璨。
灯火,让人们在其中欢庆,让人们在其中祝贺,让人们获得了对于美好的寄托。
而多少文人志士,又为这灯光忧,为这灯光愁。夜色之下,繁华已退,唯有那灯烛在轻轻的夜风下摆动,闪烁着一方小小的昏沉,微光在黑暗中晕染而开。张九龄在这灯光中想起岁月的流淌,想起远方的亲人,想起可望不可即的伤感,只能灭烛落笔:“火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杜甫在灯光中忆起昔日的辉煌,忆起安史之乱的惨痛,忆起当下的暗淡,忆起朝代的兴衰,只得感慨万分地写下:“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可却也只有灯火,才能表达心中的那一份坚贞与清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元军入侵,掠夺和杀伐接踵而来,守军只能节节退败,眼看着山河的支离破碎。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率军在北五坡岭迎战,终是以卵击石,孤军奋战,国难当头,却依然有人只顾自保,孤立无援的绝望中只能独自叹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即便是这样,心中卫国的赤诚而清明的光永远也不会灭,纵只是一根渺小的灯烛,摇曳的灯火也终将会照亮黑暗,也会照亮岁月的长河,也会照亮历史的史册。
太阳的光芒曾让夸父穿过黄河,跑过渭河,冲向大泽,筋疲力尽也要全力追逐,因为在这光里,还有中国人千百年来所追寻的光明。
夜空黑云密布,沉重地压迫着人间,黑夜的阴霾让大地没有了生气。可即便如此,漆黑暗沉的角落里,仍有点点的光在泥泞中挣扎。
终于,那一夜,火光照亮了南昌,无数星火在南昌城内连成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划破了阴沉的黑夜,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灯火照亮了这个黑暗的世界。无数年轻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飞奔踩踏着,血与肉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枪声、雷声、脚步声、呐喊声;灯火下,是一张张坚毅的面孔,灯火汇聚处,便是光明降临在这片土地上,让五千年来的文明揭开了崭新的历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