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我们班有个特殊的时间段安排着一个特殊的环节叫“我读你听”。
当然读的并不是名家作品,而是我们的故事。在时间被挤的再无插针的缝隙的境况下,坚持这件事着实不易,甚至在情非得已下,由最初设想的“互动”,变成了我一个人的分享(我想,我会再接再厉,完成我的初心的)!但孩子们对这个时间段翘首期盼的兴致丝毫没减,就在前不久还收获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小迷弟。
事情是这样的,我本人是个不够聪明的人,但我懂得勤能补拙,注重点滴的积累,每天记录一些东西,反思一下自己,我发现这是充实自己的好方法,就推荐给了同学们,要求他们每天坚持写日记。但是作为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才行。(当老师还是不要轻易许诺的好,那麽多眼睛盯着呢,你想偷懒都不行,不过要是下定决心改变,恐怕再难找比学生更好的监督员了。)
在一双双眼睛的监督下,我每天坚持写点东西,遇到好的便在课前给他们读一些。时间一久,语文课前的5分钟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我读你听”时间了。作为老师写的如果还没有学生好,那是极没有面子的事,为此我也没少下功夫。看着他们在听我的文章时那一双双崇拜的眼睛,比星星还美,疲惫的我会瞬间满血复活。他们自发的阵阵掌声,让我比获得证书还有成就感。当然我也会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我把儿子哄睡后23点左右写下来的,我能感受到他们崇拜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敬意。在他们感慨之余,我当然也不会忘记对他们的督促。
写作的活水源头就是阅读。我自己用来看书的时间真的很少,但我看过的书名,读过的导读,搜集过的关于一本书,或者一位作家的简介或评价,数据还是可观的。我就结合自己的积累,再从网上查阅些资料,然后口若悬河的把这些书和作者夸的神乎其神,最大可能的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偷偷的在暗中和他们一起读,在“我读你听”环节中,时不时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心得,让他们好好的羡慕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