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懂她的可爱,活该拍不好爱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不懂她的可爱,活该拍不好爱情

2022-04-30 08:32:43 作者: 刘山石 来源: Vista看天下 阅读:载入中…

不懂她的可爱,活该拍不好爱情

  爱情完了。我是说在电影院。

  五一档受各地影院营业率影响,许多电影纷纷撤档,几乎只剩一部《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在死撑。

  开预售,数据惨淡;问预期,观众也有点麻了——

  这种名字超长的青春爱情片,今年评分上过5吗?

  但要说这届观众不喜欢看爱情了,那真的是冤枉。

  早先那波国产爱情片,观众抱着最后一丝“不是烂片”的期望走进电影院,票房噌蹭破亿;

  在今年这个惨淡的电影大盘下,连非常小众的日本引进片《花束般的恋爱》,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

  不是不想看,我们明明是太想看了,却看不到好东西。

  口碑滑到谷底的爱情故事,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01

  爱上这种女主角,好有眼光

  我最直观的感受其实是,好久没在讲爱情的影视作品里看到一个像刺猬一样的活人。

  那种远观挺可爱、挠挠肚皮也挺可爱,但被ta扎一下也得皱紧眉头的人。

  打下这句话的时候,想起的是程又青和李大仁。

  是,就是那对在2022年的弹幕里会被骂“绿茶”“男女果然没有纯友谊”“比劈腿还恶心”的三十岁男女。

  扎自己,扎彼此。说句不太道德的,还扎彼此的男女朋友。

  刚上大学时追了《我可能不会爱你》的首播,风靡人人网的是“百年修得李大仁”,是那句名台词:

  “如果我看你看过的世界,走你走过的路,是不是就能更靠近你一点。”

  每个女生都很难说自己从未渴望过这样的深情。

  11年后,我却觉得另外一句才是最动人的告白:

  “程又青是一本想要一读再读的书。”

  重点不再是李大仁漫长的暗恋有多惨,而是这件事:他无论如何,都欣赏他眼中的程又青。

  即便这本书有时候其实还蛮烦人的。

  程又青从小就性格坚硬,骄傲、好胜,原则性极强。

  为了正义的目的去维护被霸凌的女同学,办事方式嘛,说好听了是霸气,说难听了就是霸道。

  发现姐妹同盟中的女同学软弱、有意见,就立刻和人家一刀两断绝交。

  30岁在职场,依然有点愣头青。

  客户脾气臭,她脾气更臭,怼人从来不带怕的。

  被问得罪客户会有什么感受,她说:会很爽。

  工作这么多年了,居然还相信以真心换真心这一套。

  自然是玩不过更懂权术的竞争者,所以事业也说不上特别成功顺利。

  有10年后女强人苏明玉、顾佳们的气势,却远远没有人家指哪打哪的手腕。

  对感情,程又青当然更是有很多犹豫和虚荣,不然也不会一直被骂绿茶。

  身边所有人都会埋怨程又青,你怎么那么不温柔啊,你怎么都不会服软的?

  可是只有李大仁,做了她十几年最好朋友的李大仁,会送给她一只“方头狮子”做礼物——

  在他眼里,程又青就是这只方头狮子。

  因为与众不同,所以时常会被卡住。

  卡在自己的原则里,卡在该不该妥协的挣扎里。

  卡在“会不会全世界都对了,只有我的坚持错了”的迷茫里。

  但他不会想要程又青也把那硌人的方头方脑磨圆。

  他还是喜欢她这个热切天真的样子。

  老实说,我确实羡慕程又青,但不是因为她被死心塌地暗恋十几年。

  这个过程其实不值得推广学习,俩人有太多不坦诚的地方了。

  但唯独不能不羡慕的是,爱她的这个人,好有眼光。

  穿越所有表象和标签,坚定地爱着一个有很多漏洞与缺点的人。

  李大仁难得,正是因为明明现实中的爱人都不完美,但我们越来越没有勇气去直视。

  “30秒图书馆文学”等网络心碎热帖不断扎年轻人的心,在镜头前展示爱情有多甜的恋爱博主也一对对“塌房”;

  生活好琐碎,现实好残酷,所以高强度撒糖的甜宠偶像剧成了当下国产剧观众最迫切的需求。

  对爱情的期待中,恨不得要好的标签贴满ta的全身——

  善良,坚强,忠贞,温柔,体谅,包容,上进,爱得掏心掏肺不求回报……

  人们才敢相信,这是一个值得付诸真心的人。

  可我还是很怀念,爱情故事里的主角可以不用这么尽善尽美,也能被捕捉到光芒的时候;

  怀念一个人可以很普通平凡,不用矫饰自己的缺点,不用被包装成完美的仙女。

  却依然能坚定地被欣赏、被爱。

  02

  “爱情是流动的,不由人的”

  大概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平凡,所以那些拍得浮于表面的爱情烂片,错就错在这儿:

  两个人的感情,被高度归纳成了一个个大开大合的场景。

  甜则每一集都变着法儿误会-解除误会-拥吻5分钟,虐则在前女友婚礼前勇闯闺房哭诉衷肠。

  有时确实演得也挺好,可终究是在“演”,不像真的在“谈”。

  国内上映后口碑不错的《花束般的恋爱》完全反其道而行之。满是琐碎的细节,几乎没有高潮。

  反而触到了很多人心底。

  两个漂在都市的年轻人,因兴趣品位出奇般地一致走到一起,仿佛在和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相爱。

  最后却因为男生被社畜生活消磨成了无趣、平庸的大人,爱情走向了尽头。

  结局难过归难过,却把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真相摆了出来:

  现实中的爱情其实是动态的。

  哪有什么说了永远爱你就真的亘古不变,它更像一个随时发现“ta原来还有这样一面”的过程。

  领略过这些不同侧面的人,才有资格说永远。

  影史经典爱情片——《爱在黎明破晓前》三部曲里,在爱情最初发生的时候,男女主还相当年轻。

  对爱的憧憬与期待,像极了只喝露水就能过活的天真。

  他们在异国的火车上萍水相逢,因为躲避一对不断争吵的老夫妇才坐到一起。

  那厢是爱情走过几十个年头后令人疲倦的样子,这厢却是两个小年轻一见钟情眼里带火花的青春洋溢。

  只有一天相处的时间,马上又要分道扬镳。

  赏味期限越短越撩人,他们在24小时里迅速相爱,仿佛要在一天的偶遇中消耗掉半生所有的浪漫。

  这是一部著名的“话疗”电影,男女主聊天、交换观点几乎就没停过,真·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越谈,越发现对方无比迷人。

  女主那时也对自己的爱情观非常笃定,越是彻底地了解和认识一个人,才会越坚定地爱着他。

  但导演拍的不止是爱情,更是人生。

  他们在那浪漫的一天后阴差阳错错过,9年后重逢,重逢后又结婚9年。

  第三部中,下垂的脸庞、走形的身材、前妻的孩子……都在时刻提醒着,这不是18年前的怦然心动,是18年后的中年危机。

  电影也拍了18年,终于拍到这二人之间一场令人心碎的争吵——

  像极了他们初次见面时,火车上那对吵架的老夫妻。

  他们早已在柴米油盐的浸泡中,磨出了各种各样的面貌。

  不再只有当年漫步整个维也纳的灵动和生气,还有因为爱情做出艰难的人生抉择的样子,有为了养育女儿而焦虑失去自己的样子。

  吵得那么不留情面,我怕极了他们会像所有中年怨偶一样。

  因为太了解,所以句句戳中对方最痛处;但最后还是收拾好中年人的体面,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带着假面凑合过下去。

  但故事的结尾,男主还是找到了负气离开的女主。

  像当年玩世不恭的美国小子一样,假扮80岁的自己,给此时陷入僵局的爱情写了一份穿越时空的信。

  “我来这里是想告诉你,我依旧无条件爱你。”

  也有人觉得这是男主的小把戏,生活中的龃龉这么轻易就用甜言蜜语糊弄过去。

  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为之触动的人是在相信和憧憬一种更不容易的爱情:

  迎接你的每一面并不总是容易的,可在那之后,我还是愿意爱你。

  03

  “爱你,如你所是”

  《爱在》第三部有一条豆瓣影评,让我恍然大悟,为什么依然有观众反复重温这样的爱情:

  “不是我这么多年一直爱你,是我这么多年一次又一次爱上了你。”

  对于生长在赛博时代的一代人来说,什么都快得像顺着光纤网线爬一般稍纵即逝。

  爱情仿佛也是快消品,是生活这块平庸奶油蛋糕上草草装点的糖渍樱桃。

  好看,但尝尝又觉得也就那样。

  殊不知永远为所爱之人敞开的好奇心、耐心、包容心,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演员春夏在综艺里说过一段心声,被许多年轻人奉为爱情圭臬:

  希望爱很简单,爱的就是最初那个不需要任何伪装和矫饰的样子,爱ta最真实的内在。

  其实她下一步的深思更打动我:

  谁又能保证一个人的灵魂不会发生变化?

  早早认清这一点再进入爱情,反而也是一种真诚。

  和阿雅对话时,春夏很坦诚地说她其实也会对长久的爱情与婚姻感到忧虑。

  就像是接纳一个人到自己的大游乐园里,怎么能保证他永远不跑出去。

  可是她的比喻特别有意思:我现在做的,“就是在这个大游乐园里,多准备一些游乐设备”。

  不是天真的空想,是一种更勇敢的爱情观——

  准备好了,我们在这个丰富的世界里自由畅快地游玩吧。

  于是对方的每一个新鲜的样貌都值得去爱,都值得心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