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神医
看到论坛里一个帖子,陪老人去医院,人多是一方面,更无奈的是医院的流程。的确啊,现在就医已经不是谁都能去的了,而且有的时候越看越病。
随着医院里精密仪器的出现,就医很多时候是患者和仪器之间的交流,常常是经过一路流程终于见到了医生,医生询问了几句,开出几张单子,验血、心电图、脑电图、CT、彩超,以及核磁等等,然后就是去各个机器所在的地方,各种检查,各种等待,等各种结果出来后,再去排队等医生接见,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出治疗措施,被告知多久来复查。
在整个的就诊过程中,和医生接触不会超过1小时。社会在进步,医疗技术在发展,可怎么看病的感觉怪怪的。记得有一阵子头疼,睡眠也不好,去医院历尽流程洗礼见到了医生,医生问我怎么了,和医生说后脑勺风池穴附近涨痛,医生头也没抬,开单子作头部CT,几个小时过去,拿单子去找医生,医生仔细的看过单子告诉我,啊,没事,硬件都没事,我说还头疼,医生说你看CT单子都正常,肯定没事。我当时就无语了,不知道别的医生如何给人看病,至少我遇到的这个医生是个机器复读者,完全不考虑别的因素。是头部CT正常,那还有其他的,比如血管啊,神经啊,头疼那总归是有原因的吧。
这个医生按我的归类,算是纯西医了,那咱们去找个中医吧。
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见到了一个主任医生,还是一番检查,再次见到医生,医生给出诊断,这种症状是她遇到的空白,给我开了10付中医,一副一大包,邀请我每半个月去检查一次,她跟着随诊研究。受到医生的如此重视,我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中药我申请自己回家熬,我要清楚的知道我喝下去的是什么。泡药的时候,发现有的中药材竟然长毛了,我想也许是这样药效能发挥最好吧。大概喝了三付药的时候,我觉得我变胖了,但胖的不是地方,感觉嘴里的空间变小了,胖的是舌头,而且舌苔白而厚,嘴里干涩,发苦。不能再喝那个中药了,我想我成了小白鼠了,一个作为研究数据的分母。
本想再去看别的医生,疫情原因,不是特别的急症还是自己调养吧,毕竟我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身体的。断断续续的后脑勺一蹦一蹦的难受,忽然想起,测个血压吧,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高压150,低压120,这是要爆浆的节奏啊。当时我就在想,印象中的医生,都有一个血压计,体温计,这好像是最基本的检查啊,为啥我遇到的这两个医生连给我量个血压都没有呢?
自己上百度,自己分析病情和症状。再从就近的药店买点小药。调整饮食,放松心态,加强休息。什么叫对症下药,什么叫点到为止,奇迹就是这样出现了,晚上能睡到天亮了,后脑勺涨痛的感觉逐步减轻,更神奇的是,血压,竟然慢慢正常了,虽然低压还有些稍高,但至少身体可以承受了。
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在我遇到的医生的帮助下,在疫情的攻击下,我竟然把自己的身体治好了。不禁令人感慨啊,时势造英雄啊,我成了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