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宗宏:“十看法”教你轻松学会寻龙点穴
易宗宏:“十看法”教你轻松学会寻龙点穴
古之地理师曰:入山观水口,登穴看名堂,水不上堂休点地。又云:一等阴阳观星斗、二等阴阳观水口、三等阴阳背起罗盘满山走。这是风水先生常说的话。易宗宏老师历经数十年之实践,总结出寻龙点穴“十看法”,教你轻松学会寻龙点穴。
一看山势是否成局。每到一地,若想在此区域寻龙点穴,可总体观看山脉走势,金、木、水、火、土五星之山是否成形或变体成形,相连相会,自然合围成一定之局势。若成,则可深入细致踏勘,初步分辨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不然浪费时间,此之谓观星斗也。
二看水口是否关锁。山脉山体既相会成形,在一定区域内,地势必有高低之分,水流必有来去之分,随之可断定天门在何方、水口在何位,水口关锁是否紧闭。水口犹如门庭院落之大门也,门锁既无,何来堂局之说,无水口关栏,不地可点,不需下地劳神,此之谓观水口也。
三看堂局是否平稳。五星之山相会、相连,又有水口关锁,必然形成一定之堂局,犹如家之四壁合围方成室也,堂局贵在四势端明、贵在紧凑、贵在平稳。局势、水口、堂局即明,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位可分辨,即可往玄武方位寻找穴位。
四看来水是否上堂。局势既清,水口既成,堂局成形,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位初分后,则可初步选定穴位大致所在,登于穴位区域,细看水之来去,是否达到天门开、地户紧闭。而于穴位处,犹如身处江湖河海边,有形无形之水,其气息可达穴位处,此之谓水上堂也。
五看穴情是否尊贵。凡落穴处,一般均有落穴凭证,穴形通常为窝、钳、乳、突,虾须蟹眼之状,点穴处盘膝可坐、展席可卧,有如人之胎盘也。穴位处能分清上下、左右阴阳之界限,上有微脉(或石或土)分水、界水,方能避免淋头水,来龙之气方能贯入穴中;左右内砂如弦如楞,虾须蟹眼之谓也,如无左右内砂,左右风来,穴中之龙气随风而散,何来得水藏风之说;下有铺毡,有如人之下唇,兜藏上来之龙气,与左右内砂、与来龙结穴之微脉四者相应,即形成太极晕之内名堂,将来龙气脉包裹于穴中。穴情至关重要,穴位的诸多独特性,导致穴位的唯一性和极其难寻,方有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之说,点穴必须严谨。不然往左也是地、往右也是地、高点也是地、矮点也是地,遍山都是地。通常情况下,一条龙脉犹如一根瓜藤,一般只会结一个穴位,但实践中,也会有连结几个穴位的情况,但绝不会有遍山都是穴位的情况。
六看入首是否脱化。龙之入首、过峡两三节,忌生硬、没有形状之变化,所谓峰腰鹤膝,指有大小、粗细之变化,方能孕育、彰显阳生之气,不然则为死龙,无脉气、无阳生之气,无气脉则不可点穴。
七看穴星是否起顶。穴不起顶非真穴。穴位确定后,需在穴位处细看穴后之山、土、石的形与势,如来龙主峰、开帐、开屏、出脉、左右包裹、缠护及推至穴星处,再细看分辨穴星之形体、重心、中心及出脉痕迹。细观穴星,是推断穴位落处高矮、左右的重要方法之一。继而,综合研判穴位是否有阳生之气贯入,阳生之气贯入的重要标志就是至穴星起顶之处,是否有微脉贯入穴位之中。这需要实践传授。穴之受气有如感受日月星辰之光辉,不一定是要有形之土直接接入穴中也。
八看穴位是否洁净。点穴需看落穴处土质、水分、通风采光等。土肥则气壮,落穴处,泥土不宜过于干燥而草木不生,亦不宜阴冷潮湿。切忌幽闭孤凸,切忌八风吹遍。奇龙怪穴在此不论。
九看来龙是否尊贵。可远观来龙可见之数百米、数千米之星体、形态、架势,有无包裹、护送、开帐、开屏等等,以断来龙之富贵等级。至于帝王之龙穴、大富大贵之穴,有书说来龙之绵远需百里以上,这个学者自行学习研判。
十看罗城是否周全。综上,最后还需细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水口、天门、地户之间山体、形势相连之情况,但凡好地,罗城周全,星体独特端正。地之大小、富贵基本由此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