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四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四季》是一部由丁琪 / 李铭璇执导,储殷 / 张晓龙 / 程璐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短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四季》观后感(一):遇到储殷这样的pua大师就快跑吧
要是遇到储殷这样的老板,赶紧跑路好吗,不仅要给你超负荷的工作量,还要从精神上pua你,真的是生产队的驴都没有这么干的吧······
做事情完全没有规划,想一出是一出,有什么想法只是起个头就全部丢给小高,小高一个人又是剪辑又是运营又是经纪还要负责各种大事小事,真的就是一个纯纯的大冤种,身为一个老板,对公司运营工作量都不了解,真不知道该说他是太信任小高还是该说他是甩手掌柜只说不干。
那么多的工作堆给小高,小高不说他也就变本加厉更加无限度的压迫,对于小高提出的,正常的休息和生活的需求,摆着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反问“三十岁了还喜欢看书发呆晒太阳吗?”真的是听了都让人头大,pua语录更是张口就来,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对物质有那么高的需求,没必要满嘴长辈的劝告,讲些大道理来道德绑架。
小高之前也曾经提过,自己的工作量超负荷了,希望有个人能帮她一起干,那说明之前他就知道小高的这个诉求,但是迟迟没有动静,还是在不停地画饼,然后不真正解决问题,非得等到上了节目,把问题拿到大家眼前才解决,那早干嘛去了。
话说回来,《老板》4季节目我都有在追,也很认同它提出的“有问题直接跟老板谈”的观点,很多时候,面对面的坦诚沟通,把话摊开来讲,确实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希望看过这起节目的各位,可以在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坚持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对于pua坚定地说不。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四季》观后感(二):不要再歧视内向的员工啦
看了李朝适和老板的谈话,真的感觉内向的员工在职场上,天生就比外向的人要难上很多。
好像无论什么场合,性格外向、会说话的人,总能够左右逢源,而那些不会来事的,那些在人群中永远闷着不说话的人,总被人遗忘。
在这个外向的人主导的世界中,「内向」是个贬义词,它与害羞、能力低下等一系统概念联合起来,一旦被贴上「内向」的标签,往往会被视为不擅长社交、演讲、与人沟通或做管理工作,被认为无法适应这个职场。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会把“性格外向”当作一项优势来表现,而“性格内向”则绝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简历中。
实际上,在职场中我们评价某个人的时候,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把性格的倾向性与能力联系起来。外向的人积极主动,优点很容易被看到;而内向的人沉默内敛,情感不外露,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
他们喜欢独立工作,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聊social上,自我驱动力强,对工作的专注度更高。 他们因为敏感会尤其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思考问题时会敏锐又角度刁钻,工作更加细致且严谨。同时他们也善于倾听,懂得自省和吸取他人的意见,不搞办公室政治又温柔耐心。
这些都是内向的人的优点,所以内向的员工在职场上应该的做的,不是逼自己改掉内向性格,而是在保有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尝试更多突破。
也请各位外向的同事们,不要再鞭策我们变得外向了,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其他场合里,做一个内向的人都是无罪的!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四季》观后感(三):那些面对家庭和工作难以抉择的“张红”们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是每一个职场女性都会面临的终极命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承担重要的职场角色时,家庭对她们依赖度也是与日俱增,不同于男性可以心无旁骛的发展事业,不必过多操心家里的事务,女性则常常会被问到,如何在工作生活中需求平衡点。
当男女同样身处职场,同样的精力,对女性既要出得了职场,更要培养得好娃,照顾得好家庭,本身对女性是过于要求和高期待。
张红就是这样众多职场女性中的一员,也是她们中幸运的少数人。在工作中,她遇到了老板张晓龙,帮助她从一个满嘴临沂口音的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一步一步努力成为礼仪指导的行业专家,走上了职业的巅峰期,在她提出想要转型的需求时,也愿意给出机会,而老公虽然是军人,她自己也在对话中提到,如果老公在家,会照顾好家里不用她担心,也看得出她的老公足够支持和理解她的工作。
而有大部分女性,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上,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工作中,首先在求职成功率,薪酬均值上就会落后男性一大截,其次产假、哺乳假以及性别相关的特殊福利也同样会大幅降低女性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会降低她们的职场地位,更不必说大量的性别歧视和职场潜规则对女性的制约。而在生活中,传统观念让女性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养育子女的重担,而男性角色在家庭中的职责则被隐去,家庭分工的不均和家庭地位的不平等,让女性的家庭生活环境越发艰难。
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答案是无法完美平衡,选择一方,就意味着需要在另一方做出让步,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我们做不到事事完美,只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出选择。
各位职场女性们,希望你们都能如张红一样幸运,更希望你们永远不再被这样的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