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时的冬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儿时的冬天

2022-05-12 18:11:22 作者:和风细雨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时的冬天

  北方的冬天是真的冷啊,书中描述的泼水成冰,说的还是轻的,更确切的是,泼出去的水在下落的过程中,一部分不等落地,就已经冻成了冰线。冰线随着大块的水一起落地,才成的冰。

  常言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是一口气的寒,不是冻了化,化了再冻。一口气的寒冷,是与日俱寒,每天都比昨天更寒冷。从入冬开始,就没有冰雪融化的时候,除非到了隔年的春天来临。

  所以北方的冰硬度非常的高,小时候家里是不需要冰柜的,家养的猪,上冻之后随时可以杀了吃肉,储存肉的方式特别节能有效还能保持水分。记得那时候还有公用的水井,就是那种摇轱辘用水桶舀上来的井,小时候印象中特别怕那个水井,尤其是冬天,我们都离的远远的。因为冬天大家取水的时候总会撒出去一些落在井边上,那么冷的冬天,水落地成冰,每天这个冰层都在加高,光看着就是站不住人,随时会使人滑倒,离井口那么近,井有那么深,想想就心里发毛,腿上打颤。但那些井沿上的冰却是贮存猪肉的好东西,干净,保湿,保鲜。所以那会儿看见谁家运冰回家,就知道他家杀猪存肉了。

  记不清儿时下雪时候的样子,但清晰的记得地上积雪踩上去的感觉,是那种非常瓷实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尤其是经过半冬后的路边沟渠,里面的积雪是可以擎住人的,就是在上面蹦跳,雪面也会纹丝不动。

  如果想挖下来一块,得用锋利的铁锹才行,挖下来的雪块,是可以做滑板的,就是可以坐在它上面在雪地上滑雪,一块这样的滑板能玩好久呢。

  雾松,在我们那就是树挂,小时候上学的路上两旁的树几乎每天都是银装素裹,我们常常是一路拍打着矮枝的树挂,带着一路细碎的雪花,满身热气的走到学校。那时候的学校是没有锅炉的,冬天取暖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大家轮流从家里带烧柴,轮流生火取暖,十来岁的孩子,经常会把炉子烧的阴死阳活的,这还是好的,更差的是火没着起来,还一屋子烟。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多数时候都是对付了,大家抱团取暖,下课了三五成群的追逐打闹,或两两踢脚玩小皮球架脚踢的游戏,课间攒够了热量,上课就不冷了。

  儿时寒冷的冬天,是真的冷。但现在想起来,记忆中还都是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感觉、热腾腾的玩耍的场景和冰天雪地的美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儿时的冬天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