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岩 石 轶 事(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岩 石 轶 事(三)

2022-05-22 08:27:04 作者:陈发哥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岩 石 轶 事(三)

  41

  趁着高参谋一行还在赶回大部队的路上,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琴姑娘吧!

  何姑娘芳龄也二十有四了,长得极为标致。苹果水分的肌肤如出水芙蓉,瓜子脸蛋白皙清纯,满面春风的微笑里清韵楚人。大凡外地来岩石见到过她的人,都不绝于口地说:“能娶到这样的美女做老婆,那可是上辈子的造化啊!”总之,让那些望尘莫及的男子们觉得没有白来世上走一趟的那种。

  42

  其实,我可以偷偷的告诉你,何琴聪明伶俐但也有许多弱点,比如太好强有点江湖女侠的意味,这种性格将来就很不适应与婆婆或者长辈们相处,但更多的还是柔情。而且有时候太会花钱,没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男人很难与之配对。当今社会大都改称呼了,叫“姑娘”不好听,太老气,时兴叫“小姐姐” 或者叫“美女”,为此,我们我们管叫何琴为何小姐吧,倒挺适合的。不知咋滴,最近,何小姐可能有些心事还是什么别的,不仅人不对神,而且脸上有些憔悴。

  43

  多年以来,何琴的命运其实十分清苦。家中排行老大,手下有个妹妹叫何笛,计划生育那年头三代单传的爷爷叫何琴的父母亲无论如何都要生下一个男孩来,否则何家就会断了香火,而且在农村也不会被人欺负。于是,还算小富裕的何家开始跟政府作对,开始了超生游击队的生活。那年何琴三岁,何笛1岁。父母一出走就是三年,终于生下了弟弟何杰,这样何家总算有了传人,没断香火。可是仅靠劳作何编织竹木加工为生的何家生活也拮据起来。

  44

  何琴的爷爷是当地出了名的篾匠,就是通过做竹木加工编织手艺的那种,比如农村田里干活用的奋萁、木耙、箩筐、斗笠还有楼梯、桌椅之类的。这些手艺爷爷会,传给父亲也会,自然何琴也学着会。爷爷老了,父亲也成了远近名扬 的篾匠,农村出产的虽然都是不值钱的货品,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酱醋的生活用品总还是过得去,为了生活他们祖辈每天都忙到三更半夜。

  45

  何琴的家,虽然也属于岩石镇,但她那个村偏僻,离镇上还有一二十个公里,她们一家住在大山脚下,山上是她们的自留山,父辈们种下了繁茂的竹木、中医药材还有灵芝、樱桃、铁皮石斛等,山中,何琴的父亲建造了一座硕大的加工厂,用来做木制品加工用的。家的门前有一条很美丽的小溪,潺潺流水,清纯可人。河畔种着许多柳树,冬去春来,小鱼在小河里游动,黄鹂在树上唱歌。小时候,小何琴和几位邻居家的孩子们还有小表哥他们在小河里游泳,有时候自己只穿一条小裤衩而男孩子们还光着屁股,直到长大了,知道不好意思了,才穿上了便宜买来的泳衣。

  46

  记得后来的李小功第一次来到何琴家的时候写过这样一首诗,诗题为《伐木者》:

  揣怀雨季赠予的虹霓

  带上鲁班留给的油锯

  沿着架笔峰山脉

  缅怀稚幼与童贞

  你说,被岁月折旧的年华

  已斑澜成一束小溪

  于是,在桃花流水的地方

  你和工匠们一左一右

  推拉起那把弓形油锯

  虔诚地锯开尘世的喧嚣

  用多箕少箩的手指

  七拼八凑地修建起

  那条锈蚀的木船

  然后来到河床与鹅卵石之间

  与正在觅食的小鱼一起

  处置黄鹂们鼓噪的声音

  又在竹蒿的驱使下

  追逐两岸快步行走的翠柳

  与蓄谋已久的急流一道

  妆梳瀑布 涌起波浪

  47

  上了中学的何琴,读书非常刻苦而且全面,除了正常的文化课还读中医,美术,外语,琴棋书画样样学,在全班同学中常常拿第一,每每全县组织各类比赛包括体育项目都取得优异成绩。初中毕业直接保送到县城重点中学的何琴,据说连省里一个大城市收费很高的私立学校也愿意给予她免费录取的资格。不过为了家里何琴最终还是选择在本县县城读书。

  48

  前些年,母亲因为长年的劳作积劳成疾,得了脑中风,花费了很多药费仍然偏瘫不起。何琴读高二那年,父亲的担子越来越重,欠下的债务越来越多,他想让何琴缀学,都开学很久了,老师仍然没有看到何琴来报名上学,然后老师问何琴村庄的其他同学,后来才知道何琴的家境,于是班主任和校长一起从大老远的跑到她家里来劝学,而且班主任张老师还跟何琴爸爸说这次的学费由她来出。何琴的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好让何琴断断续续地读了下去。

  49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何琴家里逼债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乡里来要计生罚款的干部也来了好几次。这段时间,父亲明显的消瘦了好多。镇里今天圩天,恰逢周末,何琴一大早就在镇上等爸爸出来赶集。每当这种时候,她都会想着如何帮爸爸一个忙,毕竟做父亲的为了自己为了这个家,真的很不容易。

  50

  今天是个好日子。爸爸的生意还真的不错,拉出来的货到了中午几乎都卖光了,卖到了好几百块钱,爸爸也高兴着,塞给何琴二百块,给她做生活费。何琴收了一百,还给爸爸一百说:“爸,有一百就够了,我会省着点,你还要给妈妈买药呢。还有弟弟、妹妹也在等你买东西给他们吃的”“小琴,你真懂事,爸爸不会当官不会赚钱,对不起你们。今天爸爸高兴,刚才,一个叔叔,一次就给了我们五百块钱定金,叫我下个圩天帮他带灵芝草中药材给他,而且说以后要很多,会给我们出好价钱,正好前些年我跟你爷爷一起在我们家山上种了很多,这回我们可能会发了……”

  “爸,你要小心点,那片山很高很陡的,那的野猪很多很大,我才去过一次,”何琴听爸爸高兴地说着,眼睛里流出滚滚泪花。

  51

  春夏之交,山里仍是雨水连绵,为了下个圩天给那位叔叔带去更多的灵芝草,父亲没日没夜的劳作着。这天更是雷雨交加,何琴的父亲又来到这片离家最远的种灵芝草的山上,山高陡峭,傍晚时分雷声轰鸣,闪电撕裂着天空,泥石流不断。何琴的父亲刚想着摘完这朵硕大的灵芝就回家时,脚下踩着的小树枝忽然连泥带土的蹦了下来,爸爸,从山上滚下了百米深 的山下,从此永别人间……

  52

  何琴再也没有心思读书了。后来,虽然接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只好把它当做冥府纸币一起燃烧,以告慰在天之灵的爸爸。从此,何琴回家继承父业,在痛苦中成长,在风雨中坚强。…………至于后来如何办厂,如何成为公司董事长,如何的爱那是后话。

  53

  何琴是家中老大,爸爸不在了,爷爷老了,妈妈多病,自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小时候,每逢本乡镇和附近的乡镇圩日,她就会跟着父亲到镇上赶集,把平日做好的竹木制品拉到镇上去卖,这种日子还在读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了,一直到外地读中学,只要是节假日或寒暑放假在家,从未间断过。特别是父母亲去当超生游击队那几年,开始爷爷会陪着一起去,后来爷爷老了,她就一个人去或者有时候带着妹妹做伴去。

  54

  如今的何琴真的接上辈人的班了。每个圩天必到,风雨无阻,每逢节假日妹妹不要上学的时候,她就会叫妹妹一起帮忙,也到集镇上帮自己,这样可以让自己有个伴。也不用担心妹妹的安全。庭院里生长着两朵玫瑰花,一朵含苞欲放,一朵鲜艳欲滴。

  55

  一大早红日东升,这是姐妹俩个第一次独立去赶集。何琴使劲地推醒了睡梦中的妹妹,姐妹俩匆匆地吃完了地瓜粥,就赶路到镇上赶集。姐妹俩,一辆板车,姐姐在前面拉,妹妹在后面推。走了半路,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淋湿了姐妹全身,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才来到镇上。由于天公不作美,整天下雨不停,来赶集的人也不见踪影,一桩生意也没有。直到太阳好不容易才在西边钻了出来,这时已是黄昏。姐妹俩人真是饿够了。

  56

  “美女,这个鸟笼卖多少钱?”刚在收摊的时候来了个男青年,要买鸟笼子的。

  “两百”

  “,一百!”那人还价道。

  “多出点,哥哥”

  “就一百”那人一边说一边给了一张。

  何琴刚想再要价,那人就匆匆走了。

  这是姐妹俩今天的第一桩也是最后一桩生意。

  何琴心想“就图个吉利吧”,也没去追买笼子的人再要价。

  57

  太阳就要落山了,何琴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便抓紧收摊。今天的圩着实没有什么人出入。看着这些原封不动的货,她只好寄存在镇上表叔家。何琴的表叔和表哥一直出门在外,家里只有表婶在,以前爸爸在的时候带过何琴去过她家,只是何琴不大喜欢她,如今爸爸不在了,她只好自己去找表婶把这些货寄她家。

  58

  以前爸爸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上家里的栽种的土特产给她。今天何琴本来没打算去她家,所以什么礼物都没带上。

  “是小琴啊,怎么这样身都湿漉漉的,到现在都还在这,我都吃完饭准备来去跳舞了,那些人都约好时间,我这就要出门了,你看看还拉着这些个坛坛罐罐的,我们家又不是垃圾场,脏死了”

  “表婶,今天太晚了,这些东西暂时寄您家里,等下个圩天,我们很快拿就走的。”

  “赶紧吧”表婶很不情愿的让那些货物放进屋子里。

  59

  “姐姐,我饿了”,姐妹俩好不容易从表婶家出来,妹妹说。

  “好妹妹,我带你去吃好东西吧”

  “姐姐,我要吃羊肉串”

  “好,我带你去”

  到现在还没吃东西的姐妹俩,她们确实饿了。刚才卖出的鸟笼子做得非常精致,是何琴花了很大精力做的,不仅笼子做得好,而且里面有各种各式的花鸟绣刻在上面,并且是近期来何琴把所有学画的功夫放到了上面。要不是急着用钱,她才不舍得卖呢,而且没有卖到好价钱。

  60

  ‘’妹妹,你吃饱了吗‘’姐妹俩一人吃一碗面,妹妹加了几根羊肉串。

  ‘’姐姐,这羊肉串,真好吃,我还要吃。改天我们家也养很多很多的的羊,然后我们自己做羊肉串‘’

  “抓紧吃,不然回家太晚了” 姐姐一边催着妹妹一边去付款。

  “老板,付账”何琴今天没带钱,好在刚才,卖到一百块。

  “好的,来了”老板答道。

  老板收了钱,然后仔细的照了照钞票,

  “美女,你这张钞票是假的‘’

  “什么?假的?”

  何琴泪如泉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岩 石 轶 事(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