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鹤的读后感大全
《病鹤》是一本由冈本加乃子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互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病鹤》读后感(一):如何理解一个人
《病鹤》写的是日本文学巨匠芥川龙之介,冈本加乃子在小说中回忆了他们在镰仓相邻避暑的时光。小说主体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与芥川接触的事件有设计有序的穿插叙事,有矛盾伏笔,有起承转合,流畅舒扬,文笔斐然。作为作者的处女小说之作,是自然老成的且令人惊艳。
在精妙的文字展开故事的开端,我隐隐读到了一丝神经质或是嫉妒的感觉。这些感觉都承加在麻川与叶子两个人之中。或许这正是女性视角的魅力所在。对于X夫人的美的讨论或是骑马美人或是关于美人的判断与定义,这见仁见智的理解与审视,却成为两人相邻过程中的一个隔阂。嫌隙在于叶子发表了不同的观点,那便是在她见到X夫人被麻川欣赏而来的焦躁与郁郁,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自会了解到冈本加乃子并非样貌姣好的女人,伴随她的总是“丰润”这样的形象,似其文亦似其人。谷崎润一郎更是给冈本“跡見女子学校的第一丑女”的称号。不难理解跳出视角之外,在小说之中出现的与麻川接触的女性(X夫人、赫子、H屋麻川的女客、甚至是阿驹婆)没有一个被赞许,日记中敏感且神经质的人并非麻川一人,叶子有同样的“神经密度”,真实的性格冲动用知性熙华的笔触覆盖,却也又冲破了一些。
我会在叶子的视角中投入一些麻川的视角,来对比发生在日记中的杂事,又因叶子日记所表露的自我真实且坦诚析论,这样看也会真实理解麻川的一些行为之于在叶子视角中的病态逻辑。有一段在丁托列托的裸女像事件后的描写,发生在镰仓只有邻居得见却不为人知的真实麻川,日常的邋遢可爱的先生,这些形象让叶子真实对这个人产生好感,之于以前更多的是崇拜与敬仰。说出“自我满足的创伤”这样的尖锐讽刺的气话在日记中,麻川已然从神跌落到敏感又脆弱的凡人。
麻川则不会在叶子面前注意太多形象的面子问题(如果是对己而言,安全无感的女人,或许不太介心而自然,这也是与叶子日常接触的亲近感更强了,吵闹也增加了),而针对的是叶子的笔与其来客的笔(关心叶子的访客),关于文学、政治、主义、生死当然还有审美的论断与选择。更有灵魂的交流彼此的心声,在意见分歧中会在意且强调自己的立场,而麻川本身,他的纤弱敏感与悲情色彩在其人生与文学作品中的统一体现,他并非理想主义者,却一直在以一种悲观的略带宿命的意味来追逐着。病鹤二字太贴切了麻川的形象与状态。那些小的不能再小的琐碎只是丰满了一个病态的创作者后半段的人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人的思想与矛盾。
这篇小说作为一个开启是近乎完美的,它是那么的自我且独立,敏感又率真,层叠又完整。与之联系了另一个灵魂的碎片,这些碎片也折射了作者的棱角与色彩,那些发亮的温暖的光夹杂着人性的复杂感与同情心,小情绪大情怀,最直白且平素的整合起华丽的人生旅途,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日记结束从回忆到相逢,直到麻川之死,懊悔没有机会用自己的光照亮先生的人生,终落于感伤情怀。
《病鹤》读后感(二):细腻如粘在上颚的樱花瓣
设计精美的小书
鹤之羽毛
内封面美又有点病娇
鹤,是日本文化中很常见的形象。寓意大概是纯洁、长寿、优秀。
《病鹤》一书选了冈本加乃子的五篇短篇小说《病鹤》、《金鱼缭乱》、《老主人的一个时期》、《河流》、《小艺伎》其中以病鹤做书名,大概是因为这篇名气最大吧。
病鹤用小说里的女主的视角描述了一位神经质的著名日本作家,日常大概有偷听癖,颇在意他人的观点,对女性有种奇怪的想亲近又蔑视的感觉,大概是因为与女人的感情并不顺利吧。看了其他资料据说是以芥川龙之介为原型的,就是电影《罗生门》原型小说的作者。芥川龙之介35岁自杀,但是却是一个蛮高产的作家。如果对他的有兴趣,不妨读读篇。
事实上看完病鹤,我是不太理解冈本加乃子为什么享有盛誉的。但是看完《金鱼缭乱》你会觉得这本书并没有买错!
山上山下,有钱的富商养女和贫穷的金鱼店继承人,一段从小就萌芽贯穿男主整个人生的爱恋和执念。加乃子的笔触很细腻又很温柔。“复一终于吐出了花瓣,但在他内心无法触及的某处,一片苦涩的花瓣却紧紧地粘着,永远也无法除去了”真挚又偏执的爱虽不是荡气回肠,也是百转千回。肉体和精神,作者在里面为男主做出了抉择。而结尾以比女主更美的偶然孕育出的新的金鱼品种又仿佛是一种回应也是作者的慈悲。
加乃子笔下的女性都很美好。女性性唤醒和女性意识启蒙的。文中对男女地位的描述倒仿佛与我认为的那个时代的主流不太一样。
虽然都是依附男性生存,但是貌似她们才是人生的主人,因为有选择的权利。
很想看看其他读者是不是也有我这样的感觉。
《病鹤》读后感(三):凝视生命中一些美的时刻
这本小说是备受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著名文学家推崇的日本大正时期女作家冈本加乃子的短篇小说集,在丰润而飞扬中,理想与肉身互相探寻,绽放出生命的光与美。
在这些小说中,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引人注目。这些景物描写无不承接着主人公在生命中某个时刻自我意志的投射,同时也是作者加乃子将自己的生命力尽情地挥洒在小说中的一景一物上,放诸于那些共命运的个体身上。
如果不把这些短篇小说当作短篇小说来看,而是将它们联结起来,把它们当作某个人一生中的某些时刻来看,这些小说仿佛是一部长篇。故事似乎不应该从第一篇的《病鹤》说起,而要从《河流》说起。
在《河流》这篇的第一部分,是对景观呈现在年轻的富家小姐眼底而引起内心诸般波澜的细腻描写。在小姐人生的此刻,性意识正不可阻挡地萌动着,鼓动着她的想象。然而对于异性与性关系,她是厌恶的。由于希腊神话的关系,她想要把自己彻底交给河流。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爱慕她的直助曾经由于一个眼神也被她厌弃。直助后来在她出嫁后死去了,跳进了河流里。后来,又出现在她的梦境里。某种意义上说,直助完成了小姐曾经的愿望。
在《河流》里,小姐最终嫁给了一个愿意不顾一切抚慰与劝解她的画家。紧接着的《小艺伎》里,“我”的丈夫正是一位愿意接受“我”之一切的画家。而在本书同名的那篇《病鹤》中,“我”正是与作为画家的丈夫外出避暑才偶遇了文坛名人,以芥川龙之介为原型的麻川庄之介,与他逐渐接触,互相了解,并且发现了麻川不为人所见的一面。麻川所极力维持的,是对美的追求与沉溺。然而,凝视这美,却见到了某种神伤。
在《老主人的一个时期 》里,姐妹两人由于患上风湿而跛足,则联结起《小艺伎》里,“我”的家族中同样的往事。而老主人那种即使年长也丝毫未对事业放松的精神,以及就算在亡妻之后消沉了一阵最终也终于克服而重新获得力量,“在他那紧致而富弹力的皮肤下,鲜活而沉着的力量正在发出清冷的光”。这也酷似《小艺伎》里“我”刚去世的父亲曾经对于家灵和青春的执着。
这四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过对凝视美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决定了主人公此后的人生(《金鱼缭乱》虽然难以纳入这个完整的故事中,但却也因为凝视过美而决定了此后的人生)。小艺伎最终没有与“我”共同生活,而是将青春赠于“我”,于是“我”开始了写作。加乃子将“我”与小艺伎都命名为“加乃子”或许有自道写作缘由的况味。不知作者加乃子是否感受到了人生将不长久——她只活在40岁——因而在作品中屡屡透露出一种对美和生命的渴望与挽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