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1000字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是一本由范毅然著作,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元,页数:20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一):我读了一本“伪书”三遍!
今天是我读完它的第三遍, 但这不妨碍它确确实实是一本“伪书”,后面我读了洛克菲勒写的自传才发现;单从内容上这本书是成功的!时至今日我仍把它称之为好书,因为它让我从此爱上了读书! 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一个迷茫的午后,我贪婪的看了几页后,便浑身充满力量!又一口气买了十多本不同的书并看完;是它让我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因为它容易让人看的下去,因为只有让我这种不爱读书的人看的下去,才会喜欢并在书里获取到营养! 相比于真实的洛克菲勒,这本38封信更“鸡汤”,比如这本书说洛克菲勒70岁仍搏杀商海,片刻都不想停歇,但实际洛克菲勒在50岁就想退休做慈善了。。。 这本书其实不论是鸡汤,还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取决你对此书的需求,如果你是单纯的想开拓一些视野,增加一些信念的力量,看这一本书就足够了!但如果是想理性的了解洛克菲勒,还是直接读洛克菲勒自传好些!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二):追求卓越
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正如洛克菲勒用自己从小的商业起点到长大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经验历程,用书写信件的方式把这些无形的价值传授并指引着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那样。
机会不会是平等的,但结果却是平等的;人生的起点可能会影响结果,但不会决定结果,就像洛克菲勒的正式工作是从记账员开始的,他那倔强的脾气和不认输的信念,通过自己明确的目标和自己身拥有的才能(资源),策划出了他的好运气并创造了留下来工作的机会,通过不想太多想要做的事分散太多宝贵的时间,专心致志去做好一件事,从事衷心喜爱的工作,让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石油大亨。
一个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才能增加自己控制命运的机会,在竞争中保持警觉,可以欺骗敌人,但不能欺骗自己,面对竞争时需要知道自己拥有的资源,动用它去赢得胜利,也需要知道友善、温情这类感性的东西会消弱甚至害了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自始至终的保持顺利,要敢于冒险,从失败的经验中摄取成功的因素,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信事业;要敢于自信,如果当你心中不能确定甚至产生怀疑,各种理由就会支持你的“不自信”,就会导致失败;要敢于用全局的眼光看待事情,只注重一种功能,而忽视另一种功能,就会招致失败。
人生,就是不断抵押的过程,为前途抵押青春,为了幸福抵押生命,不能让傲慢,摧毁了人生,任何一个人一旦养成习惯,不管是好坏,习惯就一直占有了他,从小事做起,并做好它,这是做成大事的基石。
知识本来是空的,要学以致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寻找、培养和管理各种投资方法,滋养更多的钱财,让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这才是交易的真谛:交换价值。
态度决定能力,挖掘巨大的潜能,创造性地思考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确立目标,透明化,在想要取得的成就以及战略谋划的时候,需要保持冷静,保持自己的决定不会偏离或者目标不被阻碍。
行动源于担负的责任,赢本身并不代表一切,而努力去赢得做法才是最重要得,以积极得态度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顺逆起伏的世界,在太多太多无奈的失败之中追求卓越,这才是魅力!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三):主要内容
更多的是具体的内容,都已经做了标记。可以反复长期读一读。
我觉得其中的很多观念都非常受用,包括“心态比才智更重要”“运气都是策划出来的”“冒险才能抓住机会,大胆冒险,小心策划”“要珍爱财富与时间”“要喜欢竞争并爱上竞争”“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他的核心”等。
同时我觉得这本书是可以反复来阅读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很多观念更加印象深刻,并产生自己的行动。
还是那句话,只有产生了行动,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白搭,包括你认识到了很多东西。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感(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富裕的人,到老也可能是个穷光蛋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其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比尔▪盖茨视他为偶像,他说:“洛克菲勒,是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
1910年,他的财富达到1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人。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
他给儿子写了38封信,饱含父亲对子女的爱和期待,
完整记录其98年峥嵘岁月中的人生智慧,成功之道。
细读这38封信,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创造巨大财富,
又让我们从中窥见,这位商业巨子在成长、修身、处事,以及创造财富的秘密。
接下来的每天,我将逐一解读《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今天我将解读第①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我从中提炼出3个重点。
01
命运,不全由出身决定
洛克菲勒在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上中学时,甚至穷得买不起课本。
好心的邻居可怜他,就借着给他用。
他的第一份工作,薪水并不高,每周只有5美元。
洛克菲勒用自身例子告诉儿子,他的出身并不高,但是经过努力,最后他却建立了让无数人羡慕的石油王国。
另一方面,洛克菲勒又举了一些反面例子。
根据马萨诸塞州数据表明,17个有钱人的孩子里面,却没有一个是以富翁身份离开世界的。
而社会上,还流传了一个笑话:有位百万富翁,继承了2000万的资产,然后,他成功把这笔钱,变成了100万。
洛克菲勒用这两类相反的例子告诉儿子:
出身贫穷的人,不一定就不能成为富翁;而出身富裕的,到老可能也不是个富翁。
正所谓:命运,不全由出身决定。
洛克菲勒把这些道理写在心里,是告诉儿子:虽然你出身在富裕的家庭里,但你同样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财富。
02
自立,是创造持续财富的根本
自立,是创造持续财富的发根本。这个话题,其实是从上面第一个话题延伸出来的。
洛克菲勒告诉儿子,出身富裕的人,也有可能变贫穷,因为后代,没有拯救自己的野心,最终走向没落。
洛克菲勒虽然很有钱,但作为父亲,他经常给子女们灌输的是节俭、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他甚至不让子女们知道他是富人。
他鼓励孩子要自立,他认为:自立,是最高贵的品格,自立的人,也最容易获得快乐的生活。
洛克菲勒告诉儿子,家族的荣耀和辉煌,也许在早期的时候,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
但是,要保证子孙后代都有美好未来,却需要代代人自立,自强去奋斗得来。
从结果上看,洛克菲勒家族富过6代,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之一,可见,洛克菲勒家族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03
为人父母,应适时放手,让孩子勇敢搏一搏
洛克菲勒在第一封信的开篇说道:“你希望我始终与你一起出航,但我不可能永远做你的船长。”
仔细品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家长:在孩子成长时,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去勇敢一搏。
曾经听过一个新闻,说某大学生,因为离开父母后,连剥鸡蛋都不会,生活没法自理,最后被学校辞退了。
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有多少家长,是恨不得包办孩子所有的?
我就见过一妈妈,她儿子都上高中了,每天早上,还为儿子挤牙膏... ...
因此,读完《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之第①封,让我们明白,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有能力之人,就必须适时放手让他们去自立,拼搏。
我们不可能永远为孩子打伞,不可能永远做他们的船长,他们需要去外面经受些风雨,挫折,才能长大成熟。
总结一下,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的第一封信中,洛克菲勒提出命运,不全由出身决定,而自立,是创造持续财富的根本。作为孩子父母,应当适时放手,让孩子勇敢搏一搏。
好了,今天《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的第一封信,我就为大家解读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记得给我点赞鼓励哟,下一次,我将解读第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