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美术学院 “文心绘龙”社会实践团队 学习非遗技术
弘扬技艺传薪火,谱写华章著锦篇|“文心绘龙”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小麦伞”制作材料商讨会及草编技术培训活动
撰稿:冯慧
摄影:刘瑞轩
7月9日上午,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安苇编技艺传承人李光祥来到于林村,与团队实践团环境设计规划组队员针对“小麦伞”制作材料进行商讨。
李光祥带来了适合做“小麦伞”的小麦秸秆与茅草两种材料,最终,李光祥、于林村郭孝名书记、主任门群群、团队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商讨下,确定选用茅草作为“小麦伞”的制作材料,材质防虫防腐;采用茅草编织技术,造型美观大方。
郭孝名书记、门群群主任、李光祥与团队成员进行商讨小麦伞落成,并帮忙积极联络村民学习草编技艺。
当天下午,李光祥老师在于林村村委会为团队队员开展草编技术培训活动。培训期间,他耐心、仔细,一一回答队员们的问题,在他的讲解及耐心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成功学会了草编蚂蚱与艾草香包的制作。
在李光祥老师教导下,团队成员自行练习之后,当地村民纷纷接受我们的邀请来到教学现场,村民们对草编技术都非常感兴趣,专心学习编织步骤,在这期间团队成员也不厌其烦的为村民演示每一步。最终村民向李光祥老师与团队队员表示感谢并拿着自己的编织成果满载而归。团队成员认真教当地村民草编技术。
李光祥老师今日来到于林村,确定了“小麦伞”的制作材料,推动了的“小麦伞”落地进程。据悉,“小麦伞”预计明天开始施工,团队社会实践结束前能够成功落地。在完成这些活动之后团队成员与李光祥老师进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