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聪明的人,都很会吵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聪明的人,都很会吵架

2022-04-21 03:34:17 作者:带你把书读完的 来源:有书 阅读:载入中…

聪明的人,都很会吵架

  带你读完52本书2000万阅读爱好者关注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

  文 | 司令同学  · 主播 | 阿成

  人为了吸引注意力而故意夸张,次数用多了,就会变成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了。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的晚读,我们继续共读《独立思考》。根据我们所拆的主题点,建议翻开书中的第六章,也就是144页-167页。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都不停地遭受到来自网络、电视、报纸、广告以及其他来源中的议题辩论的连番轰炸。其中就包括我们上一期早读中所提到的谬误。

  那么有了了解和避免陷入谬误的基础之后,我们现在就要分享如何汲取他人和社会提供的议题辩论中的精华,学习如何识别、分析和构建自己的论证依据,这种能力是批判性思维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能够帮助我们在个人选择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构建一项论证总共需要八个步骤,你也可以马上拿出小本本记下来,分别是:

  陈述论题、建立前提、删去缺乏说服力和不相关的前提、确立结论、组织结论、尝试向他人进行论证、修正论证、将结论和解决方法付诸行动。

  开始细讲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议题?

  简单的来讲,议题就是存在争议或者不确定的问题组成的不明确的复合体。这句话中用到的三个形容词都是负面和消极的。想要逐步消除存在争议的、不确定的和不明确的,就要先确定一个议题,也就是核心论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写过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思维认知领域的议题等同于议论文中的论点。识别一个议题需要清晰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能。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和身边的人发生争吵,其实你们争吵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不能够真正的清楚争吵的议题是什么。也许一个人在争论这样做好不好,另一个是在证明这件事是否存在。那么得到的只能是无解、挫败和更多的矛盾激化。

  只有明确了你所需要论证的议题是什么,我们才有声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在进行问题分析时,我们自己也能意识到有些讲事实讲道理的语言着实太过于僵硬,甚至并不好听。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到修辞术,但是一定要注意,修辞术并不是逻辑论证。

  修辞术和修辞学也被称为“说服的艺术”,他们的作用在于宣传某种态度或者世界观。在英语的语境中,修辞专指的就是说服性的写作技巧。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这句话中,"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我们在论证过程一旦要借用修辞术的力量时,切记要避免在两极化的论据中使用,论证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说服他人去相信某一立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更重要的是向其他人提出依据。

  一个论证由一系列的陈述组成,这些陈述被称为命题,命题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和“世界上有神灵存在”都是命题,但是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命题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论证结论的成功与否。一个好的命题的前提并非是来自舆论和假设,而是以事实和经验为基础。前提的可信度越高,论证的过程就越完美。

  前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描述性前提,就是指科学的观察以及我们的五官能感受到的证据。

  “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这种都是描述性前提。

  第二种是规范性前提,与描述性前提相反,规范性前提包含有价值观的陈述。

  比方说,“事实证明”“具体案例说到”。

  第三种是类比性前提,采用类比的形式,通过两个相似事件或者事物之间的比较给出信息。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同义词,换个方式来讲同一件事。比如讲尊重,你也可以说,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我国唐代的“诗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也运用了类比手法,也就是那句最为大众熟知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

  第四种是定义性前提,包含一些对关键性术语的定义,当关键性术语模糊不清或存在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精确的定义性术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绝大部分的论证最终都要落实到笔头,在书面的形式中,图形和标点可以代替面对面沟通的语调和肢体动作。

  当我们试着用若干命题来介绍论证时,可以为命题添加括号。一项完整的论证可以被包含在某个句子中,适当的使用括号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

  有些时候我们想要去衔接上下文,为了不让文章中出现断节或者跳脱太突然的情况,可以使用设问回答的方式。

  先提出如果我们如何如何……因此就会怎样怎样……的结论。多使用“因为”“因此”“实际上”“由于”“所以”诸如此类的关联词,也会帮助你文字产出的内容和结构更扎实。

  我们自己完成了论证的过程之后也不要急于将成果展示给他人。不妨先进行评价论证,从清晰性、可靠性、相关性、完整性和合理性这五个方面进行自检。

  清晰性主要是看每条前提和结论是否清晰易懂。

  可靠性就是看我们列举的前提是否有证据支持。

  相关性顾名思义就是验证前提和结论之间是不是存在关联。

  完整性即是你所进行的论证中是否还存在未阐明的前提和结论。

  检验合理性的时候,我们最好带着问题去检验,比方说,你的前提是正确的吗?它是否能支持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也要进行自我论证,相比起我们上面介绍的步骤,头脑中的论证过程中就可以简化很多。

#有书君说#

  To 全体书友: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团队着手做了这样一件事,就是全面升级有书共读+小程序,经过了59天的精心打磨,从内容、功能、体验上做了全面升级,现在有书共读+3.0版本终于能和你见面了,期待你的使用与反馈~

  与此同时,【早读】和【晚读】的内容自5月13日后也将不在【有书公众号】内推送,所有共读内容将全部迁移至【有书共读+】小程序内展示。请书友们及时关注该小程序,以免错过共读内容!请书友们及时关注该小程序,以免错过共读内容!请书友们及时关注该小程序,以免错过共读内容!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 有书君

   ↓↓↓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晚读签到。

  你点的每一个,我都当是喜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