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杭州90后女孩的一封裸辞信火了:你所谓的不想安逸,或许只是在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杭州90后女孩的一封裸辞信火了:你所谓的不想安逸,或许只是在逃

2018-09-04 21:00:48 作者:一直在路上的K叔 阅读:载入中…

杭州90后女孩的一封裸辞信火了:你所谓的不想安逸,或许只是在逃

  点击上方“Kris在路上”,马上关注

  真爱,请置顶

  每天5分钟

  陪你自律,伴你成长

  这是K叔的第404原创

  作者Kris(K叔)

  原创首发:Kris在路上(krisgtd)

  个人微信ursosonice5

  昨天,网上开始流传着一个90后女孩,写下的这封辞职信:

  从2012年入职,到现在已经6年时间了。而这6年的职场生活,显然磨光了女孩的耐心,她的7条辞职理由,条条扎心。我把这7条精简了一下:

  没时间谈恋爱

  没时间旅行

  加班,还没加班工资

  过节也要加班留守

  没有朋友

  没有前途公司已经走在下坡路

  混日子了,我还年轻,不想安逸

  很多年轻人,对照着这7条理由做自我检查发现几乎条条中招,上班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比上坟都痛苦,也纷纷开始考虑,老娘/老子准备辞职,不伺候了!

  很多读者也在问我,对于这封信是什么看法,我回复

  “我也几乎条条中招……”

  但是,如果问我,这种情况下要不要辞职,我依然持保留意见

  为什么?

  方面,我们只看到了一页A4纸,7条理由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这个姑娘工作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只能靠想象

  另一方面,既然有那么多人都纷纷中招,是不是也侧面说明了,这种职场困境其实非常普遍,同样也在折磨着其他人,就算换一份新工作,或许遇到的困难比这个还要多。

  换句话说,这种职场环境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不是说换个地方继续被折磨,而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是否有改变自己空间余地,能不能靠自己来破局。

  否则,即使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可能这7条职场残酷现状依然成立,甚至会更多。

  当然,辞职女孩的真实状态,我们无法得知,所以,既然她做出了这个勇敢决定,就应该支持鼓励,但对于我们这些依然在职状态下的人,反而要放下冲动情绪,认真地反思,到底是公司和老板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最怕的真相就是:嘴上喊着不想安逸,但身体上对工作却不停的逃避,然后把这个锅甩给了公司和老板。

  没有完美的工作,也没有完美的老板,只能靠不断追求完美的自己,来破局。

  很巧,上周我周记中的一个小伙伴,提出的问题,和这个杭州女孩有些像,我把问题和答案放上来分享一下,也希望那些在职场上迷茫抱怨朋友们,吐槽老板和公司之外,也记得好好梳理一下自己。

  l Question:

  Hi Kris,

  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分享和引导。你的周记和文章给了我持续的动力光芒

  但是由于自身的不努力和不坚持,生活还是陷入的一个纠结的状态。希望有机会能得到你的指导

  我是201x年普通二本毕业,本专业会计。但因为我表姐在xx开外贸公司需要招人,我对外贸也比较*,所以就到表姐公司工作了。

  本想希望在表姐带领走向康庄大道,但我却把的路越“作”越窄。

  公司办公室一共四个人,三个业务员和一个文员。

  201x年1月到xx,单证请长期产假,我用了一年时间去做文员(中间有请假2个月回老家)。在这段时间里,我通够自学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从论坛上学习如何写邮件天天都有上网补充英语。 但是由于忧患意识不够强吧,一年下来并没有任何收获原本是年年拿奖学金的人,现在是逢考必不过。实际的工作能力也是渣到不行

  第2年,正式做业务,参加了两次广交会和两次国外展会。 这一拉出来亮相,才发现能力严重不足。 虽在学习英语,但是水平好像比在大学还低(大学六级)。在国外只能应付工作上的内容根本谈不上和老外流畅的聊天。

  因为办公室和生产厂家两地,我对产品生产流程和部件名称都搞不清楚。在和客人沟通时,也受到过客户鄙夷。好在能靠运气,现在也有了几个稳定客户。

  我在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的同时,也在抱怨公司没有培训

  我表姐既是老板也是业务员,但她只上半天班,上完班就走了。对我的指导也就是开始时候发了一份行业标准,讲了大概的工作流程。从未开过任何会去分配任务总结。我也没有任何业绩要求和指导培训。

  每天上午做完事,下午办公室就我和文员在办公室。文员一般上午做完工作也没事了,就看电视。我虽然不看电视,但发100封推广邮件给老外,可能得不到一封回复。到现在,我已经失去开发客户的信心和动力。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低得想打瞌睡。所以基本上只能算工作半天。

  来xx这么久,认识的人也只有公司的几个人。对外,只有健身房场合遇到的泛泛之交。我也觉得我快要失去社交技能了。

  第三年,参加春季广交会遭遇滑铁卢,一个客人也没接到,加上两年的差强人意的工作经验,我好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自己的信心,也急迫地想要和外界接触

  于是,我压缩个人提升的时间,去做*辅导老师,做了一个学期,到今年7.8月结束。我发现我本职工作的能力水平更差了,也找不到重点去工作。产品,业务技能一窍不通。这个月,因为粗心,工作上造成了经济损失压力也很大。个人的心态也严重失衡。

  今年一直在和一个香港业务员对接,现在成了朋友。交流时,发现他们是有章法地在做业务,而我只是机械地有事做事,根本没有技巧可言。这时,他也建议我去大公司工作,见见世面

  今年也是我到xx的第三年,我也承诺自己如果工作三年都没有任何起色的话,就回老家。 可是,眼看第三年快结束了,我确实没把工作做好,也失去了回去重新找工作的勇气。甚至觉得自己比大学时的我更差,已经被同龄人甩在后面。

  我知道问题就是出在我自己身上,太懒了,但我不知如何去改变了。有些不甘心,想在这里再搏一搏,看后面情况会不会更好。也有一点贪恋在表姐公司工作无压力,没有业绩要求,期待明年他们会把重心转到业务上。也想回老家,至少作为一个独生女能常常回家看看父母。但又怕找不到工作。

  总之~现在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去调整自己,也不知道三年之期到了,我是去是留?

  ,文员32岁,在公司5年,月薪3600元。她曾想离职,最后被老板劝住了。理由是现在工作这么稳定,为什么要出去找一个又累又有压力的工作呢,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不利处境了。 我好怕自己也成为那个30多岁还是月薪3000+的人,但这些话,我也听进了心里。

  谢谢!

  忠实的小粉丝

  @St…… 

  2  Answer:

  哈喽,St……感谢提问哈!

  看了你的问题,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之前在周记中也强烈推荐过的一部韩国电视剧《未生》,这也是少有的几部我看过不止一遍的电视剧。(豆瓣评分上9,绝对值得看)

  所以,我倒觉得,你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那部电视剧里找到答案。倒不是因为评分高,而是《未生》的背景,就是一家外贸公司。

  可能你现在遇到的很多工作内容,和其中的桥段剧情都是极其相似的,一旦相似,就会很有共鸣

  当然,我不能扔给你一部电视剧,就算草草了事了,还是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不过,我将会拿《未生》中的剧情和角色来和你做相应对比,所以,建议可以先把《未生》看完,再重新来读我的文字,可能会更有感觉

  梳理一下你的问题,我觉得需要解决的有三点:

  01 欲望与能力的不匹配问题。

  在《未生》的开始,就讲的是一堆实习生竞选最终成为正式员工的故事。

  而所有的新人们,几乎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唯独主角张格莱是一个空降兵(之前一直在学围棋,由于围棋失利,只得进入社会,靠着亲戚关系成为实习生)。

  正是因为自己并未读过大学,所以,他在所有实习生中,无疑是工作技能最差的一个。

  这其实和你在第一年工作时的状态有点类似,你没有同期的同事,直接和那些老业务员们一起工作,一定会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质疑,这是必然的。

  但对于这种差距,张格莱是怎么做的呢?

  领导交给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让他整理资料,然后他硬是加班熬夜完成了工作;

  领导经常会说一些外贸中的英文术语,而他完全听不懂,于是抱着领导给他的那本厚厚的英文术语书,硬是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没错,也是靠熬夜;

  所有实习生被派去一线工作,任务是从臭烘烘的海鲜桶里,找到掺杂进去的章鱼,其他人都消极怠工,只有他不怕脏,不怕累,毫无怨言地完成了工作……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你会发现,张格莱在面对自己差距时,真的是在拼尽全力,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有这一个机会,决不能白白浪费

  拼命工作,我想是所有年轻人在初入职场时,最应该达到的状态,当然我也没能做到,但看完张格莱之后,真的会有很大的改变。

  你的那种能力无法达到的焦虑,我特别理解,但你的问题就是,过于放大了自己的差距,以至于放弃了弥补自己的差距。

  很简单,你在展销会上发现自己的英语不达标,那就花大力气学英语啊!不用觉得这是一个浩瀚的大工程,如果真的扎实去学,不出半年,口语的状态会有天地之别,相信我

  02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作祟。

  你在表姐公司工作,其实对于你来说是双刃剑好处是有个照应,坏处是亲戚的状态,会不自觉的让你产生懈怠,尤其是从你的问题来看,表姐对你基本处于放养状态。

  就像那位香港朋友说的,去大公司看看,他的建议不一定要选,但其实核心是,你没有接受足够完整和流程化的培训。

  所以,你对于培训不够的抱怨是非常能理解的。

  但,要想清楚的是,即使换了一家公司,培训足够,你的掌握情况就一定会好吗?不一定,换了新环境,同样会有新的问题。

  核心还是自己。

  再回到《未生》,张格莱在进入公司之后,真的是啥都不会。前辈们出差,只剩下他一个看家,结果接一个电话,听不懂,第二个还是听不懂,很多新人干脆放弃,不接算了。

  但他不是,他硬着头皮跑去找同届的一个学霸帮忙,一次,两次,三次……

  即使自己不懂,也要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干脆逃避。

  同样的,还是那本英文术语书,领导其实只是随手扔给他,让他抽时间学一学,这算培训吗?当然不算,领导们都很忙,哪有时间一个个教他,但他就是用的笨功夫,竟然把一本书都背下来了。

  就连领导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人,不是教不教的问题,而是只要给他一个小小的入口,他就会拼了命地去学,去做。

  所以,建议,你也应该找到自己的小小入口,或者叫突破口,从单点出发,逐步扩展到线、面、体,不要以为有了培训就大功告成了,所有的培训只不过是给你提供一个入口,无非是大或者小而已,核心还是要看你能不能把这个入口撕开,让它足以支撑你,获得更快的提升。

  03 三年之期,是约定,但其实你早已经违约了。

  我很欣赏你给自己制定的止损线,这也是我经常会用的一种方式,但是所谓止损线的约定,前提是,你是否真的按照约定百分百执行

  我猜,你在定下三年之期的时候,一定是假设自己足够努力的吧?

  那么,你回想一下,这三年,是否是按照你给自己的要求来执行的呢?

  从你的问题看,似乎执行的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看起来三年是期限,但按照你的用功程度来看,或许只不过是过了1年而已。

  (这是个算术题,如果真的是按你说的,每天只上半天班,充其量就是过了一年半……)

  有些人的一年,比其他人5年还要充实,那么,进步当然要比5年的人还要快。

  同样,还是看《未生》。张格莱被公认为最差新员工,但是他却始终不放弃学习,短短一年时间,他竟然成了第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新人,这个过程,真的是他一点拼来的。

  看起来,大家都过了一年,而他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其他人,思考深度实践程度,同样也远超同批同事,这么看,他成为第一个,也就不足为奇了。

  止损线很好,但一定要看自己是不是严格按照内心约定执行了,如果自己先违约了,那么我建议,重新给自己设定一条止损线,包括自己的用功程度,然后再次上路挑战

  好啦,以上是我对你问题的三点思考,希望对你有用

  另外,再次强烈安利你这部电视剧,还是那句话,等你看完之后,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当然,答案好找,可具体到自己身上,总是太难。

  如果坚持不下去了,那就再去看一遍,打打鸡血。

  实话实说,这也是我为什么看《未生》不止一遍的原因。哈哈哈哈。

  祝新一轮约定,顺利实现!加油!

  以上,Kris。

  

  如何将摆脱混乱的生活,从每周输出周记开始。

  K叔2018年的周记社群全面升级啦!目前已经有900多小伙伴加入!有订阅需求的小伙伴,直接点击这篇文章,在末尾查看订阅须知哈。谢谢啦~

  ▼

  请点击上方图片或下方文章查看

  《2018年周记订阅指南》

  K叔个人微信:ursosonice5

  K嫂个人

  (大家快来添加哈,很快就要加满5000人了)

  可能错过的K叔精选文章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今日留言

  有奖互动

  聊聊你的跳槽或者辞职经历吧~

   留言区见 

  (获奖方式见K嫂的留言哦!)别让受害者受到二次伤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