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拖延症毁掉你。
我抓着手机,逡巡了一圈,给她看早在周三就打算收拾,却一直拖着,目前已乱成“狗窝”的房间,愁苦道:有,晚期了,已弃疗。
她顿时哈哈大笑,在屏幕对面擦着眼泪,用松了一口气的语气道:“那就好,我就说我都收拾完桌面,怎么还不想看书复习,原来是咱家遗传基因太强大。”
我顿时喷了,拎着被喷了一屏幕水的手机,怒吼:“你,现在、立刻、马上,挂电话,然后找出书本,摊开来看!”
真是,要被气死了。
这要是被小姨知道,她有跟我视频的时间,却没有看书复习的时间,我不脱层皮就怪了。这可是现在家里都紧张着的待考生,偏偏还喜欢拉着我作死,欠揍!
我擦干净手机,却不由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似乎也是这般,不光拖着不复习,还拖着不想做作业。
明知道这些无法避免,却依然乐此不疲。甚至为了逃避,转而去收拾以往同样不愿意收拾的房间,又或者去洗衣服倒垃圾。
即便后来到了大学,依然如此,每次大考,总是拖到最后一个晚上再复习,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一个晚上就能背完所有的重点。然后果断在看到一半的时候睡着,醒过来后痛心疾首。
万分后悔自己没有早点看书,又或者在最后一天的时候,不应该一边手心出汗心中忐忑,一边还抱着电视剧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安慰自己:不就那点东西,一个晚上扫一眼就行了。
然后每次都在及格线上低空飞过,也因此助长了我的“气焰”,连论文都开始一拖再拖。继而被导师拖出来,在群里劈头盖脸一顿骂,这才紧赶慢赶在一天里敲完。
毕业后,我以为自己的拖延症就到此为止了,毕竟以后远离了考试和作业,谁还会拖延?这外面尽是广阔空间,任我翱翔。
然鹅,人果然不能太过铁齿。
毕竟,上班后,我开始学会了拖稿。
然后一直挂在嘴边的“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做不了”“从现在开始去旅游”“只要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真是,丧心病狂又无可救药的拖延症。
简直有毒,换乐嘉的话来说,大概就是:拖延症的实质就是逃避和相信自己临时抱佛脚的能力。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明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明知道最紧急重要的事是什么,偏偏就是爱拖拉,甚至为了拖拉这件重要的事情,可以干许多其他的事情。
就比如:每日的熬夜和早上赖床。
阿洁总是告诉自己,每天21点睡觉,因为她立志养生,毕竟如今90后都这么大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于是,她的手机上定了3个闹钟,8点30分一个,8点45分一个,9点一个……
可惜,没有哪一次是起作用的,因为每次到点就掐掉,然后继续抱着手机刷刷刷,9点的那个闹钟更是丧心病狂,因为9点时候她告诉自己就要睡了,看完这条看完这条,于是唰唰唰,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然后因为晚睡,又在第二天早上,开始了赖床,即便已毫无睡意,也坚持要黏在床上,完成自己最后的倔强。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最后总是着急忙慌地出门,然后又晚了那么一分钟:迟到!!
不到一秒钟,铺天盖地如潮涌的内疚感和厌弃感涌上心头,让她一天都不得安宁。
那么,拖延症真的就没救了吗?
并不是。
首先,拖延症不是“病”,也不等于“懒”。它是21世纪特有的行为,源于时代的快速更迭和周遭多元的诱惑。
常常听到有人呐喊“我不是懒,只是拖延症犯了”,有人以为这是借口,但实际上拖延症确实≠懒,因为懒会造成拖延,而拖延却不是懒,就比如没钱≠穷。
而人们之所以会给拖延+“症”,不过是形象的比喻,开始不过源于网友给予的形象说法。
其次,拖延症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但可以治,只是治不治在于自己。
豆瓣一直有一个“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成立于07年,至今已加入16万人,可以想见每年有多少人步入“拖延症”的怪圈。
甚至他们内部还有各式各样的“战拖会”,互相监督互相辅助企图摆脱拖延症。
然而实际上,很多“战拖”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拖延症,它们大多研究的还是当事人,只要当事人能够意志坚定,做到自律,自然能够做到不拖延,可一旦放松,却又会反复。
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变得好过点,不因为“拖延症”而陷入过度绝望和厌弃中。
很多人的拖延症其实并没有想象的严重,都是在可自我接纳的范围内,可有些人却会陷入情绪崩溃中,比如我曾经见过有人给自己列了满满的任务表,可总是会因为各种拖延而没有办法完成。
最终她崩溃大哭:“难道我真的就没救了吗?”
这声呐喊,我当时听了只觉得有一种悲凉的战栗,如果人对自己都失望了,那么情绪崩溃的那一天,谁都没办法保证她会做出什么。
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是“拖延人士”,于是原谅自己。
这之后,才是给自己列任务表。
在列任务表的时候,不要给自己的任务表列得满满的,用笔在纸上做记录,告诉自己:既然拖延症无解,那么就再拖一点吧。
于是,把最重要紧急的事件列在任务表最后面,然后学会欺骗自己,最顶上那些没用的任务才是最紧急重要的任务,这样为了避免完成最上面“最紧急重要”的任务,拖延人士势必会先去完成列表后面的任务。
这样一来,有些能够不拖延的任务就会在你逃避最顶端任务的时候完成,并且降低自己内心的内疚和罪恶感。
你要知道,拖延症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当你自己原谅自己,才能真正正视它并且脱离它的掌控。
作者简介:nana,壹习内容组成员,一个怎么都睡不饱的熬夜狗。壹习(),以多样的方式帮助大家成长,从这里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壹习之地。
壹习君推荐
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给壹习君留言,背了很多单词,口语还是渣渣。其实词汇量不是最重要的,能否灵活调用万能单词才是决定口语好坏的核心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口语水平,壹习君特邀请到Frank老师开设“1000个单词carry口语表达”口语训练营,仅限前2000名免费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