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究竟为什么
说到迷信,我自然就想到了牛鬼蛇神。牛鬼,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意为鬼的母体便是牛,我曾经看过秦腔,也不大记得戏名,只记得戏中有个牛头马面的鬼,几十年过去了,我对这个模样难以从记忆中抹掉。我读了《西游记》《聊斋》《村野散思》等书籍,书中涉及到神鬼之类,后来,我总结了一下,神不外乎就是具有腾云驾雾、上知万年、下测千年的本领;鬼除了害人,还是害人。这一切说穿,据我所看全是人的一种意念,或者是人心中的一种渴求。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村子里隔三差五的演一场电影。至今几十年过去了,那时看过的电影《劈山救母》《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神话传说至今一次次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曾经幻想过自己有一把斧子将大山劈开,也想象过像牛郎一样娶一位仙女踏云浮游天宫,可是,时过境迁,如今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厚,渐渐地学会迷信他人,也迷信自己,总是对所有的一切事情,瞻前顾后,一旦遇到不幸的事情,非要找找一位“特殊先生”算算。
对于神,与其怀有一种错误的信仰,还不如不发表任何意见。因为后者只是不信神明,而前者却是軄读神明。无可否认,迷信,这是对神的一种侮辱。迷信的人,大都出卖了自己,当初,这些人想着是自己过得好一点,结果,他们对上帝的侮慢过分强大,对自己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培根说过:“无神论者把人类交给了理性,交给了哲学,交给了亲情,交给了法律,交给了功名,所以,即使没有宗教的引导,人们也不至于迷失。无神论者从来不会危害国家,往往它使人们学会了克制,也使人们除了现实的福祉而无任何顾虑。迷信给国家带来了混乱,也扰乱了人们应该遵从的道义和生活规范,还会使一部分人的思维颠倒,凡是有迷信存在的地方,往往就会出现智者屈从于愚夫的现象,而真理也不得不适应一些荒唐的举动。”
如此说,人们为什么要迷信?
培根说:“使人陷入迷信的缘由极其复杂,比如,只注重礼仪上的繁复和奢华;过度地去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神圣和虔诚;执着于传统乃至于宗教;为了个人私欲追求名誉;用俗子的心理猜测上帝的心思。”
归纳分析,迷信的源头是一种生活上和心理上的进取。人们之所以迷恋迷信,至少为了长久地平安地生存并且生存的更加风光一些。事实上,世界就这么喜欢捉弄人,每一种事实的结果都不是人们心目中的那种理想化状态,反而,背道而驰却是迷信的唯一结局。
前一段,扬言的“世界末日来了”最终来了吗?这些伪造谣言者只是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制造了一些混乱不堪的局面,一时间,县城的蜡烛被抢购一空,妻子好几次电话警告我,回家别忘了捎带几包蜡烛。这些荒唐的做法,至少说明了聪明者的过于无知。
迷信可信可不信。可信?人们总要有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理想不是坏事;可不信?迷信终归需要加以掩饰。不加掩饰的迷信,犹如一块肥肉一旦腐烂,就会生出蛆虫,一只猿猴一旦长得和人一般摸样,只会越显丑陋。
在如今的社会,迷信也不需要杜绝。世界需要存在那些古老的传说代代继承下来,迷信也是一种文化,迷信是庙宇的文化,庙宇的文化是一种心灵的文化,只要有心用心,世界永远不会止步于“末日”的境头。
最后,我用培根的一句话作结:“当人们对即成的迷信加以否定时,往往会矫枉过正,从而会产生一种新的迷信。所以,必须留心:在改革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然而,当一般民众承担起改革的责任时,却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