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太难
我 们 就 像 贪 玩 的 孩 子 ,
捡 到 华 丽 的 贝 壳 ,
却 扔 了 里 面 的 珍 珠 。
越新,越有价值?
如今是一个特殊时代,科学技术被大力弘扬的同时,传统文化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很多年轻人出生的年代,正是因特网诞生之际,因此他们心中不一定有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印迹,有的只是现代科技和知识的身姿,他们会唱流行歌,而不懂民族歌,知道一些流行名词,却对传统道理知之甚少,一些家族文化在他们心中也难觅踪影。
所以,这个时代的未来走势让人担忧,不论非洲人还是亚洲人,将来也许只信奉一种“宗教”,那就是科学。然而科学只是一种知识,如果被好人掌握,可以造福人类,如果落入坏人之手,就会给人类引来灾难。
大家可能知道,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左右,瑞典的诺贝尔有感于开山工人的辛苦劳累,想为他们减轻负担,于是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了炸药。不过非常不幸的是,炸药后来被应用于战争,它的巨大威力让很多人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
由于研发炸药,诺贝尔获得了巨额财富,但他的内心却充满悔恨,因为炸药给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为了消除内心的愧疚,诺贝尔捐出部分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基金,用于奖励那些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造福人类的人。一百多年来,诺贝尔奖一直在不断颁发,很多人获得了这一殊荣。
与此类似,爱因斯坦出于利益人类的初衷而研发原子弹,后来美国将两枚原子弹投放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使得那两座城市瞬间面目全非。这件事让爱因斯坦痛心疾首,直至临终前还对研发原子弹后悔不已。
多少传家宝,被换成新玩具
如果能用信仰和道德的准绳框定科技的发展方向,就会避免其弊端。所以,明智的人一方面会学习高新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丢失传统文化和信仰。
如今的非洲,很多世界级企业到这里寻找市场,比如美国的微软和谷歌、中国的华为等,在这种情形下,非洲年轻人乍一接触高新产品,诸如手机、电脑等等,也许会被彻底吸引,而将传统信仰和文化统统抛弃。
因此我有一个忠告:希望非洲的年轻人牢牢守护有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再接纳高科技,尤其不要丢失你们本有的信仰,这很重要。
我们流浪了一整个现代
信仰对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过遗憾的是,如今很多人没有信仰,这一点其实很可怕。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也许你们有些人不一定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但确实每个人都需要有个心灵归宿——一份宗教信仰。就在座的各位而言,可以选择信仰原有宗教,也可以去信仰外来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等。
以佛教来说,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世界很多高校都在开展佛教禅修。前段时间,我去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这几所大学都设有佛教研究会和禅学社,很多老师和学生在修持正念禅。
让心回“家”
禅修确实对人心有很大的利益。现代人普遍非常忙碌,很容易陷入焦虑、忧郁的心态中,比如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被抑郁症困扰,而禅修可以让心灵恢复宁静、获得安乐,因此那里的不少人为了调整内心而努力禅修。
不知道莱索托有没有人得抑郁症?可能没有,看起来每个人都很快乐。即使有也是少数,这是我的估计。
总而言之,在这个躁动不安的时代,信仰能给人带来切实的利益,因此大家有必要花时间研究一下佛教等宗教,如果能学会运用宗教的智慧调整内心,就可以找到真实的快乐。
摘自索达吉堪布非洲莱索托
《信仰与科技》
旧 时 光 里 , 有 永 恒 的 新 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