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恐龙蛋》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恐龙蛋》经典影评集

2022-04-09 03:3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恐龙蛋》经典影评集

  《恐龙蛋》是一部由王全安执导,杜拉姆贾夫·恩赫塔万 / 敖日格勒图 / 甘特穆尔·阿里尔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恐龙蛋》影评(一):一个张全蛋的故事

  张雨绮的前夫王全安的新作恐龙蛋,我总觉着像个张全蛋的故事,或者可以改个名,叫张全蛋是怎么来的。

  片子是个流水账式的故事,导演自己讲,构思了这么个故事后跟蒙古副导演聊,蒙古副导演惊呼这就是我爸妈当年的故事。导演嘴上说想表现爱和时间,但我猜片子拍完之后导演自己也没太搞清楚想表达什么。

  于是乎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礼上,一群穿得人五人六的文明人看着女主角——一个朴素的蒙古牧民在草原上脱下裤子撒尿,镜头直直的给到两瓣雪白的屁股。这部片子最令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对西方审美和西方对于东方的想象的谄媚和迎合。散场时身旁的洋妞兴奋的说,这部片子真棒。从这个角度上讲,这部片子成功了。

  《恐龙蛋》影评(二):大胆咋舌的剧本在解构性别与欲望的关系上有不少新意

  【柏林电影节观影】王全安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息影”多年后,一出手就交出大胆咋舌的情欲题材影片,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当天,整整两层楼都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阵势非同寻常。这不完全是西方观众对一位金熊导演的热切期待,而在我看来影片有意无意迎合了西方观众的口味,跟张艺谋90年代早期作品有类似的策略,只不过这回描写的并不是中国的故事,全片都发生在蒙古。这种操作方式无疑减少或避免了国内审查的粗暴干涉,也有可能是导演为明哲保身之举,以免遭遇到譬如张艺谋今年新片被临时撤下的特殊“待遇”。 王全安并非首次拍摄蒙古题材的影片,多年前就凭借一部《图雅的婚事》同样在柏林成功擒获金熊大奖。在新片里,他再度发挥“原始野性”的美学风格,将镜头瞄准了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男女以及年轻男警官之间的情欲关系。尽管这不是一个中国的故事,观众却能从中读出不少与中国人切身相关的感受。懵懂无知的男青年与外貌纯朴的女牧民一直都被压抑着无法释放内心的欲望。男青年这边是鉴于上司领导的权力限制,令他无法向同龄女警官示爱而错失感情。女牧民这边的原因就更让观众感到熟悉,既有东方女性自身性格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社会传统观念的约束。 影片在男女两种视角间来回切换,分别描绘出蒙古社会里男性与女性对待欲望及性爱的直观态度。与现代文明接触多的男性较为压抑,而长期适应草原原始生活的女性反之较容易接受并主动探索自身的欲望,剧本在解构这个性别与欲望的关系上有不少新意。从开头两人对待裸女的态度便有着鲜明对比。 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把握追求是王全安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图雅的婚事》里的图雅和《白鹿原》里的田小娥都如此。这部蒙古片同样在此主题上有所反映,特别是在后半部分,叙事集中探讨女牧民意外怀孕后的心理变化,以及最后一幕的大胆举动,都无疑强烈地印证了这个核心的主题。反而是点题的“恐龙蛋”过于生硬,生怕(西方)观众看不懂而设计这种低级的剧情交待似乎跟导演的风格大相径庭。 影片最成功的部分要数摄影,绝对不得不令人大为称赞。开头车灯在黑暗草原上扫射而配合只有画外音对白的处理引人入戏,直到照在裸女身上的处理颇为高级,直接引出影片的情欲主题。草原风光的色彩美术,以及大量慢镜头与逆光摄影画面的处理颇有作者风范,部分段落竟然有王家卫的意味。女牧民卧在户外椅子上观看天上飞机滑翔的痕迹让我不禁想起王菲在《重庆森林》里类似的场景,两者都将女性心中对性的渴求表露得含蓄而恰到好处。结尾部分在黑暗中发生关系的高潮戏更有暗中呼应开头的意味,全程见不到任何裸露的场景,却在男女轻松幽默的对白以及逐渐突显的呼吸声里体验到呼之欲出的情色意味来。

  首发于电影公众号电影触觉CineTouch

  《恐龙蛋》影评(三):《恐龙蛋》里的爱情哲学

  @Berlinale 公众首映场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谈一谈我的理解。电影通过将多个和爱有关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展示了现实与爱情的冲突,也让我们思考:爱情对一个人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该是怎样的?

  五个交织的爱情故事

  1.女牧民和男牧民:男牧民追求女牧民多年,女牧民有困难也总是第一个想到男牧民,但当男牧民多次试探性地告诉她,她需要有一个男人时,她却一直拒绝着男牧民。因为男牧民并不是女牧民喜欢的类型,从女牧民和小警察的对话“男人应该像动物一样”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男牧民不是她想象钟的完美对象。

  3.小警察和女实习生:小警察对女实习生没有太多兴趣,然而女实习生离别前夜和小警察放烟花很开心,以及离别时要求男生之后去乌兰巴托找她见她,至少在这段关系里,女实习生爱的更多。

  4.年长警官和他的妻子:这是在警官和解剖医生聊天时说到的,说某个晚上他的老婆告诉他,曾经喜欢的人是别人。解剖医生安慰道:“这没什么影响啊,反正你们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了。”可是发现陪伴多年的伴侣爱的人不是自己,这该是怎样一种悲哀与心痛。

  5.草原上的女尸体和嫌疑人:女尸体是他的女朋友,嫌疑人杀死女子的原因是:女子的戒指刻着别人的名字,并且宁愿吞掉也不给他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男牧民得知女牧民怀孕时毫不在意,说:那就让我们生更多孩子吧,最终推倒女牧民。

  除此之外,有个镜头是吃苹果,当时男牧民左手无名指戴了戒指,这个镜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不得不注意到手上的戒指,无名指的戒指是订婚或结婚的意思,可男牧民表白时对女牧民说,从未喜欢过其他任何人,只喜欢她。我有2种看法,第一个是男牧民为了提醒自己,怕自己爱上了别人,也是提醒别的女孩子,他有了爱人;第二个是男牧民真的就已结婚,进一步凸显爱情的悲哀。

  女牧民为什么脱离群体?

  在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似乎并不存在真正两情相悦的爱情,更多的是为了彼此生活的便利。然而这和女主的爱情观是背道而驰的,如果嫁给一个不是自己真正爱的人,还不如一个人生活,基于此种想法,女主搬到离邻居们100公里远的地方独自居住,以致男牧民每次见她都要骑很久的摩托。

  考虑到种种因素,最后一幕,女主屈服于现实,接受了男牧民的表白。

  就这样恐龙灭绝了,女牧民对爱情的探索停止了。然后女牧民肚子里的孩子,也被称作恐龙蛋,将开始新一轮探索。

  亮点:

  1、作为文艺片,其中穿插有一些笑点,让观众不至于在缓慢的节奏里睡着。

  2、场景构图很美,天空、白云、草原。除此之外,杀羊、为牛接生、与狼搏击等更增添一份真实感。见惯了城市高楼大厦的人很难不喜欢这种带有一点野性的自然风光。

  3、对爱情的讨论。对自然哲学的讨论。(比如腐烂的尸体滋养了草,养育了牛羊,最后又成为人体的一部分;比如恐龙灭绝迎来人类,很多年后,人类灭绝,恐龙接替我们,循环往复)

  《恐龙蛋》影评(四):王全安的创作延展

  沉寂七年之后,王全安携新片《恐龙蛋》登陆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参与角逐最高奖项金熊奖。王全安曾在2007年凭借《图雅的婚事》摘得金熊奖和独立精神奖,2010年凭借《团圆》摘得最佳编剧银熊奖,2012年凭借《白鹿原》摘得最佳摄影银熊奖,他从未在柏林电影节空手而归。因此,《恐龙蛋》的参赛显得格外瞩目,它被誉为摘取金熊奖的大热门。那么电影的表现如何呢?

  《恐龙蛋》是一部蒙古制作出品、全蒙古演员出演且全程说蒙语的电影。王全安曾在《图雅的婚事》中接触蒙古主题,时隔多年,王全安再次把镜头对准了蒙古。电影在电影节第二天登陆,映毕获得了场刊最高分2.8分,烂番茄100%的好评率。然而中国记者却对这部电影不太感冒,甚至有记者说该片充满“蒙古原始,做作、肤浅的奇情景观。最令人失望的是完全可能精致的调度和影像,也极度局促和烂俗。”

  剧透分割线

  《恐龙蛋》讲述了一个看似悬疑,实则温馨的故事。电影由牧民在草原上发现一具裸体的女尸开始,牵扯出看守尸体的警卫以及被勒令照顾警卫的单身牧民女子。在广袤的草原上,两人背靠骆驼,在篝火前抽烟喝酒进而交合。牧民女子与警卫的一夜欢愉让女子怀孕,给一直想怀上孩子的她和她的青梅竹马的恋人带来了象征希望和幸福的“恐龙蛋”。

  诚然,《恐龙蛋》的摄影是十分优秀的。王全安这次启用了法国年轻摄影师Aymerick Pilarski,在拍摄蒙古草原的众多镜头中,用了非常多的中远景。摄影效果让电影银幕如巨型白帆,映入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和荒漠,单一的色调呈现出如梦幻一般的奇景,人物只在幕天席地的影像中成了渺小的一分子。电影的夜景拍摄也是十分见功力的,尤其体现在结尾一幕动物生产戏以及床戏中。然而也有一场烟花戏出现了过曝、掉帧的情况,拍摄和后期还有待打磨,电影的粗糙程度仍比较严重。另外电影对于蒙古景色的痴迷到了滥用的程度,这让人想起《白鹿原》里同样被重复拍摄的麦浪,大片的色彩似乎昭示了王全安想要向第五代导演靠拢的野心。

  除了摄影之外,《恐龙蛋》的叙事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在这个简单到几乎用几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里,王全安拉慢了故事的时间轴,一点点为观众展现蒙古的风貌。从草原上豪气冲天的骑车饮酒,到牧羊杀羊乃至为母牛接生的细枝末节;从篝火前尸体旁的无羁性爱,到头戴夜灯的床头情事,王全安把一个粗犷原始的蒙古画卷徐徐展开,任由观众享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恐龙蛋》并未落俗,值得回味。

  然而除去这些精彩的点,《恐龙蛋》也有值得诟病的地方。

  为了给电影点题,片中过半时终于出现了“恐龙蛋”的解释。这一段话由牧民女子的恋人讲出,他一边和她在草原上相拥翻滚,一边讲着远古时代恐龙的灭绝。因为在蒙古,久未婚嫁的女子被誉为“恐龙”,她们像化石一样坚硬稀有。然而他接着说在草原上恐龙的灭绝原因,美国在蒙古最早发现了恐龙等历史,以及恐龙蛋化石被盗取贩卖的现实。这一段对话在电影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点题并为后来空降的幸福“恐龙蛋”埋了伏笔。然而笔者认为这段话的设计感十分严重,文绉绉且不符合牧民的身份和习惯,显得格外生硬,似乎是为了点题而点题。片尾,久未婚嫁的“恐龙”最终意外收获“恐龙蛋”,这一幕应有的表现力也因设计感大打折扣。

  此外在表演和情绪表达上,王全安也似乎并未给出观众了解主人公内心的机会。由于摄影一直是中远景,人物格外渺小,面部的近距离拍摄几乎没有,这让几位主人公的行为和动机虚化,观众感受不到他们的情绪。比较之前王全安的作品,《图雅的婚事》里余男的面部特写镜头就十分之多,这给了她表演的空间,也让电影的情绪更清楚直观地传达出来,《白鹿原》里张雨绮也是如此。这部《恐龙蛋》为了突出地理奇观,舍弃了人物的情绪,让一干草原上的人们行为如提线木偶,观众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形”,却无法看到他们的“神”,着实可惜。

  然而不得不提及电影的最后一个奇妙的镜头。片尾,夜色中的两人为牛接生,转而进入屋内开始分享苹果,摄影师终于把镜头近距离对准了两位主人公,让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绵绵密密地爱。这一幕如此贴近且温柔,最终成为了可能是影史上第一幕带着头灯做爱的镜头。它别出心裁让人赞叹,直接为电影拔高了一个层次,也成了笔者年度最佳镜头备选。

  《恐龙蛋》之所以能让外国记者交口称赞,或许在于它打开了一个未曾被人们关注的世界。在辽阔的原野上,牧民的生和死,爱与恨因它跃然屏上,成了大银幕上的一段奇观。这不常见的关注和凝视,让作品十分风格化。然而,毕竟王导早在07年就已经拍出了《图雅的婚事》。12年后,他似乎依然还痴迷于宏大的自然背景,却没有给镜头前的蒙古人足够的人文关怀。《恐龙蛋》或许在王全安的创作之路上做了延展,然而或许对于挑剔的观众和评论人而言,它还远远不够。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

  《恐龙蛋》影评(五):王全安复出之作,把蒙古电影拍出西北味儿

  在《白鹿原》之后,王全安已经七年没有拍电影,这期间除了震荡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之外,没人知道他在做什么。直到今年,王全安不声不响凭借一部蒙古国出品、全蒙古演员、全蒙语的电影《恐龙蛋》再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才以这样特殊的方式重返大众视野。

  日前《恐龙蛋》在柏林进行了提前场放映,或许因为王全安在柏林积累的名气(《图雅的婚事》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团圆》获最佳编剧银熊奖,《白鹿原》入围主竞赛单元,他还担任过2017年主竞赛评委),影厅门外连楼梯上都挤满了等待空位的记者。

  不知是客观受限还是主观选择,《恐龙蛋》是一部与中国完全无关的电影。但我们仍然能从中发现熟悉的王全安印记,如广袤的地域背景,壮美的天光与色彩,围绕女性展开的多角情欲关系,对性的直观描绘等等,将外蒙古拍出一丝中国西北的味道,还夹带了一点荒诞与黑色幽默,是一部乍看朴实无华,实则“很王全安”的艺术电影。不知从未从柏林空手而归的王全安这次还能否“擒熊”。

  故事(本段含全片剧透,介意可跳过):

  一个青年、一位妇女和一具尸体,蒙昧与荒诞

  《恐龙蛋》全片只有两个主要人物:一名18岁刚成年的小警察,和一位35岁独自在草原上放羊为生的妇女。他们共同在空无一人的田野里度过一夜,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则是一具不明原因死亡的裸尸……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超长的主观长镜头,从画外音得知是几个牧民坐在车上兴高采烈谈论打猎的趣事,开了几分钟后,一具全裸的女尸赫然出现在面前。次日,当地几位警察来看现场,说死去的是一个名叫“恐龙”的女子,凶手找到了,但死因不明,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决定留下一名最年轻的小警察保护现场不被野兽破坏,然后吩咐附近一百公里内唯一的一个独居的放羊妇女帮忙照顾他,便开车离开去请职级更高的警队去了。

  小警察独自在田野上听歌蹦跶,倒是不怕尸体,就是夜里太冷。放羊女打电话叫来一位从小结识的汉子帮她宰了一头羊,炖了汤带给警察喝。夜里,小警察和放羊女相互依偎着对饮取暖,然后发生了关系。不久后妇女去看医生,被科普了一番,说她怀孕了。

  尸体最终被警察进行了妥善处理。故事的最后,放羊女将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了青梅竹马的汉子。一无所知的汉子高兴地说,你这是怀了“恐龙蛋”,要不再多怀点吧,于是两人在蒙古包里交合在一起……

  这个故事展现了与世隔绝的蒙古牧民的无知、单纯、善良和愚昧,结局尤其荒诞,对于西方观众而言,难免有一定猎奇趣味。因此当影片结束银幕上打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字样时,观众忍不住开怀大笑。

  视听语言:

  摄影极具艺术特色,拍出《白鹿原》般的西北苍茫

  王全安之所以选择在蒙古拍这部电影,大概是因为他找到的这片广袤的外景地有着近似“八百里秦川”的苍茫气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铺满金黄色的麦浪,齐齐整整,空无一人(按片中的说法,方圆一百公里内都没有人家)。从当地警队离开到两位主角相偎喝酒,经历了一天中从白天到日落,再到晚霞、天黑的完整过程,天空时刻变幻着迷人的色彩,大量逆光画面更是绝美动人。

  这样罕见的自然景观本身已经足够惊艳,而王全安更是大胆采用了极端的摄影构图——地面基本一直被压缩在四分之一以下的位置,大部分画面都是天空(与当年张艺谋的《黄土地》恰好相反),有时甚至地面只剩下银幕最下沿的一条线,更添空旷感和史诗感。

  在原野上,王全安拍的几乎都是超远的大全景、固定长镜头,人物渺小如蝼蚁,前半段基本看不清几个角色的脸,有种举着望远镜在远处窥视的感觉。只有少数突显主角的镜头用了近景和手持等方式展现。

  主角在旷野里的对白被处理得非常有距离感,环境音录制也很写实。结尾配了地域特色浓郁的呼麦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着超长床戏,更添戏剧性。

  总体而言,《恐龙蛋》故事并不复杂,镜头数偏少,整体节奏较慢,因此可能是需要一点耐心观看的作品。

  角色刻画:

  再次塑造爱欲女性形象,展现悲剧宿命色彩

  和王全安的多部前作一样,《恐龙蛋》依旧刻画了一个被压抑的、曾经拒绝或抗争过的,最后却自甘堕落或浪荡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身上也一定承载着多段暧昧的情欲关系。

  离奇被抛尸的名叫“恐龙”的女子,和秘密诞生的“恐龙蛋”,两个关联意象都指向了被玩弄的弱势女性群体,她们有同样的悲剧宿命意味。

  《恐龙蛋》算不上大女主戏,电影进行到一半故事分量才开始向她身上倾斜,但片中一些细节也努力刻画了这位牧羊女的性格。比如她嘴上冷漠地拒绝帮忙照顾小警察,到家后却马上热心地宰羊熬汤;她送走了礼貌表达爱意的青梅竹马,却对毫不设防的小警察施手挑逗;当她发现自己怀孕,就索性放下禁忌束缚,投身到不负责任的感情中。她的困境是落后时代环境造成的,循环往复,难以打破。

  王全安对于性的展现依旧大胆而直接,但片中基本没有裸露镜头,女主换衣服和床戏场面还神奇地手动虚焦,等于是打了码。由于片中多用远景,演员表演被大大弱化,远比不上张雨绮在《白鹿原》中的待遇,几位蒙古主演都没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在最佳艺术奖及更高的非表演类奖项上,《恐龙蛋》或有一定竞争实力。

  当然,这只是柏林电影节开幕的第一天,张艺谋、王小帅及其他主竞赛强手们还在等待登场。

  (何小沁/文)

  《恐龙蛋》影评(六):四次入围柏林主竞赛,这次王全安的《恐龙蛋》有哪些惊喜?

  在刚刚过去的柏林电影节上,华语电影表现不俗,王小帅、娄烨、王全安等华语影人均有作品入围。王小帅的《地久天长》中的两位主演王景春、咏梅更是一举夺得柏林影帝、影后。

  除了《地久天长》,王全安的《恐龙蛋》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场刊评分2.8,排名第三的好成绩。

(红色部分为《恐龙蛋》得分)

  其实,王全安和柏林电影节“关系匪浅”。

  2007年,《图雅的婚事》获得了5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2010年,《团圆》入围了第60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编剧银熊奖;

  2012年,《白鹿原》入围了6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7年,他担任了第67届柏林电影节评委。

  所以《恐龙蛋》是他的作品第四次入围柏林电影节。

(剧组成员亮相柏林电影节)

  对于片名的由来,王全安在采访中也给出了解释:恐龙是几十亿年前地球上存在的生物,提示人类如何繁衍、存在下去。

  简单地说,这部影片是个关于爱与欲望、繁衍的故事:牧女为了让草原后继有人,必须繁衍后代,所以她和年轻的警察以及青梅竹马都发生了肉欲之欢。

  这部六年磨一剑的新作品,把镜头聚焦在蒙古地区,从发布的预告来看,全片使用蒙古语对白,蒙古演员阵容,制片公司也是蒙古的。

  用王全安自己的话来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欢愉和爱,他借恐龙探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

  犯罪元素下的生和死

  从预告片看,整部影片似乎充满了犯罪片的影子。

  漆黑的夜晚↓↓

  苍茫的草原大地↓↓

  突然出现的裸露女尸和枪声↓↓

  这些带有悬疑色彩的视听元素出现在预告片中,看似是一个犯罪故事,但导演的着重点并不是揭露谋杀案的起因,而是聚焦在牧女身上。

  牧女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和王全安影片中所有的女性人物一样,她善良坚韧、倔强,粗犷的草原上,她打着猎枪,叼着香烟,在苍茫的天地间来去自如。

  她是不具女性特质的女人,骑着马、扛着大枪、抽着烟,十分豪迈。

  在牧女的眼里,生和死都是再平常不过的轮回。

  预告片中,她既能拿起猎枪,毫不犹豫地向粗犷的远方开枪,像是熟练的狩猎人,打死一只羊。这是死。

  下一秒,她又能帮助小牛接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探照灯下的小牛刚刚出生,血淋淋的身体还有余温,它是新生,是希望。这是生。

  而白天出现在草原上的女性尸体,她的离去和出生时一样,裸露着身体,回到最原始的时候。这是死。

  在和年轻的警察性爱过后,牧女发现自己怀孕了,完成了种族延续的任务。新的生命即将诞生。这也是生。

  这或许是草原上常见的不同状态的生和死:被捕杀的猎物、意外死亡的女人、刚出生或即将出生的新生命。

  这是生命最原始的轮回,牧女也早已对草原上的生和死司空见惯,正因为见证了血淋淋的生,才能足够淡然地面对血淋淋的死。

  对自然的礼赞

  这部影片只有故事大纲,没有剧本,演员也非科班出生,就像本片中饰演女主角的素人演员,是个经历过游牧生活的单亲妈妈,有3个孩子,孩子们没有父亲。

  所以从预告就可以看出,这部影片有纪录片的特性,整体节奏十分缓慢。

  在画面构图的处理上,王全安也十分讲究,每一帧都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摄影作品,长镜头下极力展现大漠孤烟的草原美学。

  如骑车在草原上行驶的长镜头↓↓

  女主上枪膛换衣服也是长镜头↓↓

  给牛接生↓↓

  男女性爱场面↓↓

  这些长镜头不仅展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生活环境,更展现了游牧人的生活方式。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奔驰、以原始而古老的方式获取食物。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骑着骆驼。

  这里诗意和自然融为一体。

  还有大量的全景镜头造成了疏离感,似乎刻意地与观众保持距离。

  或许也是为了表明这种自然而原始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太过陌生、太过遥远。

  这片草原上的人们骑马、打猎、放篝火,他们享受这种慢节奏的原始生活,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美景,整片勾勒出一幅淳朴但充满野性的生活图景。

  这种游牧式的生活也决定了她们是最原始的存在,而这种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慢慢被舍弃、被遗忘,而欢愉,就是这样一群人存在的意义。

  电影中的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代表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写实主义的拍片风格还是主题呈现上,都可以看出王全安对自然、原始生活的礼赞。

  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

  王全安在采访中曾自问自答: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欢愉和寻爱。

  这一点在预告片中也有展现。

  年轻的小警察被留下来为女尸守夜时,他和牧女在篝火下意乱情迷,干柴烈火下的孤男寡女极力展现着对性欲的渴望;

  在得知牧女怀孕后,Orgil高兴地对她说:这是怀了恐龙蛋,要不再多怀一个吧。

  于是他们在探照灯的照耀下发生关系,两人在寒夜中气喘吁吁,用肉体包裹彼此。

  牧女在给小牛接生完后,与青梅竹马寻欢做爱,这似乎说明生是人类的本能,性也是人的本能。

  特写镜头下的两人极力想要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欢愉,头上的探照灯摇摇晃晃,渐渐模糊。

  在这充满神秘感的场景中,性爱被导演用特写和虚焦的方式呈现,浪漫而充满神秘感。

  尽管对性的展现是大胆而直接的,但却没有裸露镜头,而是用虚焦表现男女的肉欲之欢。

  片中的男人和女人用这种方式获得欢愉,表达自己的存在。

  这不仅是男女之间爱情,更关乎种族的延续。

  在苍茫的天地间,牧女、小警察、Orgil都是孤独渺小的,所以只能通过原始的性欲来相互慰藉。

  毕竟有了爱和欲望,生和死才会变得有意义。

  戏客,不止是一个公众号。

  关注戏客ID:xkxike

  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xkxike@qq.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