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也需要匠人精神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们也需要匠人精神

2019-08-25 14:53:40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也需要匠人精神

  清明节那天,我在古城西安,先去皇陵看了看兵马俑,而后,约几个朋友准备去华山,中途爬至半山腰一个朋友腹痛难忍,不得已,我们转身下山,在附近找了一家私人诊所,那位医生戴着眼镜,笑嘻嘻的神情,好半天只说一句话,一句话也就三五个字,似乎,他好像刚刚满月的幼儿,咿呀学语。站在一旁的我,时不时地偷笑,他似乎发觉了我在偷笑,突然,向我投来鄙夷的神情,怪怪的,我将头扭转一边,尽量回避这种寒森森的感觉

  一时,朋友吃了几粒药,我提醒朋友:看看日期,有没有过期?朋友顿时心领神会明白了我的话的意思,我生怕朋友吃错了药,看这医生的模样,我很不放心。如今,尤其出门在外轻易相信人是一种不明智选择

  我们出了诊所,朋友建议:找找哪里有书店,一边看书,一边稍作短暂的歇息。这主意很好,于是,我们穿梭小巷,总算找到了一家书店,店面不大,三十几平方。书店主人是个年轻女人,长得婀娜多姿,她一看见我们,笑着打招呼先生,这里坐。这出其不意的招呼,使我感到格外吃惊。在我们本地,那一个书店的主人会招呼客人坐下,一般说,书店主人急于看看客人买什么书,忙着介绍书,只要客人付款了,顿时眉头一皱,打发客人快快离开

  我坐下来,端起一杯热茶,虽说茶水淡淡的,无色无味,但是,我心里暖暖的。

  “这位先生,你想看什么书?”这位年轻貌美的女店主说话了。

  “随便看看。”我说着,不由自主地起身,去书架上翻看书本

  突然,一本名为《人生需要匠人精神》的书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扉页,原来,这本书的编者苏燕和他的团队走进日本10位陶艺家的工坊,聆听了他们的创艺历程体味他们的匠人精神。说到陶艺,我们的老祖宗从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制作陶瓷,台湾、日本的陶艺技术是从大陆传过去的,为何今天,我们的陶艺制品失去了众多青睐者,而台湾、日本的陶艺品却赢得好多仰慕者和求索者?

  我想从这本书中会得到确切答案吗?

  “这位先生,这本书的定价可以优惠20%。”女店主解释

  我没有讨价还价,付过款,朋友说:回宾馆

  我点了点头。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眼前老是萦绕着那家书店,还有那个女店主。我总觉得——那里有一种让我无法扔弃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我眼前一片茫然

  一会功夫,我们到了宾馆。

  我急急忙忙地翻阅这本书——

  小泽章子一节中,让我感到:“每一位习陶之人,都深谙土与手之间的感应,正因为这种自然感应,才使那些习陶之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方式,去和土打交道,把自己的灵魂生命血液熔陶进去。”正因此,小泽章子的作品让我们感到了有温度,也有个性

  大村刚的作品朴实无华,总是呈现出一种“缺陷美”,却被那些规则形体多了好多灵性

  小野哲平一章文尾写道:“世界上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陶瓷,或许因为烧烤的温度、因为工艺色泽、因为创作者情愫,使作品充满天质的美感。”

  ……

  首先,我感触到日本这些习陶之人坚持个性,纯归自然,紧贴生活,从生活中开始,又不甘心于生活,抓住生活的本来面目特别寻求一种与生活相吻合的感应。把自己的生命之魂熔铸于自己的体力行为脑力行为之中。其次,“制陶这活靠的是手艺,急不得,也懒不得。”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这就告诫我们凡事沉稳,只要坚持,必有所成!这也让我想到了“人世间好多事情,急不得,你得等它自然熟。”这一点就是匠人精神!

  我们好多教师总想急于求成教育学生不懂得慢艺术指点,一口吃成胖子事实存在吗?结果,因为急,结果就急坏了。这一点也让我们必须明白在教育的每一次行为中,过急必然出错。上周,一次上体育课,我和学生共同做了一个游戏:在地上画了八条线路,我让每一个学生采取不同的行走方式,或急速、或缓行、或左顾右盼、或聚精会神,结果,急速的、左顾右盼的那些学生总是跑偏了路,别看那些慢吞吞的学生,慢,但,却走到了最终目的地。如此看,今后我再也不能怠慢那些学习上慢吞吞的学生,我们在督促他们稍快或者快速行进的过程中,是否寻找一下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一种平和心态,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