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10篇

2019-09-16 23: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10篇

  《梵高:苍穹之色》是一本由[法]弗朗索瓦丝·培尔著作,98出版的11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一):错过的梵高

  梵高大概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画家,至于达芬奇,不瞒您说,很久以前,我顾只知道蒙娜丽莎和画鸡蛋故事向日葵星夜咖啡馆......梵高的很多作品都会不同形式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小时候说,我要成为画家,如果这个“画家”要具体到一个人的话,那就是梵高。

  小学美术课本里有它的向日葵,那一堂作业就是临摹这幅作品。素描画好后,很像。老师鼓励我填色,我缺不敢了。“填了色就不好看了”。

  今天想来,梵高的用色和笔触正是他的天才之处,无可取代

  这样一位天才,却在他的年代郁郁不得志,得不到肯定,连好朋友也远离他,穷困潦倒的在小旅馆坚持创作。看着他眼中的世界,在稻田里冲自己开了一枪,结束生命

  以前听过一种说法,也许,梵高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这样如《星夜》这幅作品一样旋转的,流动的——他只是画出了他眼中看到的,只是没有人理解

  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看到尽可能多的梵高的画。又因为他实在有名,他的画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去年为了梵高博物馆专门去了阿姆斯特丹,没想到票已告罄,实在是太火爆了,没有提前预约只能忍痛错过。所幸后面在巴黎的奥赛美术馆看到了几幅梵高的真迹,画前的人是整个美术馆最多的。我想,其实这时候适合一个人静静地与画对视。

  这套纸上美术馆完全满足了我的心愿,图很高清,还有堪称讲解员般详细解说作者的创作故事,我觉得在没有条件满世界跑美术馆的时候,看这套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理补偿推荐给大家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二):色彩线条 ——《梵高:苍穹之色》,绘诉自我

  色彩与线条

  ——《梵高:苍穹之色》,绘诉自我

  和一般的画家相比,梵高可以说是很受亚洲地区普通爱好者欢迎了。《鸢尾花》、《向日葵》《盛开的杏树》《耳缠绷带嘴衔烟斗的自画像》等等,那著名的《星月夜》自不必说,即便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这样的纯粹风景画,也都成为周边商品售卖当中的大热门。可能画家本人也不会想到,今天,当我们在淘宝衍生产品售卖的网红爆款寻找,他因为没钱雇佣模特而常年选择的静物绘画会成为众多文创、生活周边等等畅销常青款。

  梵高博物馆的授权作品,让我们即便没有打开这本书,也能够了解到底有哪些藏品。不过在此之外,梵高隐藏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博物馆和私人收藏手上的各种经典作品,能够让我们更完整地去了解作家一生

  17年的那部《挚爱梵高》的动态电影和沉浸式梵高艺术展可以说是对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画家的最好的诠释。但是从本书的解析当中,我们能够理解梵高本人的笔法以及他特有的那些气质,那连贯的故事是从何而来——要知道,那些支撑解释他“内心戏”的信件,完整的展示了画家的精神世界

  在与弟弟提奥的通行当中,梵高如同话痨一般细细阐释了自己绘画的内容画笔目的,而专业艺术媒体的解析让笔法和各种派别对比让围绕着画作的整个故事显得更加显而易见

  通过对单一色彩的层次分明叠加,梵高笔下的画作产生了立体的幻觉——即便他本人并没有那么热爱阴影而是热爱日本浮世绘的那种扁平叙述的二维的风格。但是和本书中解析过的颜料重涂的特殊技巧相同,偶然在梵蒂冈博物馆当中看到的真实的梵高的油画(即便绘画主题宗教艺术并且没有了梵高鲜明美丽的色彩而更加贴近几幅比较阴郁的画作),他用厚重的线条塑造出了立体的感觉,并且这种实际厚度的不同,让画作本生活动了起来,即便没有看过《星月夜》的真迹,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如果在实地看会更加为之震撼

  梵高的时好时坏精神状况以及他和高更曾经如胶似漆后又形同陌路关系,让画作的对比显得更加的突出颜色的明暗、对比,能够讲述出他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单一;线条的笔直、扭曲,可以看做是他大脑活动和眼前景象的复数。和其他能够在想象当中天马行空奔驰的画家不同,其实梵高更多的是一个充满了浪漫忧郁矛盾气质的叙述者,他通过他的画作表达了自己的内心。

  《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当中有“几幅梵高画作引发的血案”,可见在梵高心中热爱如斯的日本,也在同样爱着他。对于这个时常孤独的画家来说,也许是一种另类慰藉吧。

  这个纸上美术馆系列真的是很棒,看完的第二本,好想要去看更多了呢。

  y 林怿

  2019-9-3 23:17:24

  写于御庭园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三):如果可以选择,他一定不想这样过

  凡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更是全球广为人知艺术家之一。他27岁才开始作画,至37岁开枪自杀,在这十年的光阴中,他对作画达到了一种狂热状态——创作了超过2000幅画,包括900幅油画和1100幅素描画。现在,他的很多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都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行列。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天才画家,生前默默无闻,直至死,才卖出过一幅画。

  凡高从小是个认真沉默少语、慎虑的孩子。也许,正是这种孤僻性格为他的悲剧人生写下了注脚。他渴望知心友情和美爱情,但屡屡碰壁而求之不得。他很难得拥有了高更的友情而倍加珍惜,但当两个人共处一屋檐下的时候,凡高的沉闷,高更的激昂,两人性格中的巨大反差,令到两人关系日渐紧张。凡高出于害怕失去高更的心理,用剃刀威胁高更,最终却将利刃转向了自己——割下了自己左耳的一块。悲剧的发生,更加剧了凡高和高更友谊的决裂——高更弃他而去。看着《割耳后的自画像》里那个左耳缠着纱布满眼忧郁,一脸冷峻像个小老头一样的凡高,无法想象这是一个才三十多岁的年青人。事实上,这时候的凡高,已经深受精神疾病困扰

  精神病频繁发作,凡高不得不住进了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虽然这样,他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作一次。吊诡的是,经过医治略有好转时,清醒的梵高越发疯狂作画,画画成了他生命的全部,画作也日臻成熟,很多著名作品都是被疾病深缠的最后两年所创。

  同样,爱情也让凡高很受创。他一生经历了几段爱情,每一段都被他人抛弃。16岁时对房东女儿一见钟情嫌弃;28岁见到来家里做客的刚成为寡妇表姐,被表姐的风韵吸引,但这种爱是家族所不容的,表姐也对凡高尽是嫌弃;后来,喜欢上一个妓女,最后的结局是因为钱而断送了爱情。

  多重打击父亲突然离世,这个从小沉默寡言的孩子,悲伤逆流成河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最后不堪重负疯了。

  正如丰子恺所言:“凡高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比你我的日子更加难熬,当他的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他甚至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为的只是来制止自己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疯狂,他又是多么悲哀的一个人啊。他铸造了不朽的传奇,却也成就了自己悲剧色彩的一生。”

  凡高只活了37岁,一生不得意,世界因他的艺术作品而永远记住了他。或许是无数的压抑苦难,造就了一位天才艺术家。但我想,如果可以选择,凡高一定不想这样过,他应该更愿做一个健康快乐普通人。因为,每个人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比健康,有人爱和被人爱更重要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四):梵高和《向日葵》

  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名字往往是与他的名作《向日葵》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梵高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画风几经变化,其早期的沉闷、昏暗,与来到巴黎后的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形成了鲜明对比;生命最后的时光,他开始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甚至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境地。只是可惜梵高最终由于精神错乱开枪自杀,生命在37岁时画上了休止符——仍然留下了不少传世名画

  梵高从小就性格孤僻,而且还患有自闭症,所以,这大概也是他直到后来仍然不善与人交往原因所在。由于性格原因,梵高的学徒生涯也不很顺利、屡遭打击。直到他开始与绘画结缘,并且在绘画中终于找到了自信、找回了自己——但孤僻的性格始终是梵高与世“隔绝”的症结所在,直接影响着他与社会的整个沟通交流。梵高的疯狂之举曾经导致了他与画家高更短暂的交往中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他把自己的左耳的一块割掉了——在1889年的一幅自画像中,梵高画下了伤口包扎后的自己。

  梵高一生中画了864张油画,还有1037张素描和150张水彩画,可谓是高产画家。虽然对社会有所失望,但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却很有热情。他不仅画过向日葵,还画过麦田、莺尾花。大概只有在这样一种作画的过程中,他才能够真正把握住自己。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的梵高,一生只有绘画才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他喜爱农村,却对城市生活了无兴趣——“长时间生活在城市对我来说很困难”就是他的内心之语。

  曾经有一种说法,说是梵高生前没有卖出过一幅画,这显然并不准确——他至少卖出了一幅画,虽然价格可能不怎么样!但在他死后,那些生前曾经无人问津的作品却仿佛一下子焕发了生机活力,很多都成为世界名画——人生际遇如此,直使人不胜唏嘘

  虽然与世长辞时正值37岁的壮年时期,梵高的外表却恍如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但目光依然坚毅无比。生命的力量就展现在他对于色彩的创造性发现表现——那是一种洋溢着无限热情和激情的奔放与夸张,同时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表现主义野兽派绘画。生前身后名,于生前的梵高来说,他是没有想过的,只有绘画才是他的重点

  由“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 “纸上美术馆”系列中,《梵高:苍穹之色》只是其中的一本。但对于梵高来说,其中收录的六十余幅绘画作品,却都属于他的精品之作,也足以浓缩他的一生——非凡的人生经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中体现淋漓尽致

  当生活与生命不能同向而行的时候,选择什么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梵高显然正好是没有处理好这一点:生命的最后,他朝自己开枪了,并且放弃了活下去的念头

  《梵高:苍穹之色》读后感(五):真实而伟大灵魂

  握此书在手,细细摩挲,感受这一倍受世间摧残伤害却伟大的灵魂——梵高。

  法国艺术家、学者弗朗索瓦丝·培尔将个人对梵高这位生前命运多舛,死后作品倍受美誉辛酸悲苦一生用这本《苍穹之色——梵高》尽情倾诉。翻看本书,会让读者感叹作者弗朗索瓦丝·培尔 对社会现实悲情控诉不幸的社会时代让身处其间的独特灵魂遭遇了多么绝望凄惨的经历。

  梵高短暂的一生都在苦苦挣扎,三十七岁便殒落于苍茫世间,生前留下诸多的画作成为梵高这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对不平命运最有力反击——世人还未警醒吗?无论是人物画,比如《戴红帽的农民尚综》还是静物花卉,或者是自画像,梵高的笔触都是那么传神激荡人心。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麦田群鸦》《鸢尾花》等等遗世作品都无一不在彰显对生命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横加在身的悲惨际遇的控诉,世间何时才能学会善良的人温柔以待?

  和许多少小时就开始学画不同,梵高27岁时才决定成为一名画家,由弟弟提奥支持梵高的生活和绘画创作梦想。这一对兄弟少有的和穆。梵高创作第一幅重要作品是《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背后是纪念自己刚刚去世的父亲,虽然父亲反对他绘画,关系僵硬,但是《吃土豆的人》细致描绘贫困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这也是以农民为绘画主题的开端画面压抑,幽暗低沉,人物形象也是满目皱纹粗犷,但是整体却又透出一种和谐暖意。梵高说,“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个油灯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 - 他们诚实自食其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这一系列纸上图书馆系列,印刷精良内涵丰富,为那些有心向学暂时经济能力支撑不住的心灵提供可以欣赏一方独特美术艺术世界的途径感悟到躯体虽已逝去,但灵魂仍葆有鲜活的生命之光。目前看,这套纸上图书馆系列,以把美术馆搬回家为宗旨,从文艺复兴浮世绘,从达·芬奇到梵高,19位画家,19本书,尽览世界名画。随画解读,非常方便

  在《苍穹之色——梵高》一书针对梵高有生平时间线,满足读者对梵高的了解,精选的梵高60余幅作品,细致讲解每幅作品,这些作品让人心灵震憾,也是集中观摩和学习梵高作品特色佳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