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10篇

2019-09-16 23: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10篇

  《一切皆有可能》是一本由[美]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8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一):成为Mississippi Mary

  冥想谈到了“理想”。我在脑海勾勒出黄色比基尼蓝天白沙相对比画面,是Mary。我想成为Mary 一样的人,勇于爱,勇于接受,勇于和解。

  Lucy 让我想到《玻璃城堡》,Pete和Patty 让我想到《百年酒馆》的Pete 和Alice。 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心灵鸡汤感觉,每个出场人物都那么糟,简直fucked up 到极致。然而在Mississippi Mary出现转折:原来再糟糕生活,只要有Mary百分之一的勇气去面对,结果并不重要

  身边太多人认定婚生子相夫教子,一辈子就算知足。Mary也曾经历这种知足。然而丈夫出轨13年,孩子成年离家各家有本难念的经,她不得不面对的终极疑问:我的理想是什么?在疑问面前她没有苦恼没有胆怯而是选择接受一切,与过往人生和解,与剩下的时光和解,成为一个不争不闹的小老太太

  如果没有Paolo 她也会选择另一种生活。我知道她会,因为她是78岁高龄,选择20岁年龄差异婚恋,远洋出嫁定居异乡,午休后去海边穿着黄色比基尼下海,“每日一根烟”的Mary。

  传统的婚恋观在她身上毫无踪影,连“落叶归根”在她眼里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我羡慕她能看透世俗同时仍能深爱。深爱过往,不执着曾经的对与错,坦然接受现实。或许这是超脱,深陷俗世的我看不透,更无力尝试

  只敢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某个夏日夕阳里身穿黄色比基尼感受海浪力量,上岸后与这个世界和解。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二):每个人心中的秘密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内心都会藏有不想告人的秘密,那些秘密有些孤独的,激励人前进,有些是温暖的,回忆温馨,有些是痛苦的,创伤影响一生。《一切皆有可能》告诉着我们,人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布满荆棘,同时也会有惊喜

  作者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美国作家,著作《奥丽芙·基特里奇》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一切皆有可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我叫露西·巴顿》中篇小说,二是《一切皆有可能》共九篇短篇。虽然是两部分,却是紧密相联系,第一部分以露西·巴顿为主角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第二部分以露西·巴顿为线索人物,每一个人都与她相识,侧面上使露西人物更加丰满笔者精心构思,《我叫露西·巴顿》中与母亲对话中,将一个伊利诺伊州阿姆加什小镇的人物,他们一家人贫苦,露西少年时代顺其自然的讲述出,而这些也成为第二部分的线索,更多相关的人物出现,亲人朋友。对于他们故事描述,又营造了一个小镇的生活场景

  《我叫露西·巴顿》作为中篇小说,要比短篇读起来更加过瘾,读到一半的时候很可能有些人觉得露西的故事过于心灵鸡汤,但其实露西的人生并没有所谓的“成功”。她脱离了贫困小镇,随丈夫来到纽约开始新的生活,将近9年没有与亲人相见,那是什么感觉,相信远离家的人一定知道那孤独、不安,没有依靠滋味,一座城市再好,没有家人陪伴,心也是冷的。她虽然有家庭,却是失败的,丈夫出轨,她决然离婚,看似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是她怎样对孩子再好,也无法让孩子们疏离她,从心理上,她的孩子再也不会“原谅”她,我完全可以体会到她孩子们封闭的内心,当我母亲灌注她离开家思想时,那种恐惧、那种不安是永远不会抹掉的,伴随着时间,内心会慢慢封闭,形成防御。露西再怎么做,她的孩子们也不会再放下防御,不会像以前一样对待她的母亲。

  露西是失败的,表面风光靓丽,但内心的痛苦,少年的创伤都是一生挽救不回来的。她的秘密是她的家人,渴望被爱,当母亲来到她的病床时,她感到了无比的温度,知道母亲爱她。但她再次手术时,母亲选择离开,不是她不爱,而是特别爱而不敢面对,正如母亲离世时,不让露西看到,赶她离开,不想让她有内疚遗憾。在露西的故事中,有很多侧面的信息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社会纳粹集中营伤者的影响。

  《一切皆有可能》九篇短篇,笔者都描述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内心的秘密。《标志》汤米,肯·巴顿关于奶牛场烧光的故事,汤米的“谎言”,肯在战争中内心的愧疚。《风车》帕蒂·奈斯利,在我心中她是书中的“太阳”,照亮了塞巴斯蒂安,照亮了学生未来,同时也给查理的生活。《密西西比的玛丽》讲述了帕蒂的好友安吉丽娜与母亲玛丽的故事,温暖甜蜜,安吉丽娜非常爱她的母亲,遇到什么都要去看母亲。《妹妹》,是短篇最喜欢的一篇,也是露西故事的续集,多年后兄弟姐妹的团聚,露西回到阿姆加什小镇,记忆中的牌子不见了,哥哥皮特欢迎姐姐维姬的埋怨,在这个团聚的时刻心情复杂,但依然温暖、激动

  《一切皆有可能》看到了人的很多面,内心的秘密,生活中的面对、态度,未来的发生都是未知,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三):拥抱生活的多面性和无限可能

  在《奥丽芙·基特里奇》中,作者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用十三个小故事描摹出众形形色色的人物,架构出一幅美国小镇的生活图景主人公奥丽芙以或主或次的身份穿插在每一个故事之中,逐渐形成一个立体而复杂的角色

  在这部作品之后,伊丽莎白又创作出《我叫露西·巴顿》和《一切皆有可能》。故事背景同样设定在一个美国小镇。这两部作品实则构成了一个整体。单独看某一部分,都会发现大量的留白,无法勾画出完整的人物肖像

  在第一部分中,露西·巴顿是一个核心人物,带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讲述着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我们了解到这家人过去在小镇上处境:与贫穷破败为伴食不果腹,被贴上“臭烘烘”的标签,遭到镇上许多人的嫌恶。通过露西与母亲在医院的对话,小镇上其他居民的故事和形象也半隐半现。

  第二部分则由九个故事串联而成。那些在前一部分若隐若现的小镇居民,转而成为一个个小故事中的独立主体。露西则不再是一个核心角色,而像是一条明暗浮动的背景线,充当小镇居民们的谈资,勾起一些人的旧时记忆。她的存在以一种微风般的力量,在不同故事中吹起涟漪映衬着他人的生活起伏。

  两部分合在一起,像参差齿轮相互交接,让我们听到来自多方的声音。在不同人物的故事讲述中,不管是露西,还是其他的小镇居民,都被一点点还原出更多丰富层次

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谁

  “孤独”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也存在于家人之间。

  露西自幼便感到一种孤独。在家庭之外,她一直遭到其他孩子、甚至是老师恶毒嘲讽;在家庭之内,和父母真正待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封闭寒冷车库成为她恐惧的空间。每次放学后,她都尽可能久地待在安静温暖的教室里,写作业、读书。露西养成乖僻性格。成年以后,她逃离了这座小镇,远离了家人。此后,露西虽然仍与家里保持电话联系,但对于彼此的生活,他们互相都知之甚少

  若干年后,当露西与母亲再度见面,两人之间还是有一堵无法拆除的墙。

  露西不曾了解母亲的童年,母亲对露西的近况也缺少任何细节上的印象。她们聊着小镇人身上的琐事,却很少碰触自己内心的想法。一道难以逾越的隔阂横亘在二人之间,相互间的不了解使她们难以真正抵达对方的内心,也就很难实现轻松交流

  家人之间的隔膜可能成为沟通屏障,甚至催生出逃离家庭的果子,持续发酵陌生化使表达爱意也变得愈加困难。当面对露西的反复发问,母亲也始终无法说出“我爱你”这几个字。

  孤独,其实源于一种不了解。露西不了解母亲,不了解哥哥皮特和姐姐维姬,母亲、皮特、维姬亦不知晓露西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他们都自成一个孤独体。正如露西的写作导师萨拉·佩恩所说,“我们从来不知道,也永远不可能知道,怎样才算充分彻底地了解另一个人。”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谁。对世界的一知半解,也加剧了个体孤独感

  尽管无法真正了解他人,却可以用爱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缝隙。移情和同理心都能在某种程度上消解掉几分孤独感。当心怀善意时,即使缺乏对他人的充分理解,也不妨碍心与心的关照,孤独感也可以得到解救。

  在《我叫露西·巴顿》中,透过露西的回忆,我们可以瞥见她年少时的生活。当时的她显然是不被看见的。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描摹小镇上那些普通人,并点出他们眼中的露西。有他们对露西的回忆,也有他们对今日之露西的评论,合起来就构成了别人眼里的露西。这也未尝不是一种露西的试图被理解。恰好在《我叫露西·巴顿》的自我讲述之后,引入了他人的视角,露西开始被不同的人所看见,并慢慢被理解。露西·巴顿对被理解的渴望,在他人的故事里得到了某种实现。

  一方面,我们因为不了解而与他人存在隔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基于某种不了解而对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备感珍惜,形成某种心灵上的寄托。住院期间,露西就依恋医生的善意,视其为心灵友伴。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会感念于陌生人的帮助,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这种善意。相较于陌生人,来自熟人的善意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失了分量。再则,陌生人的善意颇有几分萍水相逢味道,也就少有情感负担相加。

  对陌生人善意的倚赖,是一种爱与被爱的需求。但这种善意并不足以对生活产生大的改观作用,只能让人在纯粹的情感中拾得几分温暖和力量。

任何事情都有发生的可能

  “人生的种种,似乎都来自揣度。”对他人的不了解,提醒着我们不要带着先入为主观念去看待人和事。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听闻某一事件时,我们是否倾向于用最简单便捷、貌似合理的想法去做评判?在不了解全貌情况下,我们是否会想当然地将脑海中的揣测合理化

  当我们带着思维惰性,用刻板印象打量周遭的世界时,看见和理解他人就无从谈起了。真正的看见,是卸下偏见芥蒂,试图以客观和完整对视角去看待他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任何事情都有发生的可能性。所谓的一切皆有可能,是接受每个人身上故事的多面性,承认各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含褒贬。从积极层面上来看,这是接受一个人成长蜕变的可能性。在某个瞬间,或某个阶段,我们都有可能得到某种启示,获得某种自我的超越

  在小说中,露西·巴顿去到纽约,成为作家,是一切皆有可能最直接的印证;玛丽在暮年时来到意大利,找到新的人生伴侣,在精神上重新获得独立和自由,为自己的生活开启新的篇章,同样有力证明了生活存在无限的可能……还有其他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面对人生重大节点时做出的抉择,都一一彰显了人事的多种可能性和多个面向,为我们脑海中的想象提供了更丰富的答案

  接受一切皆有可能,或许也可以看作是走向独立的一个表征。

  当我们不再以外在的评价作为自我价值标准,不再害怕外界的声音,能够对自己负责承担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代价,就为生活争取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小说中人物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正是来源于个体的独立,能够独立于家庭,独立于外部的声音,从而充分获得个体的自由度。

  是枝裕和曾在书中写道,“我始终希望当观众看完电影回归日常的时候,对生活的看法会有所改变,这或许会成为他们带着批判性的视角观察日常的契机。”

  我想,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应该也会有类似希冀,当我们读完她笔下的故事,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时,也能够对周遭的人和事产生新的看法。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生活,接受人的脆弱瑕疵,同时也去感受和理解人的善良激情,以及每个人身上都可能爆发潜能

  生活是个百宝箱,藏着无限的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四):生活不会一直“一团糟”,太轻易结论都为之过早

  “我们都曾太过轻易地对生活下结论,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理由借口,而其实人们相爱和互相背叛路数大同小异,我们奋斗、成功、失败——大家都是这样过的。”——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作品似乎中,总是会回荡着一种“孤独”的主旋律,然而正是这种孤独,却可以让我们感到亲近,产生共鸣坦白地讲,有谁的生活中不曾感受过无力与困惑?又有几个人不曾因为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糟而愁眉不展过呢?

  斯特劳特写亲人、写朋友、写爱人,写各种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天堑”。但她总是可以于绝望丛生的故事之中,注入一种力量,然后在那个孤独的世界里“扭转乾坤”,将痛苦变成救赎,将“不完美”和“一团糟”化为“一切皆有可能。”

用孤独赶走孤独,是斯特劳特赋予“普通生活”的惊喜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第一次走进我的世界,是那部同样揭露了孤独与挫败的《奥丽芙·基特里奇》,这部作品已经被改变成了短剧,无论是书还是影视作品,都打动了无数人,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完美的普通人,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模样,像极了我们自己,那个平凡而又真实的自己。

  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我们摆脱不了,但并非无法改变。

  我们的身边一样会充斥着家长里短,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但同时,也一样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遐想。

  或许斯特劳特作品中的孤独与生机,和她本人的成长过程有着一些关联,斯特劳特生长于缅因州波特兰市,并且她母亲祖上八代、父亲祖上十代都生活在缅因州,也正是她年少时生活过的这个小镇中的回忆和经历,成为了她之后诸多文学创作中的缪斯。

  所以我们并不难发现,斯特劳特的作品多是以小镇生活为故事背景,以普通人视角下的经历为写作素材,以对生活和人性的敏锐观察为扎实基础,塑造了那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不完美人生,她的语言舒缓而优美,却又在无形之中让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迸射出撼人心魄的力量与光芒。

  尽管后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曾经的小镇开始逐渐落没,小镇中的居民也接二连三离开了这里,涌入了纽约那样的大城市,斯特劳特也是如此,她也来到了纽约,然而在她的心里对于纽约的爱,不过是爱它的人来人往,在心底深处真正想念的,依然是那个带给她很多灵感的小镇。

  正如她在《奥丽芙·基特里奇》写的那样:“我害怕没有边际地倾诉生活,来路不明的情怀,不知所谓的抒情,却不介意做一个庞杂日常生活的旁观者。甚至是十分享受。”

  斯特劳特从来不惧于庞杂的日常生活,因为她能很好地做一个旁观者,去享受那个过程,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然后舒缓地撩拨着人们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悸动。

再出发,依然是“拼尽所能”的感动与美好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凭借《奥丽芙·基特里奇》,斩获了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这之后,斯特劳特的新作再次占据诸多图书畅销榜首位,这其中就包括《我叫露西·巴顿》和《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两部作品,其实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侧面。

  其中,《一切皆有可能》依然延续了《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结构,以露西·巴顿这个人物为线索,将几个彼此之间互相关联的短篇故事串联在一起,而这个小镇中的居民们才分别是每一个单元中的真正主角,他们的回忆和生活中都曾出现过露西·巴顿这个人,于是,通过他们的叙述,自己与露西之间的交集的描写,让露西·巴顿变得逐渐丰满起来。

  据说关于《一切皆有可能》的成书过程,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趣闻,斯特劳特在写《我叫露西·巴顿》的时候,突然想到故事的主人公露西·巴顿和母亲对话中提到的这些人物,也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啊,于是,斯特劳特一边写《我叫露西·巴顿》,一边将故事中提及的那些小镇居民的生活场景构思并记录下来,《一切皆有可能》的框架也逐渐形成了。

  考虑到《我叫露西·巴顿》与《一切皆有可能》之间的这一些奇妙联系,这一次新经典引进并推出的中译版便将二者合而为一,合集名字最终采用这两部作品中的后者——《一切皆有可能》。

  在前半部分的《我叫露西·巴顿》中,几乎大部分的描写都是,在讲述畅销书作家露西·巴顿在生病期间与母亲的一些对话,我们从这些对话之中,得知巴顿一家都是别人眼中所谓的“怪胎”,因为他们身上臭烘烘,穷的买不起一块肥皂,甚至常常在垃圾桶里找吃的,父母更是毫无预兆的就会孩子们。

  巴顿家的孩子受尽了冷眼和嘲笑,没有人愿意跟他们玩,他们更是为此感到羞耻,成为童年时代的心理阴影。于是露西拼尽全力想要逃离,诚然,她成功了,多年之后,露西已经定居在纽约,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然而从那之后的十几年里,她再也没有回去过,也没有见过她的家人。

  “我们都是一团糟,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人生就是不断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她在感觉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的同时,似乎下意识地想要去和那个小镇中的一切撇清关系,仿佛不回去,不再见他们,自己就不曾经历过这一切。直到露西生病之后,很久没有联系过的母亲出现在了她的病床旁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和她闲聊起小镇居民们的八卦,还有巴顿一家以前的事情。

  这让露西忽然明白,即便是现在获得了诸多成功,享受着独立美好的新生活,自己其实仍是渴望着那份爱,同时也正是幼时那个让她时刻想要逃离的“反常的家庭”,激发了她对于命运和出身的反抗情绪,流年经转,时过境迁,原来贫穷与虐待并没有改变自己对家人的爱。

  “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感觉自己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人高出一等。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真正的高人一等,并不是通过贬低别人来实现的,而是一种内心的真正强大,一种拼尽所能之后的成就感。

用生活本来的样子,讲述“生活本身”

  《华盛顿邮报》评论这部作品说:斯特劳特的故事讲的是我们如何肩负重担行走于人生,尽管大声承认伤痛能够减轻我们的苦楚,但我们却总是无声地承受着。

  的确,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别无选择,甚至连抗争都显得那样的无力,露西身上有我们的影子,后半部分的《一切皆有可能》更是写尽了小人物们的百态人生,目睹母亲出轨的“胖子帕蒂”,经历过战争、并且有着战后应激反应的查理,对于丈夫在自己家里强暴了房客而视若无睹的琳达……

  每一个人物都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每一个人物却都默默抵抗着这生活中的孤独与阴暗所带来的的煎熬,他们依然善良,依然对这个世界抱有爱与期待。

  《一切皆有可能》的阅读过程,就像在听着露西娓娓道来,真实地让心中升起一种无力感,任何一份爱都不完美,无论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夫妻之爱,不存在完美的爱,这也正是生活最真实的地方,我们明知不完美,我们也可能无力反抗,我们将孤独与伤痛一并置入其中,然后拼尽所能之后,让别人看到——一切皆有可能。

  不完美有什么关系?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向前、弥补缺憾的过程,当我们的抗争将生活的魔方扭转至另一面,谁能确定不会看到另外一种可能呢?

  英雄与伟人不过凤毛麟角,在琐碎的生活中,我们都是那个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快乐是它,忧愁亦是它。但即便是不完美的普通人,我们的内心世界依然可以很广阔,就像那些短篇故事中的“小人物”主角们,从“无可选择”到“拼尽所能”,那便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这是这部作品让人惊叹之处,也正是它最动人的地方,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主角。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文字中,最让人动容就是那种孤独的救赎力量,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环境,无法控制别人的看法,无法与生命中太多的“事与愿违”去抗衡,这就是生活中的不完美,也是它最美的地方。

  生活就是由一块又一块的拼凑而成的拼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在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人,每一段开心或心酸的过往,都是其中的一块,缺一不可,消极逃离只会让这幅生活的拼图不再完整。

  接受生活和自己本身的不完美,然而去拼尽所能地牢牢把握自己,人生路本就漫长,何不奋力向前冲一下,让平凡的人生也有闪光点,并且,永远不要放弃爱与希望。

  生活不会永远都是一团糟。

  《一切皆有可能》读后感(五):《奥丽芙•基特里奇》作者新作:“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

  (文 / 竹君)

“我们都是一团糟,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人生就是不断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及其同名影视改编短剧曾打动无数读者与观众。很多人在奥丽芙的身上看见了自己:她一点儿也不完美,一生平凡、琐碎、不够精彩,但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毕竟英雄伟人难得,生活终归是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每日为了生计奔波。在作者斯特劳特笔下,人们或许无法摆脱生活本身,承受着不可避免的家长里短、生老病死或是悲欢离合,他们却总对生活怀有向往,依旧有着为生命本身而庆祝的冲动。

《奥丽芙·基特里奇》剧照

  凭借《奥丽芙·基特里奇》斩获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后,美国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携其新作再次占据诸多图书畅销榜首位。这一系列共包括《我叫露西·巴顿》(My Name Is Lucy Barton)和《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等两部作品,以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为叙事背景,分别从露西·巴顿本人和小镇居民的不同视角描绘了此地生活。

  “生活在这里,你别无选择。一个人的丁点儿小事,都会成为整个群体的谈资”(《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书评)。斯特劳特以她一贯凝练、简洁的笔触将小镇生活的庞杂与幽微层层剖现:这是书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

  借书中露西的灵感缪斯,佩恩女士所言:“你只可能有一个故事”,她在一堂写作课上如是说道,“你将把你唯一的故事写成许多版本……(但关于故事本身和你自己,)你只有一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叫露西·巴顿》和《一切皆有可能》即可视为同一个故事的不同侧面,读者需要主动将他们叙述的片段拼接在一起(任务绝不轻松,但绝对值得),距离这个唯一的故事的内核或许才能更近一步。

  也正是因为作品间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新经典引进并推出的中译版合集《一切皆有可能》将两部系列作品合二为一,如今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

  《我叫露西·巴顿》是布克奖长名单入围作品之一,《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同时入选《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及LibraryReads等知名媒体书评的年度最佳图书之列。本书另将改编为由劳拉·琳妮主演的百老汇戏剧。

  《一切皆有可能》荣获美国杰出短篇小说奖,并被《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评选为优秀图书,《今日美国》年度十大图书之一。

“在这个世上,时时有着他人的目光:我们要如何确保自己不觉得低人一等?”

  在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所有作品中,《我叫露西·巴顿》(My Name Is Lucy Barton)一书对于作者本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斯特劳特谈及作品时提到,“这是我笔下唯一一本使用第一人称写就的小说。在创作期间,露西叙述故事的语调让我感到愈发真实;我仿佛已与她相识许久,希望读者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在小镇人的眼里,露西一家都是怪胎。他们住的地方与世隔绝(亲戚家的旧车库),没有朋友(“你们一家人臭烘烘的”),受人嘲笑(“没有人穷得连一块儿肥皂也买不起”),甚至在打量彼此时,用的也是怀疑的眼光(“——这想必是我们大多数人与这个世界过招的方式”)。

  面对儿时的遭遇,成年后的露西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感觉自己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人高出一等。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多年之后,离开小镇的露西·巴顿已成长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生活在纽约的她再未见过任何家人。有那么几年,她仿若与小镇撇清了一切关系,独自开始自由自在的全新生活。直到有一天,久未联系的母亲突然出现在露西的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住院。空闲时,母女二人絮叨着小镇居民的近况八卦,聊着露西儿时的事情,这一切好像突然拉近了她们的距离。而在这看上去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斯特劳特笔下的一切,无不暗示着露西自儿时起对出身的抗争与她对爱的渴望:成年后彻底逃离“反常的家庭”,从小想要成为作家的追求,露西的婚姻,以及成为母亲之后对两个女儿的爱护。

  “斯特劳特以一种貌似浅显易读的语言……敏锐捕捉到描摹个体经历时所必需的毫不留情(ruthlessness)与接纳他人缺陷之间的微妙之处。露西与丈夫坦诚却又错综的婚姻关系,对于母亲缺陷的微妙回应,使得这部小说无比精妙动人。”(《旧金山纪事报》书评)

  与斯特劳特的其他作品相同的是,《我叫露西·巴顿》一书的故事内核比其看上去克制、简洁的叙述语气要深刻得多,颇似海明威“文字不足以承受其内涵之重”的创作风格(《华尔街日报》书评)。在露西描述自己与一位令她心动不已的年长绅士谈及纽约的繁华给她留下的震撼时,“他的脸上闪过一丝表情——如此迅疾,如此不由自主——那是由衷嫌恶的表情。我尚不知悉,城里人对地道乡下人的厌恶有多深”。作为自己生活的参与者和他人生活的旁观者,露西以一种强有力的叙述故事的语调,将她的体会与观察所得毫不留情地展露于人前,却始终带着适度的悲悯与优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羞耻,但我们并不总是孤单。”

  熟悉《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读者们或许还记得,书中的所有人物都来自于同一个海边小镇,他们的生活因为种种琐碎而互相联结,或多或少都对彼此有所了解。以奥丽芙·基特里奇本人为视角的叙述最多只占全书内容的一半,在其他故事里,她则仅仅作为过客或是背景存在于他人的叙述当中,将十三个精巧的短篇故事串联成一体。

  与《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结构类似,《一切皆有可能》一书同样由几个相互关联的短篇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座小镇的居民,他们通过讲述自己与他人的故事,将露西·巴顿的自述填补得愈加丰满,读者由此得以把发生过的片段一点点收拢成集,尽力拼凑成一幅无限接近完整的画面——毕竟“你只可能有一个故事”,关于小镇的故事也是。

  有意思的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成书过程纯属偶然。斯特劳特谈及该书的创作过程时提到,“我写着写着露西和她母亲在医院里的对话,突然想到,噢,她们提及的这些人物自然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后来,只要写到某位小镇居民的相关情节,我就另辟一块儿地方大致记下他们的生活场景。完成《我叫露西·巴顿》一书时,《一切皆有可能》的框架便也基本成型”。

  在这九个故事里,有人遭遇了不幸的童年,有人对上帝的信仰经历了严峻考验,有人成年后仍未脱离对母爱的渴望,也有人如露西在十七年后焦灼不安地与家人团聚,终于对过去的生活达成了某种和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我们老了,而且还在继续变老。’”)。每一个故事都以对前一个故事的讲述为基础,在各自看似独立的表象之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在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不得不在这些苦痛与生活的阴暗面里独自煎熬,却总有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被来自他人的微小善意所拯救和安慰。

  诚如读者所言,“斯特劳特不愧是一位敏锐又克制的旁观者……她笔下的人物似乎在说,我们的一生转瞬即逝,倘若要把这短暂年华过的丰盛、富足,人们则务必果敢坚定,绝不退缩”。

  “在阅读本书时,我由衷希望你能暂时脱离自己的生活,试着去理解——顺便仔细看看——其他人的生活,他们可能拥有与你完全不同的人生。尽管如此,你们仍然对爱、对安全与归属感、对他人的友谊和包容保有相似的渴望,至于这种渴望以何种方式呈现,那并不重要。”(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给读者的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