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
今天的报纸到了,我习惯性浏览一下,我们学校的孩子有没有发表呢!一扫过去,忽然看见——曾翼飞。心里却跟孩子一样喜悦。只是想象着这孩子看见自己名字第一次变成铅字的那种喜悦,我也不禁很快乐。
这个暑假,接到几次报社何老师的约稿,我呢都会在第一时间跟小记者联系,只要他们的稿件一到邮箱,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打开,修改。一些孩子写得比较随性,而有些孩子确实是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假期,已经有7篇稿件在我的指导下发表了。很多孩子可能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在童年的人生里留下值得回忆的瞬间,假如他的童年幸福回忆中有这样的记忆,我想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了。
记得上学期,有个同事问:你给那么多小记者改稿,学校可给钱啊?我笑着回答:没有!
问者立刻说:“那你那么忙干什么呢?”
“呵呵,重要的是小记者能够成长!”听起来多么像一句假话。但是,确实是我心里最真的声音。做教师的人可以功利,但是不能随时都想到功利,那么我们和孩子的交往中真的什么都能够化作金钱计算吗?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可能就是一方面是体现在课堂之上,另一方面是确实表现在课堂之外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而有些人不知道,每次改稿时,静心读孩子们的稿件,好像看见他们生活的一个窗口,给更多孩子的视角,那些我曾经熟悉而又淡忘的事物,在孩子眼里是多么令人喜悦,感动的瞬间。当然,语言上面忽悠很多瑕疵,不美好。但是这恰是孩子充满希望的所在。真的给我莫大的享受。我知道了他们的暑假有什么快乐,去过那些地方。还有他们眼里的世界为什么那么充满美好。似乎自己重新享受到了童年的乐趣。
自从自己参加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学习以来,越发感觉在过去的日子里缺乏跟孩子的交流和真诚的倾听。而做小记者指导老师的这样一份工作,恰是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开间孩子心里的更多的美好。助力孩子的成长有时候真的就是一种快乐,由衷地喜悦,来自生命深处的感动。
还记得有个孩子因为第一次发表文章而激动的那个样子,还记得他们领着校长发给的巧克力的瞬间,可能会成为一种深刻的记忆。生命这个旅程就是需要留下一些记忆,否则就算活过100岁,也是荒芜得没有丝毫值得怀念的瞬间,人生该是如何苍白啊?
每次接到电话的小记者和家长对我的那种感谢,那种尊敬,有时候远远超出了我付出的劳动本身了。
记得魏伊菲的稿子发表以后,她还给我送来葡萄感谢。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到孩子的心真的可贵。一个孩子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她什么重要的知识,而是在生活中学会感谢,懂得了感恩。那时她略带害羞地说:“老师,印在报纸上的好像好少啊!”
“报纸上的字体小了一点,所以感觉很少呢,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咱们发表了啊!”那一刻,她开心地笑了,有些腼腆。我想着孩子在家对着报纸一定反复读自己的那一篇,总感觉不够过瘾。也真是可爱。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啊。一个孩子一辈子记忆中有一次发表文章的经历,何其美好!而且,我和她约定,稿费分我一半,孩子爽快答应了。(当然是开玩笑)在校园里走过,很多小记者会主动招呼我。但是,偶尔我会不记得孩子的名字,那一刻,我甚至感觉到很不好意思呢。孩子多么需要我记住他呢(她)。
感谢之余,还是要说编辑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孩子的文章不可能以那种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就说曾翼飞的文章吧,何老师给换了标题《你看——它们做可爱》,一下子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不再像先前那样关于暑假那样大而无当。这就是耐心读孩子的一种功底吧。所以,我很快给何老师发去一封邮件,表示真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