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得知这些真相之后,你还能相信这个世界吗
1
我们都知道,广东广西在秦朝之后,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南越国,也叫南越王国,国都就在广州。
这个南越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来讲,就是这样的: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不满足,继续往南扩张,派了一贯将领,带兵攻打岭南。
秦朝派出的那么些大将当中,有一个名叫赵佗的。
赵佗带兵,把岭南打下来了。
打下来之后,就在广东当了地方官。
简单来说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中央叫赵佗从广东班师回朝,勤王,救皇上。
赵佗说,靠,我才不去救你呢,我在广东另立为王,当我的土皇帝。
多好。
于是,赵佗就趁着中原乱世的机会,在广州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称王。
图:赵佗塑像
这个新的国家,就叫做南越国。
那么后来,南越国被谁灭亡了呢?
是汉武帝出兵,把南越国给灭了。
2
广东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自古气候温和,日照充裕,降雨充沛,又有珠江三角洲,得天独厚,毫无疑问,广东的土地产出,必然很丰盛。
那么试问: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繁华发达的,是中原地区,而不是岭南(广东)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在古代中国,广东的自然条件明明比中原要好,为什么自古以来,是中原的经济发达,广东反而在古代经济比不上中原呢?
答案看似很难,其实很简单。
因为广东自古不产马
我们说在古代,一个农耕地区是否富庶,不能仅仅看日照、土壤、降雨。
自古任何地方的经济是否发达,你交通方便不方便,也很重要。
我举个微观的例子:汉代广东清远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户,南瓜丰收,收了1000斤,吃不完,分了些给亲戚,还是吃不完,怎么办呢?
这个清远的农户,想把这几百斤的南瓜,运到城里去,卖掉,换点别的东西。
但是,去不了。
为什么?
因为,没有马。
几百斤的南瓜,根本搬不动。
最终只能怎么样呢?
只能烂掉。
但是,假设他有马的话,这几百斤的南瓜,原本是可以运到城里,换一匹布的。
农户吃了这次教训,第二年,他再也不种那么多南瓜了,宁愿睡懒觉,他也不种了。
反正也吃不完,也卖不出去。
种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交通不发达遏制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微观例子。
那么,为什么没有马呢?
因为,广东自古不产马。
自古以来,广东没有马。
广东自古不是产马的地方。
路通财通。
要想通财,必先通路。
没有马,你的交通就不方便,交通不方便,你的经济就发展不了。
3
广东自古不产马,除了遏制了古代广东经济的发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后果。
那就是:
没有马,你在军事上,就只有挨打的份。
在古代,你没有骑兵,光靠步兵,你是不可能打赢骑兵的。
所以自古以来,从中原来的劲旅,从来都是碾压广东的。
广东人不是不勇敢,而是没有马。
没有马,就没有骑兵,没有骑兵,你就只能被骑兵追着打。
你必输。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历史上,广东向来打不过北方的缘由。
4
图:亚洲之弧示意图
这条“亚洲之弧”,其实就是亚洲降雨量的分割线。
在这条弧线的圈内,是低降雨量的地区,包括了藏区、以及整个中国西北地区,这个地区,降雨量小,森林不繁盛,以草原为主,不能长水稻,而且,种植小麦的产量也很低。
没有雨,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西部,自古以来,都是贫穷的地区。
这样就是为什么,蒙古高原自古不能农耕,只能放牧。
图中左边红色的一块,是印度,右边红色的一块,是中国中原和南方,这两块地区,都在“亚洲之弧”的圈外,都是高降雨量的地区。
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亚洲在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
有水,就有生命。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只有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而很少有中原侵犯游牧民族。
这一切的地理和历史,都浓缩在这几个词:
降雨,农作物,人口,吃饭
这,就是历史的本质。
5
它们是:“-”、“/”、“∨”、“﹨”。
可是,普通话为什么有四个声调?
要知道,英语、日语等其他国家的语言,是没有声调的。
其实答案也是很简单:
因为汉语同音字太多
我举个微观的例子,你就知道同音字有多麻烦:
例如你在地里干农活,你老婆跑了过来,大老远就冲你喊:“狼来了!”
如果汉语没有声调,你这个时候,对你老婆的喊话,就会产生以下的误解:
“朗来了”。
你家有个亲戚名叫“朗”,你以为她说的是“朗来了”。
或者你在海边打鱼,你老婆冲你喊“狼来了!”
你会以为她喊的是“浪来了”。
因为,朗、浪、狼,这些汉字,他们的声母、韵母,都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声调作区分,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语言就会经常引发误会。
要给汉字安声调,以此区分同音字
否则,语言就会引发问题。
那么,为什么汉语里面,有那么多的同音字呢?
答案是:因为形声字,就是汉语的一个基本的造字法则。
比如说:
朗、浪、狼,这三个字,三个“良”,其实都是告诉你应该发什么音。
而“月”、“水”、“犬”这三个偏旁部首,就是告诉你:
“朗”是指月光皎洁;
“浪”是指海波荡漾;
“狼”是指一种猛兽。
我们的祖先这样造字,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简单,快捷,你不用每个字都要独创一次,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偏旁部首和现有的汉字元素,稍微组合一下,就可以造出一个新的字出来。这就是老祖宗造字的初衷,当初要不这样干的话,现在我们要学的汉字,形状就会更加繁杂,更加难学,语言也就不那么实用了。
小公告:为免失联,
长按扫码 即可关注
冯学荣:越南人是怎样变成白眼狼的
冯学荣,70年代生人,现居香港,知名作家,读史人,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广州番禺奥园城市天地“别等”书吧的常客与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