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背后是热爱的人们
昨天下午活动一点开始,获得提名的作品一共有37个,所以因为时间关系给每部影片3分钟的播放时间。《鲁鲁》讲述的是一个酷爱汽车的孩子,对于汽车着迷却对于上课没有兴趣,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成为了能够安静上课的孩子,却失去了学习兴趣了,把基础教育的话题通过一个孩子得以展示。深刻而又感性。很多作品标题的呈现方式给我们的感觉似乎就是一部大作。那种专业的感觉真的很是震撼。而我们在做作品的时候,压根没有想到这样的修饰,美化。
《 食人鱼的背后》是一群中学生的那种社会责任感和三个月艰辛的努力。很难想到这样的孩子们在紧张学习之余却抬起头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傻娘》感人至深,但是却似乎感觉比较不是那么真实。《十八岁的未来》确实一群高中孩子对于自己未来的一种期许。《有爱无碍》却是培智学校的老师,从来不能体会到桃李满天下的那种自豪,却一直承受孩子的那种智力低下。但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努力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看见孩子慢慢有进步。《走进社火》拍摄是孩子们家乡古老的习俗。令我们感到惊讶。有点惊讶那些表演的孩子们被绑在高高的铁架子上面,一整天不吃不喝。有点残忍。
而最佳摄影奖的那些作品色调优美,画面和谐。 无论是八卦村,还是霞城古韵拍摄大气磅礴,轻轻牵着你的手则以感情的叙事见长。《圆,梦归潞园》则是用穿越的方式来诠释学校的历史。
而令我们感到最为惊讶的是还有香港的代表,他们孩子拍摄的作品风格跟香港武打很是类似,大家都被他们逗得乐了, 而很多老师在一分钟陈述的时候不惜拉票,有的说免费游八卦村,还有的煽情,各有千秋。当然更多的老师还是自己的感觉判断来给自己最为心仪的作品投上一票。现场计票,很是公平,没有猫腻可言。这也是感我的地方。
湖南的一所学校孩子们居然把整个影片弄成英语讲述,风格很是洋气,连浙江传媒学院的教授也毫不掩饰那种赞美。
微电影《心灵墨水》则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那些农民工的孩子如何真正给城市孩子接受。令我们感到很深刻,可能电影就是有这样的效果,把语言无法传达的东西更好地传达给孩子们。
《仰望心空 》便是这样的结果,老师用这样一部电影最终把一位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孩子唤回了校园。据说用了9000张图片。《成长》 讲述的是孩子中考失利后进入中专学习却面临的很多困难,最后终于成功走出阴影,而讲述的老师叙事的时候忽然哭起来,我想一定是背后太多的艰辛,她的孩子在门口哭喊着:妈妈·!妈妈!应该还是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宝宝。《436+无穷》开始我们还不明白,后来知道一个孩子高考分数是这样,然而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如何去面对人生,我们似乎很少告诉孩子:高考是人生中一件大事,但是不是唯一的大事。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精彩和成功的可能。
我们发现经济发达地区作品质量较高,但是更多的作品来自很多相同学校,我们就发现只有有执着爱着校园电视电影的学校才能出现好地方作品。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有热爱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共同成长。那些校园电视台办得好的,很多孩子可以提前被相关专业录取,也是对于很多孩子的人生是一个很大助力。
乐山外国语小学的那位老师有两部作品获得提名,真是热爱最好的诠释。连专业的教授也感慨:我没有想到作品质量这样高!类型如此丰富。
真诚地关注孩子,关注生活,才有最好的作品。
看起来教师的工作有时候很不起眼,但是假如更多老师用心,学习生活会因此而变得多彩。教师自己的人生也会日益丰富,有是、属于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