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农事之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农事之魂

2020-02-27 17:46:20 作者:万喜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农事之魂

  对个人而言,祖国是根 , 家乡是魂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 史是根,文化是魂。 如果想了解一个国根和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参观 博物馆,馆藏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缩影,每一个物件都会勾起人 们一些刻骨铭心回忆见证一段难历史

  在西湖边的民俗博物馆陈列区参观时,看到一些农耕用具感觉特别亲切然这与我在农村成长的一段经历有关。我的父亲是一位军人,也曾是一 位军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 他响应党的号召军队的调配 , 带领他的 部下来到了甘肃兰州 , 来完成一项特殊任务。听母亲讲那时白银市还是 一片荒漠 , 正是因为有一代一代人无私奉献辛勤建设 , 才有了今天 高楼林立和绿树成荫银。在文革时父亲被遣返回老家农村,我和三哥 就出生在那里 , 文革后虽然父亲被平反昭 , 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才又举家返回白银。母亲曾说 , 如果当初她和父亲留在城市 , 也许我们兄 妹几个将是另一种命运。我虽然也曾如此想过 , 但并未怪过父母 , 因为这 并不是他们的错 , 恰恰相反 , 正是因为有农村生活的这段经历 , 在我的一生 中 ,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挫折 , 我都能坚强地去面对 , 我觉得那段经历也是 我一生最宝贵财富。 博物馆里有一个木制的犁和篓,犁是农民用来犁地的,篓是用来播种 的,相当于现在的播种机。看到们,儿时父母辛勤劳作的情景又浮现在 眼前。虽然我不知道这两种农具发明制作的准确年代,但我觉得我们的祖 先是多么的聪明富有智慧,我们的父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自己勤 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 现在犁和篓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累了,的确累了 ! 它们曾肩负着祖 祖辈人们的生存使命,在它们完成使命的最后一刻,终于可以安歇了, 但它们的魂永远根植在劳动人民里。看到它们就会想到勤劳勇敢、朴 实无华的劳动人民身上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精神,这种拼搏精 神也正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正在遐想之中,一个硕大石磨呈现在眼前,那磨盘,磨杆都是那么 的熟悉,我们也把石磨叫作碾子。它是用来加工粮食的,我们小时候吃的 小麦玉米高粱豆子面粉全都是用它来加工的。记得那时大多数是 在晚上去磨面,一是晚上有时间,二是村里好像就两个石磨,常常得排队 等候,于是母亲就会让我们拿个笤帚放在磨盘上,意思就是占上了,当然 其他家庭也是如此。由于石磨太重,人少了推不动,每次磨面母亲都会把 我们兄妹几个都叫上去推。我那时太小根本推不动,但留在家里一个人害怕,所以只好跟他们去磨坊。我个子小,趴在磨杆上脚都不沾地,父母亲 和哥哥姐姐推着磨和我一圈又一圈地转,母亲用笤帚从磨盘外边往里扫磨 碎的粮食,隔一会再用细筛子把面筛下来,然后再把没磨碎的倒在磨盘上 继续磨,直到全部磨碎为止。哥哥们为了早点干完活儿,把磨推得飞快, 夜深了我会打瞌睡,有时也会感到头晕,但只能等到面磨好后才能回家。

  正当我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时,展台上一排大小不一的穴头映入我的 眼帘,我的心不由为之一颤,我仿佛看到父亲和母亲正在昏暗的煤油灯下 为我们做鞋的身影,父亲捻着麻绳,母亲纳着鞋底,我们早已入睡,可父 母亲每天依然忙到很晚才能休息。每年母亲和父亲要给我们每人做三双新 鞋,一双棉鞋、两双单鞋 ,我们兄妹五人加上父母亲总共就得做二十一双鞋, 还有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裁剪,然后一针一线缝制的。“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到此,我不由眼眶湿润,俗话说,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言行告诉我们勤劳是生存和致富之道, 这也充分印证了古人那句“天道酬勤”千古传颂的名言,同时也让我明白 了心存善良和懂得感恩则是做人之本。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 古国,提倡孝道应该是值得弘扬的传统美德。如今父母年事已高,正是我 们儿女尽孝之时,若是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那就只能遗憾终生了。

  博物馆里的藏品有几万件,种类也很多,还有瓷器、马家窑文化、余姚文化及古生物化石等等,这里不能一一赘述,我写到的也只 是冰山一角,这些文物都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如今外国人都争着来中国学 习我们的文化和了解我们的历史,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保护国家之根,延 续民族之魂,更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农事之魂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