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飘飘
已经是黄昏,恍然间感觉到这一日有这样毫无留恋地去了。寒假的尾声里,总有一股子隐隐的担忧。甚至还没有告别已经准备怀念。
早上我起来稍微早点,为了上班时间起床做铺垫吧。其实还是上班好点吧,按时作息,按时吃喝,一切都是有规律的。把自己认为比较难洗的衣服都洗了,挂好在外面飘荡着,心里还是满足的。天气似乎还是晴朗的,当时冷还是依旧,这个季节颠倒的感觉,还是有点叫人不舒服的,冬天暖和,春天却是冷冷的。
甚至还有点冰手之感。水果也不愿意吃的。还是喝点茶水吧。可以捂手。
孩子在九点之前起来了,看着他熟睡的小脸上,很是陌生,这是那十几年前柔嫩的 小婴儿吗?终于他开始露出脑袋,懒洋洋地答应了:妈妈,我自己起来!之后依旧是略带磨蹭甚至是撒娇的样子。孩子,睡懒觉的日子屈指可数啦!
十点多,一个熟人来了,当然带着自己的孩子,她因为孩子寒假作业上些作文遇到很大的困难。孩子对于具体的事物感觉还是比较可以的,但是遇到一些宏观的话题,孩子就有困难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先了解微小的东西,然后慢慢加纳更加宏观的东西。比如说一个孩子看见一个大黄鸭,可能立刻喜欢它,但是要是写出一篇像样的文字却还是需要进行加工一把的。家长有时候很多苦恼的是,别人出门常常能够写出好文章,可是一些孩子却不行。我个人感觉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写出只是一个目标,而会忽略感觉,其实事实不是最最需要的,重要的恰是他对于世界的感觉,调动内心的情绪,感觉这个世界。孩子可能才会真的把自己内心调动起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眼睛里的世界。况且别人的孩子写出来文章,我们往往只是看见文章,却不知道他们的文章到底是怎么写的,可能家长也有很多交流和指导。
水仙花露出了绿色的花苞,那嫩绿的花苞真的叫人喜欢。养水仙很多年,年年都是年后才能开放,今年亦然。但是想着春天已经开放了,确实还是一件美事。
家里很是安静的感觉,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气息。只有时光悄悄溜走。在阳台上稍微安静地读着一下自己年前借来的书,可以感觉到自己还能够有所安慰,但是有些书,还是没有读得深,关于杜威其实读了很费劲,当然还有收获,这样的收获来自费劲。因为可能开启很多思考……钱文忠的《解读弟子规》,很多细节之处确实还是感人的。
《咬文嚼字》合订本,读着还是很多启示,有些文字的错误甚至已经被我们习惯,当然还有些错误会在街头大张旗鼓地,甚至我们也搞不清是错误的了。语文老师的基本常识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记得暑假在上海的时候,丁慈矿还跟我们说其实教育最终都是需要回到常识的。可惜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常识何在?
傍晚时分,雪再次开始飘飘。春雪再次飘起来了。屋外很是安静,心里却有一丝丝的不平静。因为这样的春天飘雪何必呢?晚饭后我们下楼走在雪地里,眼看那灯光之下斜斜地飘忽着的雪呀,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方向?有时候甚至它们是旋转的。一路走,缓缓地落下的那些已经在地上化为春水,只有落到树叶上的慢慢积攒,才积上薄薄的一层。
雪飘飘的,在那些夜下忙碌的人们雪依旧不能改变。
之后我们沿着一条街道慢慢走着,看着路边的商店,小面摊子开始慢慢手工,关门,他们的忙碌是我们无法真切感受到和体会。也许他们一天的忙碌工作量超过我们很多很多,只是我们还常常怀着抱怨,也许他们能够有那么些收入会很满足了吧,我们村子也有些人在外乡做这样的生意,他们常常三点钟起来,一直忙碌到下午,却又要开始准备明天的材料……但是辛苦的收入也是有所收获,艰难的打拼之后,几乎都能够选择一些小城市买房置业。
雪一直在飘,风似乎没有很是安静,世界也显得宁静了。春雪的明天,会是一个银白的世界吗?
晚安,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