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清明一度思
转眼,已至清明。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一场薄雨过后,天气又凉了。昨日的闷热不复存在。早起时,空气里有淡淡的草木清香。
放眼四望,风致嫣然。
不觉春已深,暗香如故。
可是,春意再切,也难敌“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风过无痕,疏雨清寒,使人平添了几分愁绪。
思忖间,母亲问我:“今天要去上坟吗?”
母亲的双眉,微微凝起。一瞬,她又松开。
我问她:“妈,你去吗?”
她想了想,说:“我们前两天已经去过了,就不去了。”
彼时,阳光正好,窗外那几榕树又是一番新绿,只有两个孩童的笑声打扰屋外的谧静。
母亲微蹙眉头,默然不语。
我也沉默。
不由地,我想起昨晚做的梦。
梦里,是故乡的黄昏。浅淡的天光映着父亲的脸,使他看起来非常年轻,非常精神,整个人都流光溢彩,感觉只有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但我确认他是我父亲。
他站在一簇竹子的阴影下, 微微眯起了眼睛,似乎等待着什么,又似在想着什么。
一阵阵风簌簌而过,没有其他的动静。
他转过身子,看到我的那一刻,嘴角微微上扬,泛起一抹淡淡的笑。他笑起来的样子很温暖,就像窗前的一缕阳光。只是,却少了阳光该有的温度,有点疏离。
愣怔间,他冲我招招手。
我走过去。
我点点头。
但不过一瞬,他表情收敛,甚至带着严肃,声音很轻也很慢:“天色不早了,你该回去了。我也要走了。”
我有些踌躇。
一阵风,让我感觉有什么东西飘远了。我闻到了河水潮湿的气息。空气有点凉,好似又回到了初冬。
挣扎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不免想起梦中的情景,想起那个声音,情绪忽而低落下来。我心里明白:这几天一直想着给父亲上坟的事,又为琐事所扰,变成一种羁绊,故而产生幻觉。其实,是陷在迷茫中,混沌不清。
有微微风声拍打着窗棂,屋外好像下雨了。恍惚间,我仿佛又闻到了熟悉的气息,也仿佛看见父亲微笑的脸——特别他那双爱意深邃的眼睛。在这种感觉里,思念犹如洪水排山倒海而来。一时悲从中来,眼泪瞬间漱漱而下。
我掐了下自己,到底哪个是梦境?
很疼,似乎不是做梦。
我擦掉眼角的泪水,怔怔地望着窗外。
走道的灯亮了,又灭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了。
往事历历在目,那感觉就像坐在车里,车子缓缓前行,一路清寂无人,我慢慢看过去的人和事。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一念及此,我心里满是酸楚,无法言说。
良久,我才收住心神。
窗外渐朦胧,已五更。
那股气息似乎还在,若有若无。我感觉踏实,又慢慢睡了过去。
一度清明一度思
2.
恍然间,已近中午。
我和女儿拿着祭拜的东西,驱车前往父亲的坟地。
不多时,来到目的地。
空气微凉,有淡淡松木的清香。风过,草木摇曳。静心凝望,似静似动,在自然中有不一样的微妙感。
不远处,也有一家人在上坟。坟背后的灌木丛被烧了,唯余一堆火渣,风一吹,便烟消云散了。
父亲坟头新长了一些草,墓碑上的字经历了整整两年的风吹日晒,虽然明显褪色,略显斑驳,却仍清晰可辨。
女儿的眉宇间,忽然充满了惆怅。
我眨了眨眼睛,把那点猝不及防涌上来的心酸泪意敛住,然后蹲下身来,把墓碑前的杂物清理干净。
给父亲上香时,我一时忍不住,落下泪来,但很快掩饰过去,心中默念:“爹,我们来看你了。”
女儿望着墓碑,眼底也有一层水光浮动。但她马上又低垂下头,掩藏了情绪,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我们摆好祭品,分别行跪拜之礼。
女儿眼底的悲切,再也藏匿不住,情绪波动得厉害。她的声音逐渐哽咽:“外公……”只唤了一声,便哽住了。
我望她一眼,但很快掉转目光,我的手在微微颤抖。我想,她的也是。
我正要安慰她几句,她朝我抬起了头,用哑哑的声音对我说:“妈,我想我外公了,很想很想……”
我先是一愣,随即怅然,险些又落下泪来。
女儿掉转目光,又望向墓碑,神情格外肃然——那是情感几乎停顿的几秒钟。也许是无奈的、伤感的。
我沉默地站着。
冥冥之中,我总觉得父亲也在望着我们,以怜悯而温柔的眼神。于是心中某个地方无声地塌陷,风从那个缺口处呼啸而过,生生地疼。泥土的气息飘荡过来,有点苦涩。
祭拜完毕,良久才情绪平复。
她微微侧身站着,不动。一阵风吹动她的头发,一道浅浅的阳光映在她的视线里。她的忧愁却映在我的脑海里,几乎带着和我差不多的情绪。她感受到了什么……
一切,都在静默中。
我看着她,想起了往事:她在年幼时,父亲就在她身边,是他养大的孩子。
有时候,他们俩并排坐着,她几乎靠着父亲的肩膀,宛若儿时。
有时候,父亲送她去上学,她紧拉着父亲的后衣襟,风过无痕。
有时候,父亲带她到地里,她静静地坐在老松树下,荫凉如洗。
——这些往往被忽略的小事,却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念闪光的记忆。
想来,那时的光阴是快乐的,也是忧愁的,至少那时候她一直渴望亲情,一直在苦苦挣扎。但得不到的痛苦让她渐渐变得疲惫麻木、敏感易怒。只是她不懂表达。或者并非不懂表达,只是不想。但父亲和母亲,是那些日子里的阳光,照亮了她,也温暖了她。
他们,几乎承担了她所有的脆弱与困惑,帮她抵御现实的遗憾与严峻。特别父亲,给她的呵护与爱,无人能及。
一岁又一岁,竟然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她长大了,父亲去世了。而母亲呢,也很老很老了,并且有种说不出的疲惫、寂寞。
一些事情,成了她的记忆。另有一些事情,成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此时此刻,我们互相懂得,感同身受……哪怕只是暂时的。
尤其当我们面对父亲的墓碑时。
因为,父亲之于我们,是同样的爱。
大概因为如此,在我们共同的命运里,有些感受是一模一样的。并且很难消失。
……
风吹过草木,发出簌簌声响,除此之外,一切静止。
我叹了口气,对她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她沉默了下,然后点点头。
话虽如此,可真打算走时,竟是不舍。
我想到父亲活着的时候,他余生的沉默,牵挂、遗憾、眷恋……那一份叫人伤感的慈爱,那仿佛从未被生活消磨的平静……我静静地坐在他对面,望着他。他的脸像被渡上了一层薄薄的光晕。沉默如窗外的天空一般平静。
父亲去世两年了,但我心里总是放不下,一想到他,胸口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呼吸不畅,非常难受。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感觉特别无助。其言难喻。
毕竟人都是活在现实中,纵有疼痛与不舍,但转身的瞬间,还是要压下情绪,默默往前走。这样,度过一生。
这么想的时候,身旁传来女儿的声音:“妈,走吧!”
我看了眼远处,淡淡道:“好。”
女儿望着我,而我望着天空——一片空空荡荡的辽远。
风声尚未止歇。
走下山坡,抬头一看,天色苍茫,云海翻卷,似有雨来。不知怎地,心里忽而又酸楚满溢,眼底一阵发潮。一瞬间仿佛一帘帷幕坠下,薄雾弥漫、伸展,蔓延至整个山坡。虽然我非常清楚,感伤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无足挂齿。
但在那一刻,我真的找不到一个能给自己安慰的理由。孤独感前所未有。
身后小山坡上,一株松树,静静立着,仿佛早已看惯四季冷暖。草木黯然,好似藏着岁月不可磨灭的心事。
风色至静。
至此,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然而,心中却一片空无的混沌,像缺失了什么一样。
一只鸟掠过头顶,拖着长长的叫声。我忽然感到了初夏的气息,脆弱而绵长,也黯淡。
那一瞬间,我好像走到了时间的深处,完全没有方向。思念没有止息,带着一些茫然若失的惆怅。
于是,只能徒自伤感。
一度清明一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