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旅馆》的影评大全
《江边旅馆》是一部由洪尚秀执导,纪柱峰 / 金敏喜 / 宋宣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边旅馆》影评(一):比之前不那么令人厌恶一点
在江边的旅馆里,诗人唤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并且偶遇了两位姑娘,他们都被各自的情感问题所困扰。诗人再一次搞砸了与儿子的见面以及自己的情感生活,他写了一首诗赠与两位像自己母亲一样的姑娘后结束了生命,被大雪永远的留下。 洪尚秀又是一次对自己的解构,他给所有人的感情一份理论,每一份都能从他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根源。这种电影完全模糊了文学与电影的界限,不会有多高的高度,但也确实无法替代。父子三人都在映射导演自己,而那两位姑娘很有可能是他情感生活以及他母亲的化身。
《江边旅馆》影评(二):我看《江边旅馆》
今天尝试看洪尚秀的《江边旅馆》。
我看大部分电影,尤其是东亚电影,大概是由于彼此相貌相似、观念相近,都是为了对照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
洪尚秀电影的配乐,总是显得大而无当。每次都突如其来。方向对,细腻度不够。抢戏,多余。很多时候,音乐张力太足,盖过了电影画面,或者绑架了电影画面。
这部电影的前60分钟,人物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完全是呆坐、对话。看的我昏昏欲睡,最后终于回卧室睡了20分钟,才起来接着看。不过还是没有看完。
《江边旅馆》影评(三):没标题
洪尚秀的《江边旅馆》看完已经48小时,还是惦记着诗人死前那个晚上读的那首诗到底在讲什么。这是我看过的电影中唯一一部全片人物关系没有推进的影片,人物和人物之间始终在交流中试探、回避和躲闪。诗人与两个女主在江边见面以及最后酒馆里那场戏最为明显。虽然节奏缓慢,但是与真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更为贴切。你遇到很多人,认识很多人,经历很多人,最后和这些人在沉默中告别,在时间中遗忘,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以至于甚至如果没有什么契机,都不会记起来。这应该是马上60岁的洪尚秀遇到30多岁的金敏喜带来的改变吧。至于里面的台词,尬聊也好,露骨也好,用自己的电影向自己的恋人表白以及赞美是多么浪漫和自私的行为,真的让人羡慕。这里的“自私”是褒义。
《江边旅馆》影评(四):它没那么好,就是生活罢了
这部电影没那么好,就是生活罢了。
我们不停地擦肩错过原地打转,遇到特别美好的东西,除了说漂亮只有词穷,我们絮絮叨叨的对话,因为总想避开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们失恋,然后朋友会慰藉我们的心灵,我们吃好吃的食物,喝酒后说些无足轻重的话。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不像金敏喜一样,即使失恋也那么闪闪发光。
看电影时我笑了很多次,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也是那么滑稽让人忍俊不禁;我也难过好几次,因为我也失恋过,也为对方找借口,也遇到尴尬的事情,也兜兜转转浪费很多时间。这就是一个关于活着就是尴尬的日常的堆叠,但一旦死亡就是戛然而止的故事。
昨天看了这个电影,看完觉得索然无味,只有金敏喜还是那么美,但是现在想起来又是怅然若失。
它没那么好,就是生死本身罢了。我也不解读,我也解读不了。
《江边旅馆》影评(五):浪漫诗意与平淡生活
两条剧情线,时而分开叙述,时而交叉着演绎,把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人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老诗人的一生充满了浪漫与平谈:创作的诗意,展示浪漫与理想;生活的曲折和家庭婚姻的不顺,表现了无奈的平淡;诗意的浪漫与生活的平淡结合在一起,就是人生的寂寞与孤独。
年轻人的人生,还没有来得及起伏跌宕,就进入感情的漩涡,迎接不那么理想的生活,与以前的梦想和理想化的憧憬分离。
平静下的娓娓道来的演绎,暗藏着人生的起伏,人生的旅途,人生的幸运与不幸,人生的幸福与痛苦,还有相遇的偶然与必然,生活的相似与不同,隐隐地表现出来,靠观众去感觉。
韩国的电影,时不时地表现冷酷的人生,关注普通人,但又注重表现“这一个”,特色鲜明,往往直指人心,但不会明示,让观众去感悟,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意境。
《江边旅馆》影评(六):江邊旅館(강변호텔,2018)
1、以文學來附比,如果說高達的創作是論文,洪尚秀則是敘事詩。江邊旅館(강변호텔,2018)中將心理狀態投射為具體意象的片段,讓人喜愛,比如當金敏喜望向窗外,羨慕眼前樹上「喜鵲」築「巢」,已經把她的故事給說完一大半了,然後她和姐姐觸膝長談,提及手上的燙傷,這段對話完全不是物理性的說明,而是心理的描述——她是個受創卻咬牙度過的女人;又比如電影中兩兄弟討論寵物時,帶出父親如貓無影躡走的形象來。
2、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故事中的老人也是如此,連夜惡夢,知道自己將死,於是召來兩個兒子,對生命作出最後的告別與頌讚。
3、故事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理解,但沒有遺憾。當然,是洪尚秀對他自己與金敏喜不倫戀的一種思索,像這樣既切身又引起韓國社會輿論反彈的事件,只能用黑白畫面處理,最好不要渲染一絲顏色。
《江边旅馆》影评(七):观后的疑惑
画面是黑白的就很有趣了。看着看着你会发现它没有正反打,我觉得这样能保持对话一直进行不被打断,情绪也不会断掉,不像剪辑来的更戏剧化。一切仿佛是个第三者的视角来观看。黑白的影像就会让人更注意到画面中心与声音。戏剧化的主题音乐出现的有点突然,不太明白。和一般影片不一样,为什么它的景别有时候会忽然通过快速的推拉变化呢?
诗人和儿子们解释为什么来这里的时候是先是旁白对话,然后再切进对话镜头。那段不是很明白。
咖啡厅的服务生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她爱找人要签名,导演签完名走了以后她还在按动着笔,弹簧的声音伴随导演出门走远断断续续传来。
导演走后镜头推进给那只猫咪的意思又是什么?
片子有点让我想起《罗马》和新浪潮的电影。
感觉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对话很多时候都提到小时候,我也时而感觉小时候的自己其实一直活在小时候,现在的我们只是光干的躯壳。
很特别的片子,很喜欢。
《江边旅馆》影评(八):陶醉是最好的逃离
这是视听化的诗啊,洪尚秀一遍遍重复同一个故事,就像诗人一生只写一个主题——是生命。
电影里的种种可能性,就像陶醉末了的白日梦,死吧?那就死吧。但我们赖活着,木心是诚实的。曾看到一个女人读一本名叫低敏感之类的书,为了做一个好的女儿、学生、职员、妻子、母亲而杀死感觉吗?可悲可笑,浪费生而为人的天赋!
人间的诗人在黑暗中长大,若想得太多,内心就被恐惧冰封,怎么平衡生活与生命呢?生活是滞塞的穿好昨天的脏袜子,打起精神去应对;生命是偶尔脱掉袜子,“软弱”一下也好。
平庸和不平庸的人,区别在于是否贪恋陶醉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黑白配色很好,拉大人与景的对比,同时利用不同人物的服装颜色表达人物性格的清与浊。金敏喜沉浸在咀嚼失恋的氛围里,乳白和米色的内搭加上黑色大衣,清爽纯净的人儿受着强烈沉郁的痛;女伴是浅灰的上衣,浅色牛仔裤和格子衬衫,这个选择忘记伤痛的女人,即便浊了也还算清净,只是平庸罢了;大儿子和小儿子全身深灰加黑,须眉浊物矣,所以诗人教两人“天人合一”的感受自己;诗人纯黑的大衣,浅灰的帽子,依然强烈只是被时间磨钝了。
《江边旅馆》影评(九):江边旅馆
洪尚秀的《江边旅馆》可以说是期待已久,自从去年看过这部影片的海报,两个女人站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注视前方,旁边一颗孤零零的矮小的树,枝干招展,前方迷雾中有山,有建筑,整个美的像一幅画,对这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江边旅馆》在国内一些电影节以及影展上也比较受欢迎,去年好几次放映都是一票难求,甚至有的影迷为了看这部电影特意去了平遥国际电影展。 在这部戏里,金敏喜不再是影片的主角,这是一部群像式的影片,故事很简单,拍摄的基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片段, 老诗人住在江边一座精致的旅馆里,这算是他的粉丝给他提供的住处,一次老诗人偶遇这家旅馆的老板,老板很喜欢他的诗,就跟诗人说,他在江边有一座小旅馆,如果感兴趣的话诗人可以去他的旅馆住。后来老诗人果然来这住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做一些关于死亡的梦,于是他打电话把两个儿子叫来,希望能见他们一面。 在这间旅馆里还住着一个为情受伤的女人,她是一个导演的情人并跟导演同居过,后来导演为了家庭回到妻子身边,金敏喜饰演的女子觉得很伤心,独自来到这家小旅馆,后又打电话把闺女喊来陪她。 就这样,两组不相干的5个人在这间旅馆里相遇并产生一定的交集。
《江边旅馆》影评(十):多喝咖啡会投入梦境吗?
从《草叶集》到《江边旅馆》,一年内在顶级影展上亮相两部作品,洪尚秀的高产不知是不是金敏喜带给他的灵感,总之都是在黑白色调的场景里,男男女女继续尬聊。 这些年洪尚秀还是有些变化的,譬如咖啡喝得越来越多,酒后吐真言的场面相对就少了,《江边旅馆》一开场关于在楼下喝还是房间喝就争了半天,可见心境并不洒脱。这部新作确实也在主题上沉重了些,不只是异性间似有若无的好感,更多了份生死的思索。 一边是功成名就的老诗人和许久未见的儿子,另一边是失恋后的女人找闺蜜来抚慰,原本撑不起九十多分钟的剧情,还好有汉江边的雪景,多了份写意的构图美。技术上还是洪尚秀热衷的推拉镜头,可突然多了虚焦镜头和前后景变化,假如再往情节的虚实嵌套方向去联想下,不只是简单的咖啡馆和餐馆一景,猛然就有了寓言的韵味。 在洪尚秀眼中,金敏喜自然是很好很美的,拍脸拍手拍身段还不嫌多,偏要让老诗人去当面赞美,一遍还不够。总觉得导演做得这么直白外露不妥,可如果是在梦境里吐露,倒也真是老男人的秉性。相比之下,两个儿子的出现则是对他苦恼一生的补充、从未婚到结婚再到离婚出走,走完这几个阶段的男人,看过了美景和美人,也的确可以放下执念了。 Luc